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叶芳华绘魏庐

2017-05-16撰文马旭丹

浙江林业 2017年4期
关键词:水池园林绿色

■撰文/马旭丹

一叶芳华绘魏庐

■撰文/马旭丹

在“花家山下流花港,花著鱼身鱼嘬花”的花港公园东侧便是魏庐。魏庐南邻牡丹园,北靠孔雀园,三面翠竹环绕,庭院幽雅而精致,筹建于上世纪40年代,是经易门上虞驿亭氏的居住所。

在春风吹拂的日子里,走入花港公园,映入眼帘的第一幕便是“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的万物复苏、繁花似锦的壮观景象。桃花、梨花、蝴蝶兰、杜鹃、牡丹花等都竞相开放在一片“绿色”中。沿着蜿蜒曲折的花间小路,感受着春天的惬意,跟随着木质的指示牌,来到了被春意包围的魏庐。

魏庐正门中挂着写有遒劲的“魏庐”字样的牌匾,两柱的门联“蓼港环庐苏杨堤送六桥翠,芳园连界姚魏丛分一带红”既相互辉映又凸显魏庐的园林特色。登阶而上,展现在眼前的便是以一个不规则水池为中心的“集景式滨水园林建筑群”。

“亭台错落,叠石凿池,松柏苍翠,花影照眼”正是它的写照。只见远处的亭台楼阁高低起伏错落有致,花草树木,夹杂其中,难以分辨是园林中的建筑还是建筑间的园林。唯有相同之处便是一汪源泉。“惠泽春秋奇葩常醉天下客,庐临港苑逸兴每萦水中鱼”的临水榭联,使园以水榭联接回廊,给人以一种历史的纵深感。庭园整体并不庞大,围绕着池水外侧展开,构筑成环绕水池的内聚格局。水态丰盈,倒映着丰富多样的建筑形式,有厅廊榭轩,小巧玲珑别样精致,将有限的空间转变为无限的想象,达到密切却又幽静畅朗的景观效果。

池中的锦鲤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像是随风移动的彩虹,给寂静的园林增添些许灵动。绕着魏庐的外侧往里走,堂联:“履径寻芳自绕三山幽梦,临渊得趣同消一港闲情”以画面感的形式展现在世人眼前,林间小路延伸在魏庐的外围,一两棵巨大的梧桐树笼罩在青色的瓦顶之上,春天的到来赐予绿色的生命,阳光透过参差不齐的树叶落在人们的身上,带来暖意。庞大的身躯似乎印证历史的轨迹,蜕换的皮肤并未随着年轮而有所改变。叽叽喳喳的鸟叫声此起彼伏,声音的悦动给沉睡的魏庐以新生命的呼唤。

水池南侧是“清虑堂”,它与“寻梦轩”的两处匾额隔水相对,相映成趣。水池的西侧则是以池西叠石为基而台筑的一座四方小亭,曰“撷秀”,典故出自清冒襄《影梅庵忆语》卷二:“而二妙采真,披云撷秀,读之令人步步欲仙。”在撷秀园的周围围绕着长年常青的松树,针叶状的叶子能够使其在冷冬屹立酷暑生存,是古代文人墨客“清高”品质的代表。一花木小品中间还有未曾凋谢的腊梅点缀其中,波光倒影,煞是好看。在三座建筑之间便是迂回曲折的假山回廊,倚窗临池,红鱼戏水,水流潺潺的春景引人驻足。

魏庐的建筑群现今分为两个部分,正门左边为云岫居茶楼,右侧则是杭州织造纪念馆。一楼一馆如复当年,未曾修改。茶楼与纪念馆已然在历史的潮流中被世人遗忘,一片荒废,但是从中隐约可见当时的繁荣景象。以水为构图中心的魏庐可谓是园中之园,在狭小的实际空间中,不仅需要将典型的中国园林建筑融入其中,更要在此基础上增加优美的园林景观加以美化,给人以丰富的感觉空间,达到“以小见大”的设计效果,使整体风格清雅有致。空间虽小但是视域并不狭隘,既可内向也可外眺,有别于一般的中国园林,不再局限于单纯的庭院艺术,而是讲究天人合一的境界,即居住建筑与山水花木一体整合。

在一片青瓦白墙间随处可见的便是中国古典的元素。曲折的院廊上依次展开长城形的中国古典勾画结构;在廊中央悬挂着一盏盏镶嵌别种花样的古典灯笼;尖尖的屋檐像是耸立在天地之间,呈现江南园林建筑的特色。随着时间所留存下来的是建筑的风格,而唤醒园林生机的却是园林景观。

在魏庐正门两旁栽种着的花草,年复一年带给魏庐新的景象。一片青色的草丛中间生长出黄色、紫色等颜色各异的花骨朵,高大的树木还未绽放花朵但是足以预见未来的繁华。秋季才会红枫满园的枫树吐露着绿色的嫩芽,在撷秀园里独自绽放属于它的春天。往里走去就是花木的天地,假石的旁边围绕着“春天”。小小的牡丹花是今年新加入的成员,柔弱的树枝还未长出绿色的叶子,却支撑起了大大的花苞,昂扬生长着;庞大的柳树群体在狭窄的魏庐未曾露面,代替它的是较为低矮却随意生长的灌丛树木,春夏秋冬,都带着夏季才特有的绿色,似乎时间在它身上戛然而止似的。院内的梅花依然绽放着,只是已然数量不多,院外的桃花正在盛开,迎接属于它们的季节。

春季的魏庐少了点冬天的幽静,多了点生命的气息;少了点夏季的热闹,多了点自然的思考。春天的味道,融入在了自然的景色中;自然的风韵,锁在了魏庐的园林中。

魏庐牌匾

廊沿锦鲤

猜你喜欢

水池园林绿色
绿色低碳
园林铺装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古代园林里的“美人”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
休闲假期
责任(二)
找水池
水池里共有几杯水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