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推进产业项目建设 为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多做贡献

2017-05-16张子林

活力 2017年3期
关键词:企业

张子林

省委书记王宪魁在参加黑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绥化代表团体审议时指出,绥化要“加快推进产业项目建设,为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多做贡献”。2016年以来,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宪魁书记的指示要求,把产业项目建设作为重中之重,突出精准招商,围绕产业招项目,建设项目强产业,保持了产业项目建设的良好势头。截至目前,全市开复工固定资产投产500万元以上产业项目708个,其中新开工590个,开复工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09个。在产业项目的带动下,经济社会实现持续健康较快发展。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实现840.3亿元,同比(下同)增长6.7%,增幅全省第二。2016年1~10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163.9亿元,增长9.1%,增幅全省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实现624.3亿元,增长11.7%,增幅全省第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61.5亿元,增长11%,增幅全省第三;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44.7亿元,增长6.8%,增幅全省第五。

做大增量是调结构、促转型的基础,产業项目没有增量,发展就没有后劲。我们把上项目扩增量作为产业项目建设的重中之重,盯住与绥化契合度高的大企业、大项目,依托放大资源优势,着力打造寒地黑土之都、特色产业之城、田园养生之地。

一是做深延长“原字号”。突破“原字号”,改变“初加工”,坚持从上游向中下游、从低端向中高端方向发展作为主攻方向,招引培育全产业链龙头企业,鼓励重点行业企业实施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形成了以双汇北大荒、贝因美、伊利等企业为代表的“粮头食尾”产业集群;以中粮生化、龙凤、昊天等企业为代表的“农头工尾”产业集群;以安瑞佳、金源仑、信维源等企业为代表的“油头化尾”产业集群。形成“冰花”味精、“龙王”豆奶两个国家名牌产品,“龙蛙”大米中国驰名商标。玉米加工量72亿斤,居全省第一。

二是转型升级“老字号”。“老字号”是我们的家底。利用多年形成的产业基础,加快产业链纵向关联与横向融合发展,链式和模块化交叉发展。安达安瑞佳集团由原来一家物流运输企业,发展成为集化工生产、经贸物流、新材料研发生产于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建成了全省乃至全国同行业最大的C4生产加工基地、芳构化生产基地和危货物流运输基地。青冈龙凤玉米由一家淀粉生产企业,经过多年升级发展,开发了玉米胚芽油、葡萄糖酸钠、液态葡萄糖等产品,深加工转化能力和产品附加值显著增强。

三是培育壮大“新字号”。着力打造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把自然风光文物古迹等旅游文化开发、社会化养老服务产业、休闲养生保健和商贸物流作为招商引资的一个重要内容和发展的着力点。引进了北京保利集团投资20亿元的宝山镇医养结合项目、绥棱中国国际能源投资36亿元的旅游综合开发项目、明水浙农发集团投资12亿元的“产加储运贸”全产业链项目。构建“互联网+”平台,让大众食品、小众食品通过互联网走进百姓家,目前,全市电子商务企业突破1万家,10个县市区均建立电商创业园或综合服务平台。阿里、京东、邮乐网等知名电商企业入驻建立县级馆;网库、一亩田等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在我市设立了村级服务站及体验店300多个。

存量资产是我们多年来形成的宝贵财富,对于绥化更为稀缺,改造升级投资少、见效快,用好了事半功倍。我们坚持老树发新芽,通过创新把旧的存量转化为新的增量。

一是激活“僵”。对经营不善、难以为继的“僵尸企业”,一企一策,逐个解剖,对症施药,采取并购重组、托管经营、技术升级、扶持发展、破产再生等措施,启动盘活“僵尸企业”、“撂荒项目”56个,盘活率56.6%。

二是淘汰“差”。对产能过剩、技术落后、产品不合格无市场的企业,采取“腾笼换鸟”的办法,市场出清,把存量资产激活,发挥效益。通过转让、兼并、收购、出租等措施,进行再招商嫁接。目前,全市共有19处闲置资产通过“腾笼换鸟”的方式进行了再生产。

三是整合“闲”。进一步提高土地、资源、劳动力的使用效率。集约使用土地,通过厂中建厂、合理置换、重新整合等方式,实现“零地招商”,提高土地投资强度和单位产业效益。依托肇东、安达等县市600万亩重度盐碱地,统一规划布局,承接省内外产业转移、产能输出。

我们把创新驱动作为火车头,把产业链的延伸、价值链的提升、供应链的完善和文化链的补充作为动车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推动大创新、大创业,培育新动能、发展新经济、厚植新优势。

