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基层疾控中心在创建疾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体系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2017-05-15陈宇鸿

中国集体经济 2017年14期
关键词:解决对策存在问题基层

陈宇鸿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长足发展,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已经成为今后若干年中政府工作的重点之一。基层疾控中心在创建疾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与加强公共卫生事业上存在着一些问题,在建设中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面临的问题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旨在加强基层疾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体系工作,提高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意识。

关键词:疾病控制中心;基层;公共卫生体系;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疾病控制中心一词来自美国主管国家疾病预防控制的业务机构,现更名为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简称CDC或CDCP)。SARS(非典)疫情在我国爆发以后,这场危机提示我国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过于薄弱,人民健康安全随时面临危险,难以得到保障,因此党和政府必须要高度重视公共卫生事业。基层各地政府开始积极创建以疾病预防控制为主的公共卫生体系,效果显著。而最近一段时间出现的新型传染性疾病,严重威胁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我国基层疾病预防工作面临着巨大挑战,本文就目前形势下对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简单阐述。

一、面临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实力问题

经济实力不足。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公益性事业单位,由政府组织举办的具体实施疾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服务和技术管理职能部门,其经济性质是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一般情况下,基层疾控中心的财政收入均来自于中央、地方财政拨款,最近几年,我国政府也加大了这方面的经费投入力度,但投入基本以人员工资增长为主,专项业务经费多年基本保持不变。基层县财政部门主要对人员工资进行核发,在增长幅度上,财政投入要比同期财政经常性支出低很多。疾控中心日常办公经费以及其他业务经费支出,需通过体检、监测、有价疫苗销售等有偿服务渠道弥补,否则日常工作就难以运转。由于政策、物价的限制,部分收费项目取消,另从去年起,有价疫苗实行顺加价,还将施行零差价,导致经费更紧张,而且这种有偿服务的方式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公益性相违背。

(二)人员配置问题

缺乏专业人员。人是社会资源的基本要素,在管理中是最基本也是最活跃的因素,是所有资源中不可或缺的。疾病控制工作对象是以社会群体人民大众为主,对于业务人员来说,要有一定的公共卫生专业性,如果业务人员缺乏了相应素质,疾病预防控制任务就没有办法顺利完成。这样既要求其人员编制数量能适应工作岗位,又要求其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然而相关人事部门对疾控中心没有明确规定人员编制以及结构,使其没有依据和证据向人事社保部门要求增加编制,出现基层疾控中心的人员准入有了很大的限制。由于缺乏经费,留不住人才,同时也没法为专业技术人员提供参加更多地、必要地进修培训机会,退休人员越来越多,不能及时补充专业技术人才,在学历以及年龄结构上出现着严重失调情况,因此人员面临着青黄不接的困境。

(三)基础投入问题

投入环节薄弱。当前,财政对基层建设基本无投入,而中心的自有资金也非常有限,因此基层疾控部门的设备装置水平跟不上现代化的要求,从而导致基本公共卫生建设基础非常薄弱,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基层预防保健网络建设缓慢。现阶段,尽管三级医疗卫生网络在部分县、乡、村等基层地区已经配备,但是乡和村两级的疾控专业人员稳定性较差,受不完善的经费保障机制制约,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上,基层疾控中心的总体能力还有待提高,缺乏应有的检验以及检测仪器,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设备添置也有一定的限制,对疾控工作的有序发展产生严重制约;第二基层地区居民的生活、行为习惯以及工作环境发生了变化,许多慢性疾病对居民造成的困扰越来越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受到了很大的威胁,卫生技术人员的正常生活来源得不到保障,阻碍了基本疾病预防与控制公共卫生项目的有效落实,疾控工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一)倡导财政投入为主

基层的卫生控制部门,县级疾控中心的工作多需要县级参与。国家卫生部于2008年下发了《各级疾控机构基本职责》以及工作绩效评估标准,为各级疾控机构的工作职能做出了科学与全面地定位。政府公共服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疾病预防控制,在疾控以及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机制建设上,各级政府要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加强对卫生事业的领导,并明确疾控工作的长期与公益性,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各司其职,争取做好疾控体系的建设工作,并完善其运行机制。要及时制订疾控工作的發展规划,进一步明确公共卫生机构的准确定位、数量、功能、规模等。尤其要完善基层卫生机构的疾控职能以及强化疾控部门的岗位配置,充分利用、优化现有的医疗卫生资源,认真对其结构进行调整以及对其布局进行优化,提高疾控机构履行职责的能力。因此要倡导政府从经济、行动上扶持基层疾控中心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二)注重人才培养为前提

人才对基层疾病预防控制部门是至关重要,要以“人才兴医”为思想观念,从引进、培养、使用三个环节做好人才引用工作。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配置要严格按照编制部门核定的编制数来执行,同时要严格执行执业资格、岗位准入以及内部考核制度。改革人事管理制度,实行人员聘用制,逐步实行按需设岗,竞聘上岗,以岗定酬,合同管理。此外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规划和计划也是至关重要的,要注重人才的培养,建立合理的人才梯队,实现老中青、高中低比例健康协调发展,从而达到从根本上扭转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在基层落实不力的现状。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第一用人机制的创新,提高公共卫生工作人员的工作地位。要出台一些优惠的政策,明确公共卫生的关键作用,使其得到全社会的广泛认同;第二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基层疾病预防和控制部门可以采取多元化途径,如和一些医学院校建立合作平台,为毕业生提供实习机会,与医学院校有计划地建立适当的委培机制,培养专业性的人才;第三加强公共卫生人才的宏观调控。让各个医疗机构卫生人员能够通过多种途径交流学习,可以深入各个人员单位交流,从而改善人员结构不合理问题。

(三)创建卫生保障体系为目的

作为社会福利性机构,疾病预防和控制工作多是没有收入的,财政保证是其顺利运行的关键,不仅是经济上还需政策上扶持。这就要求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以政府投入为主渠道,不断增加公共卫生事业费投入,并以深化基层卫生改革为基础,整合现有的公共卫生资源,保障各项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另外,在公共卫生设施建设以及大型仪器设备投入上,政府也需承担主要一部分的费用,并将各种支出经费纳入到财政预算当中,以保障疾控事业的长足发展,创建健康的、为民办实事的公共卫生保障体系。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传染病并不会因为生活条件的改善而消亡,甚至会爆发更多的传染疾病,并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传播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因此,基层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创建公共卫生管理体系,提升疾控能力,并改革与完善疾病预防控制的体制工作是至关重要的,同时也是一项艰巨而漫长的战斗,需要我们疾控人长期的奋斗,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

参考文献:

[1]类凤娟.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7(02).

[2]陆静珠.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J].浙江预防医学, 2010(07).

[3]叶郁辉,方豪,白雪,许卫卫,林志萍, 王琦.公共卫生体系需要政府科学规划和部署实施[J].中国基层医药.2012(03).

[4]孙玉霞,许广玲.某市疾病预防控制专业技术人员现状调查[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07(04).

[5]杜江.公共卫生及其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J].现代预防医学.2007(13).

(作者单位:仪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猜你喜欢

解决对策存在问题基层
基层巡览
水泥处理的基层和亚基层再生沥青性能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对影响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原因及对策的研究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
走基层
基层治理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