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研究

2017-05-15陆立威朱东晖

当代临床医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偏瘫康复训练缺血性

陆立威 朱东晖

(上海电力医院 康复医学科,上海 200050)

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研究

陆立威 朱东晖

(上海电力医院 康复医学科,上海 200050)

目的 研究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02例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康复训练,观察组实施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下肢功能评分对比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下肢运动情况,提升患者的下肢功能评分,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在临床广泛应用。

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脑卒中;下肢功能

缺血性脑卒中偏瘫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肢体无力、行动不便等,对于患者的日常生活具有不良的影响[1]。本研究为探讨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选择102例患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02例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下,由临床医师(删除“由临床医师”)采取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51例,男30例,女21例,年龄59岁~86岁,平均年龄(46.32±15.58)岁。对照组51例,男29例,女22例,年龄58岁~88岁,平均年龄(47.34±16.29)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临床表现,一般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给予对照组实施常规的康复训练 首先,医护人员应指导患者正确摆放良肢的姿势,使患者的良肢保持健康(改为“在卧床时进行正确的良肢位摆放”)。其次,医护人员要根据患者的肢体情况,对患者实施关节功能活动训练,以促进患者患肢的血液循环。最后,根据患者患肢的恢复情况,为患者制定有针对性的步行康复训练。

1.2.2 给予观察组实施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 具体内容如下(1)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肢体情况,对患者实施下肢康复机器人(日本安川LR2型),该产品属于微电脑自动控制,并对患者实施被动训练的仪器,并采用进口的优质控制器和驱动器,仪器在运行过程中相对较为平稳,并且无噪音。(2)在对患者实施训练前,首先要求将患者捆绑于机器上,并根据患者的舒适情况,对患者捆绑位置以及机器的相关参数进行调节,将脚踏板的脚面固定带以及大腿驱动杠加以固定[2]。(3)打开训练机器人的电源开关后,要对其进行2min的预热,并待医护人员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后,进入机器的主界面,患者能够根据自身患肢情况,选择相对较为舒适的角度,练习单腿或双腿踏步模式,同时也可以根据左右腿的活动情况对其活动范围进行设定。对练习时的步数和具体时间进行设定,通常设置为30min/次,1次/d,治疗周期为2(改为“6”)周。

1.3 判定标准 “Fugl-Meyer”评分法,对患者下肢功能情况进行测评,评分低于50分则说明患者具有重度运动障碍;得分在50分和84分之间则说明患者具有明显运动障碍;得分在85分和95分之间则说明患者具有中度运动障碍;得分在96分和99分之间则说明患者具有轻度运动障碍;得分为100分则说明患者下肢功能正常。

2 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功能评分为14.32±3.68分,治疗6周后功能评分为49.26±7.34分,对照组治疗前功能评分为14.38±3.26分,治疗6周后功能评分为26.69±5.15分。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下肢功能评分对比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下肢功能评分情况的比较[n(%)]

3 讨论

缺血性脑卒中是医学临床中较为常见的老年性疾病之一,其病发原因通常在于老年患者受年龄的影响,其各项身体机能逐渐下降,并且血液循环相对较慢[3]。偏瘫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较为普遍的症状之一,此类患者的下肢功能运动受到一定影响,临床中普遍采用常规康复训练对偏瘫患者实施下肢功能锻炼,但效果不是十分显著。近年来,在医疗技术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中,临床中对于该疾病患者下肢功能的训练,逐渐采用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并取得显著效果。在研究中,主要选择了由安阳市翔宇医疗设备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改为“日本进口的安川LR2型”)下肢康复机器人,并在对患者展开肢体康复训练前,由相对专业的医师(改为“康复医生”)按照相应的规范对机器人展开系统的设置,同时在医生(改为“康复治疗师”)的帮助下将患者捆绑于机器上,在对机器预热后方可对患者展开康复训练。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下肢功能评分对比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下肢运动情况,提升患者的下肢功能评分,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在临床广泛应用。

[1] 郝正玮,李建民,赵雅宁,等.Lokomat下肢康复机器人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J].现代预防医学,2013,01(08):1558-1559.

[2]何敏琴,吴彩虹,李岩,等.早期高压氧联合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5,09(04):395-397.

[3]喻雯,陈金春,李刚,等.脑卒中偏瘫Lokohelp机器人阶梯减重下肢康复训练对步行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03(24):7073-7075.

10.3969/j.issn.2095-9559.2017.02.044

2095—9559(2017)02—2955—02

2016-07-29

猜你喜欢

偏瘫康复训练缺血性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研究进展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中蒙医康复治疗
脑卒中偏瘫早期运动康复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