一是加快平台建设。完善软硬件设施,引入战略投资者,构建创新创业合作平台。与新华网创客大学合作,通过市场化机制、专业化服务和资本化途径,构建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新型电商创业创新孵化平台。采取线上教学和现场指导相结合,与绥化学院、技师学院、五联校打造“1+3”创客空间及平台,3年内预期培养1万名创客人才,孵化100家成功的创客企业。与赢家伟业创业孵化器建立合作关系,在绥化设立分支机构,为创业者构建创新、智能、生态的创业环境,帮助初创企业健康发展,提高创业成功率。全市已建成安达、明水2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兰西县科技企业孵化器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市本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正在建设中。

二是促进科技创新。大力推进千户科技型企业三年行动计划,全市新建科技型企业60户,正在培育壮大科技型企业28户,新上市企业1户。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计划,瞄准国家鼓励发展的新兴战略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坚持传统与创新并重,围绕农产品加工、石油化工、机械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加快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步伐。全市工业新续建技改项目和新兴产业项目34个,计划投资40.3亿元。

三是激发人才活力。加强产学研联合,鼓励引导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点对点、点对面的产学研合作,帮助26户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借助哈尔滨、大庆等地人才密集的优势,采取顾问、星期天工程师、实习实验基地、博士后工作站等形式,柔性引进高端高层人才515人次,完成科研技术合作89个,解决实际问题382个。

园区是项目集中、产业集聚的重要载体。绥化始终坚持大园区、大产业、大平台的理念,以加快园区建设为抓手,不断优化产业发展定位,着力提升产业集聚能力。

一是科学规划引领。坚持园区规划与城市建设规划相协调,促进产业功能、城市功能、生态功能相互融合。把产业园区打造成为以工业板块为主的新城区,产业发展的核心区,新型工业化的先导区,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的示范区,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的创新试验区。目前,全市基础设施累计投入82.5亿元,11个重点产业园区规划面积346.44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积102.2平方公里。建成1个国家级、6个省级开发区,入驻企业1086户,产值达到580亿元。

二是推进产业集聚。围绕专业化、集约化、基地化、特色化,深入推动优势要素向优势园区集中,集群化发展,提高产业集聚规模效应。目前,全市10个产业园区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肇东重点打造绿色食品产业园区,入驻企业131户,其中绿色食品企业75户,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省级先进经济开发区安达市重点发展高新化工新材料产业园区,入驻企业119户,其中化工企业33户,成功晋升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三是完善承载服务。全面推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从立项、环评、建设、金融、安全等方面给予企业全方位的服务。今年以来,11个重点园区累计开展政策咨询、管理咨询、技术难题对接等方面辅导培训共计460多次,绥棱、明水创业平台免费为创业项目及创业人员提供房屋、金融、商务、信息、咨询等服务,降低创业初期成本。

环境是资源,更是生产力。我们从优化环境入手,努力破解制约发展难题,打造产业项目集中集聚的“洼地”。

一是优化政务环境。切实简政放权、优化服务、加强监管,提高工作效率,建立“亲”“清”的政商关系。推广“告知承诺制”经验,出台了《绥化市行政审批告知承诺暂行办法》,行政部门一次性告知,办事人和办事单位遵守承诺,提高了证照审批效率。实行“驻企秘书”制度,选择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开展试点,选派299名优秀干部担任“驻企秘书”,全力为企业提供快捷、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

二是优化金融环境。积极活化金融、创新金融,推进大资源与大资本有机结合,有效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以定期对接、专场对接等形成加强银企对接,市里每月组织一次银企对接会,落实融资项目153个,已落实资金16亿元。组建了寒地黑土品牌农业发展基金、城市发展基金、“双创”发展基金三支产业基金,总规模50亿元。采取PPP模式,开工建设了投资111亿元的绥大高速,正在谋划哈绥城铁、南河治理等PPP项目。全市“新三板”挂牌企业达到7户,其中4户企业融资2.6亿元。全市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余额25.31亿元,同比增长71%。

三是优化法治环境。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法治手段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创建优良经济生态和社会生态。严厉打击扰乱经济社会发展的违法犯罪活动,重点查处影响发展环境的人和事,对干扰和破坏发展环境问题开展常态化治理整顿。专门成立了改善优化发展环境办公室,严肃查处影响破坏发展环境案件125起,查办143人,其中移送司法机关20人。

(编辑/穆杨)

猜你喜欢

企业
企业不诚信怎么办?
商业企业品牌信用认证企业
商业企业品牌信用认证企业
商业企业品牌信用认证企业认证组织
商业企业品牌信用认证企业
2019长三角制造业企业100强
2019长三角服务业企业100强
2018上海企业100强
我心中的企业文化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