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抓钳与伸缩注射装置在微创手术止血应用的对比研究
2017-05-15沈思雯
沈思雯,沈 宇,李 平,陈 芳*
(1.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胸外科,江苏 无锡 214000,2.江苏大学附属宜兴人民医院手术室B 3楼,江苏 无锡 214200)
操作抓钳与伸缩注射装置在微创手术止血应用的对比研究
沈思雯1,沈 宇1,李 平1,陈 芳2*
(1.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胸外科,江苏 无锡 214000,2.江苏大学附属宜兴人民医院手术室B 3楼,江苏 无锡 214200)
目的探讨操作抓钳与伸缩注射装置分别用于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创面止血方法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年12月在我院心胸外科胸腔镜辅助下行肺叶切除术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日期先后随机分成操作抓钳组和伸缩注射装置组,各30例。创面分别给予操作抓钳夹取止血粉和止血粉倒入伸缩注射装置进行创面止血处理及预防性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器械送入体腔时间、止血粉完全覆盖创面时间、器械撤离内镜时间、创面再出血、止血成功率情况。结果两组器械术中送入体腔时间、器械撤离内镜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伸缩注射装置组的单次止血粉创面覆盖率达到时85%,操作抓钳组和与伸缩注射装置组分别有5例和3例出现创面再出血,止血治疗时间分别为64(37~115)s和123(82~215)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内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应用伸缩注射装置可有效进行创面止血并预防再出血,创面覆盖率高,止血效果显著。
内镜;肺叶切除术;止血
临床微创手术过程中,用于创面止血的基本步骤为操作抓钳夹止血类生物制剂,使用药物注射覆盖、填塞、涂抹、喷洒、微波、电凝、激光及止血夹等动作置入体腔贴附于创面达到止血[1]。用内镜器械操作抓钳夹止血粉剂推送至创面铺洒止血粉末的过程中,容易在体腔内触碰到其他内脏器官以及体液和血液,导致止血类生物制剂部分发生溶解后凝结成团块影响其充分发挥止血效果。我科联合外院设计的新型内镜手术的伸缩注射装置,用于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术中止血,操作方便、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年12月在我院心胸外科胸腔镜辅助下行肺叶切除术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年龄17~59岁,平均年龄(31.5土8.7)岁,入组条件:根据病史、实验室检查、B超显示肺叶肿块直径>10 cm,术前提示为良性肿瘤患者,常规检查无胸腔镜手术禁忌证。排除标准:严重心血管、肝肾功能异常者、出血性疾病患者、血小板及凝血功能异常者(PLT<50×109/L、INR>2)、术前1个月内有抗凝药物或非甾体类抗炎药服用史者、妊娠和哺乳期妇女、术后不能接受随访者,胸腔粘连严重及可疑恶性肿瘤患者。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根据手术日期先后随机分成操作抓钳组和伸缩注射装置组,各30例。出血时所用操作抓钳(A组),出血时所用伸缩注射装置(B组),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患者均采用全麻,根据手术需求摆放体位,灭菌铺单后递尖刀片切皮,在腋前线第4肋间胸大肌后缘做一5~8 cm小切口,在腋中线第7或第8肋间作切口,置入10 mm穿刺套管,递胸腔镜镜头于穿刺套管内观察胸腔情况,依次于肩胛根线第6或第7肋间作切口,置入5 mm穿刺套管,放入胸腔镜操作器械,行肺叶切除术。
