APP下载

加强课本教学,培养数学能力

2017-05-16陈海兵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9期
关键词:数学能力教师学生

陈海兵

摘要:课本是教学的范本,尽管数学学习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练习,但课本教学中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帮助学生探索新知、归纳方法,让他们尝试失败,体验成功,提高解题能力。

关键词:课本教学;数学能力;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3-0042

课本是教学的基础,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环节。那么,我们教师在日常的课本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帮助学生建立他们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在教学中,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帮助学生探索新知、归纳方法,让他们尝试失败,体验成功,提高解题能力,进而提高数学素质。

一、重视课本概念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华罗庚先生在给中学生写的《数学归纳法》小册子中写到:“难处不在于有了公式去证明,而是在没有公式之前,怎样去找出公式来。”因此,笔者认为概念、定理、公式、法则的归纳、猜想、发现的过程比证明的过程更重要。概念的获得、定义的形成,不但要掌握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更应该从学生认知和发展的规律出发,从数学的教育功能出发,立足更加宏观的背景进行教学。

比如,在函数的零点这一节的教学中,函数的零点这个概念,就是学生初中学过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就是相应的二次函数f(x)=ax2+bx+c的图像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的推广。他们可以用这个旧知识来同化这个新知识。但是,学生往往将“零点”与“点”不分。所以,在教学中,可以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什么是函数的零点,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在此基础上,教师可适时解释为什么这个实数叫作点。(实数与实轴上的点一一对应)。并逐步规范语言,将有助于学生从本质上理解函数零点的概念。

二、重视例题的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教师经常抱怨学生做过了的题又做错了。或者将某个条件换一下,学生就不会了。这固然有学生先天素质的缘故,更多的原因是教师在教学中没有讲透,学生没有真正理解。这些学生没有在应有的程度上分析所解的习题,不能从中分析出解题的一般方式和方法,解题常常是为了得个答案。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可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 一题多解

如果对课本例题的解法来一个拓宽,探索其多解性,就可以涉及到更多的知识点,便形成知识网络,这样,一方面起到强化知识的作用,一方面培养了学生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

例1:如果实数x,y满足(x-2)2+y2=3,求的最大值。

解法1:设直线l的方程为y=kx,则表示直线l的斜率,当直线l与圆(x-2)2+y2=3相切时,斜率为最大或最小,因此只要求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半径即可。

解法2:设圆的参数方程为 根据三角知识可以求解。

解法3: 则(x-2)2+y2=3y=tx利用Δ=0即可求解。

解法4:如图:连结圆心C与切点M,且在RtOMC中, 其中,解法4最为简洁,化归与转化、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在本题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2. 变题训练

改变原来例题中的某些条件或结论,使之成为一个新例题。

例题2:求直线L: 截椭圆x2+4y2=36所得线段AB的长。

变式1:求直线L: 截椭圆x2+4y2=36所得线段AB中点的坐标。

变式2:若直线L: 截椭圆x2+4y2=36所得弦长为 ,求b的值。

变式3:若直线L:y=kx+4截椭圆x2+4y2=36所得弦长为 ,求k的值。

变式4:若椭圆x2+4y2=36的弦被(4,2)平分,求此弦所在的直線方程。

变式5:求直线L: 截椭圆x2+4y2=36所得弦AB中点的轨迹方程。

变式6:在椭圆x2+4y2=36上求一点,使其到直线 的距离最大,并求最大距离。

变式7:已知直线L: 和椭圆x2+4y2=36,在直线L上任取一点P,经过点P且以已知椭圆的焦点为焦点作椭圆,求作出的椭圆中长轴最短的椭圆方程。

通过变式训练,必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且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网络化,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3. 命题转换

日常教学中也可让学生自己编制习题和提出新问题。如转换后的命题(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是真命题吗?例如:(1)举一些逆命题不是真命题的例子。(2)举一些逆命题是真命题的例子。

4. 联想、类比

比如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类比,例如:(1)试用类比的方法,找到平面几何中的角、三角形、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正多边形、圆等相应的立体图形,并猜想、研究有关的性质。(2)试用类比的方法,找到平面几何中的相交、平行、垂直等在立体几何中的相应关系、并研究有关性质。

只有通过日常教学的点滴渗透,才能使学生认识数学本质、理解数学精神,提高数学能力。

(作者单位:浙江省平阳县鳌江中学 325400)

猜你喜欢

数学能力教师学生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赶不走的学生
秋天在哪里
学生写话
构建“卓越课堂”,提高数学能力
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数学课堂教与学研究
创设初中数学实验课的意义
美育教师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