病灶切除后出血创面处理:使用AVITENE(Microfibrillar Collagen Hemostat 艾微停微纤维止血粉,医疗器械注册证书编号:国食药监械(进)字2011第3643732号)0.5 gram。操作抓钳的前端为椭圆型凹陷状,容积较小,夹取AVITENE量较少,旋转操作抓钳的前端将止血粉末倒入创面,若不能有效覆盖创面面积,则进行少量多次操作,创面铺撒厚薄不匀,需在另一操作钳的辅助下完成覆盖,止血粉颗粒在操作钳上有残余,在进入和退出体腔过程中遇血液凝固,需纱布擦拭后再次操作。待局部创面观察5 min,明确出血是否停止。
伸缩注射装置是球形空心结构的储药囊,可存储止血生物制剂类药物,根据胸腔深度旋转螺纹调节伸缩杆长度,喷嘴具有柔韧弹性,能顺应操作孔的直径进入体腔;喷嘴为凹陷漏斗状,横截面上设置有若干网孔,遇血液或体液时网孔处止血生物制剂不易凝固[2]。在体腔气腹环境操作应用时,尽量将出血创面周围组织清理干净,将本注射装置准确推送至创面出血部位,需要将喷嘴对准深部伤口,缓慢挤压储药囊使止血粉剂沿固定杆及伸缩杆到达喷嘴经网孔直接喷洒粘附创面,局部创面观察5 min,明确出血是否停止。而后将病变组织离断,装入标本袋内,经腋前线小切口处血钳协助取出,结束手术。
1.3 观察指标
(1)器械送入内镜时间:操作抓钳夹取AVITENE止血粉,钳端闭合状态进入体腔和使用伸缩注射装置进入体腔的时间;(2)止血粉创面覆盖止血治疗时间:操作抓钳铺撒止血粉,伸缩注射装置挤压储药囊中的止血粉将创面完全覆盖的时间;(3)器械离开内镜时间:两组撤离体腔的时间;(4)创面再出血发生率:局部创面观察5 min后仍有出血。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器械送入内镜时间、止血粉完全覆盖创面时间、器械撤离内镜时间比较
患者手术成功率100%,两组均无中转开胸者。两组器械自体外进入内镜时间、撤离内镜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止血粉创面覆盖时间短,覆盖均匀有效,伸缩注射装置无需反复进出体腔操作,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器械送入内镜时间、止血粉完全覆盖创面时间、器械撤离内镜时间比较(±s,s)
表1 两组器械送入内镜时间、止血粉完全覆盖创面时间、器械撤离内镜时间比较(±s,s)
组别 n 器械送入内镜时间 完全创面覆盖时间 器械撤离内镜时间A组 30 7.18±0.61 55.60±25.60 6.88±0.31 B组 30 5.98±0.30 24.90±5.90 6.56±0.11 t 36.60 96.18 23.30 P>0.01 <0.01 >0.01
2.2 两组单次止血粉创面覆盖率和创面再出血发生率比较
单次止血粉创面覆盖率比较A组高,操作抓钳操作面积小,覆盖面积小,需多次进出内镜取用止血粉,铺撒不均匀,止血不彻底;创面再出血发生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单次止血粉创面覆盖率和创面再出血发生率比较 [n(%)]
2.3 两组患者术后情况
患者60例术后平均24 h恢复胃肠蠕动功能。无腹膜炎、切口感染及术后出血等并发症发生,切口均甲级愈合。术后1~2个月复查。B超及妇科检查未发现异常。
3 讨 论
止血生物粉制剂必须在干燥状态下使用,使用前若和生理盐水或抗生素溶液混合将导致止血效果的丧失。当接触到血液和其他体液时,止血粉颗粒会发生膨胀,可能会干扰到组织的正常功能或导致周围组织的压迫而坏死,当发生喷头顶端与血液接触导致顶端凝固堵塞时丧失涂药功能。
伸缩注射装置喷洒设备无需直接接触创面,操作中可在距离创面1~2 cm处喷洒止血粉,力量可传递到创面及周围黏膜,止血粉与血液接触后形成胶冻样物,覆盖在出血创面形成膜样结构,喷洒后止血粉会在3天内自行脱落,脱落后创面基底干净、无血痂残留。为腔镜微创手术中创面出血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存储与注射装置。
[1] 张林慧,黄 蕊,刘志国,等.止血粉与止血夹用于结直肠病变内镜下黏膜切除术中止血及预防再出血的随机对照研究[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3,30(12):661-664.
[2] 陈 芳.一种用于腹腔镜手术的注射装置[P].中国专利:CN 103800997 A,2014,(05):21.
本文编辑:刘帅帅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01.180.02
陈芳,女,本科,知识产权工程师,E-mail:staff827@yxph.com,Tel:13961539615
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专利号:ZL 2014201108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