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高专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体系研究

2017-05-15郭凯张玉华

中国集体经济 2017年14期
关键词:实践平台创新创业能力创新创业教育

郭凯+张玉华

摘要: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社会对高等人才的要求也正向多元化发展,这就迫切要求重视并加强创新创业能力培育。可采取完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学能力,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完善教学和学籍管理制度;重视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的搭建和运作,建立创新创业教育的激励机制。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能力;实践平台;激励机制

一、培育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性

(一)培育创新创业能力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现在的大学生越来越有个性,向往成功,渴望证明自己,希望自己能被大家认可。而创业成功在他们看来就是最好的证明。所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渴望创业。只要有相关的创新创业培训,学生还是非常愿意参加的。通过参加相关的创新创业培训,来提高自身的创新创业能力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为今后的创业打下基础。

(二)培育创新创业能力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转型发展,创新驱动是对当今社会发展的真实反映和深刻理解,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在大学生中树立“创新精神”,目前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发展需要大学生的参与。所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育是大学教育的应有之意。这就要求我们大学与时俱进,加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三)培育创新创业能力是增强自身就业竞争力的需要

现在国家大力提倡“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另外,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强烈。这无形中又对我们的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再加强对创新创业能力的锻炼,这样做提高了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同时也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二、培育创新创业能力的环境和条件

(一)组织机构

要有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学校应成立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审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研究决定重大事项。组织协调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各项任务的实施。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要负责制订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修订并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相关管理制度的改革与调整,以及建立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组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建立定期会商机制,协调相关事务。同时成立校内外专家共同组成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为全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提供科学指导和专业咨询,并提出改进工作的合理化建议。

(二)构建创新创業教育课程体系

构建多层次、立体化、全覆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面向全体学生,加强实验实训、创业基础、就业创业指导等课程的建设力度,进一步提高课程的适应性。开发具有学科背景和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课程。设计科学合理的激励与保障机制,鼓励、支持创新创业导师开出更多高质量的课程。组织编写创新创业教材。

除了增设创新创业教育相关课程之外,还应改革课程教学模式,除了课堂教学这种传统模式之外,建议增加案例研究、混合讨论、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商业模拟等形式。

1. 案例研究

通过案例研究,加深学生对创新创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加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师生互动的案例研究中,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有助于学生改进并完善创新创业计划。

2. 混合讨论

混合讨论是在案例研究基础上的发展和深化。通过邀请政府相关部门专家、企业家、孵化器培育及管理方面的人员一起参与创新创业讨论,学生能够深入了解政府的相关政策与创新创业的具体过程,增强对创新创业的理性认识,使其全方位把握创新创业。

3. 开展创新创业活动

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把掌握的创新创业理论知识付诸实践,锻炼创新创业素质和能力,又能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而且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得到了加强。在活动过程中,加入评优与表彰,把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潜能挖掘出来。创新创业活动既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又可以在创业计划大赛中实施。前者操作起来简单方便、易于实现,而后者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把学生的创新创业激情激发出来。

4. 商业模拟

利用创新创业设备和情境模拟系统,经导师指导,按照自己设计的创新创业计划进行模拟,全程体验创新创业实践,从选择项目、寻找商机开始,包括以下内容:市场调查与分析、发展战略、收入和成本核算、收支平衡点测算、市场份额、风险因素分析及应对、管理团队、财务计划等。全程由学生本人操作,教师对结果予以点评。创业模拟实践开拓了大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助于今后创业的开展,通过模拟实践把理论和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业技能。

(三)健全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体系

通过加强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在实践中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业技能,提高创新创业能力。重视过程管理,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而且可以提升实践创新能力。完善对教师和学生的激励机制,带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营造“教师用心指导、学生倾心参与”的氛围,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创意设计比赛、学术科技竞赛等活动,例如: “挑战杯”,作为全国知名的大学生课外学术实践竞赛,在全国高校和大学生中的影响力较大,通过参加“挑战杯”,做到以赛促教、以赛促练,提升学生灵活运用创新创业知识与整合创新创业能力。建设校内外创业实训基地、完善运行管理机制,指导学生模拟创业、参与商业模拟运营,提高学生管理企业和创业实践能力。

(四)增强实践平台的育人支撑能力

整合资源、优化配置,从管理体制、硬件投入、资源共享、合作拓展四个方面入手,形成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并增强育人能力。加强实验室建设,并制定开放共享管理办法,确保所有实验室资源向全体学生开放,建成满足学生自我发展需要的实验室开放共享环境。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共建大学生创业培训基地、校外实习实践基地,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提供更优质的环境、更广阔的空间。

(五)完善教学和学籍管理制度

深化学分制改革,建立关于创新创业学分转换的制度,完善弹性学制。为了更好地评价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情况,应为他们建立创新创业档案;规范认定学生竞赛获奖、获得专利、创新发明、创业活动的学分;对优秀的创新创业学生给予创新创业奖学金以鼓励;完善相关制度,允许进行创新创业的学生转入相关专业学习;对保留学籍休学创业的学生,校方应按有关政策调整其学业进程。

(六)提升教师创新创业教学能力

对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老师,岗前培训要把提升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作为重要内容,加强启发式、参与式、探索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的培训。加大对创业教育的投入力度,以培育教学团队为牵引、引导专任教师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与案例研究,产出一批示范性成果。鼓励教师参与创新创业实践,要求老师必须有在行业企业进行“产、学、研”的经历。完善绩效考核标准,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考核评价。完善兼职教师管理,聘请创业教育专家、企业家、创业成功者,投资人等各行各业人士,担任指导教师,讲授创新创业课程,开办创新创业讲座或论坛。

(七)提高学生创业指导服务水平

通过加强机构建设、创业培训、孵化服务和氛围营造等四个方面的工作,进一步加强创新创业服务机构建设,提高创新创业服务与指导水平。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全方位、专业化的指导与服务。充分利用政府和社会资源,加强宣传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政府或社会组织的创业课程培训,提高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加强创业园区建设,引入专业的创业孵化器管理公司,通过购买第三方专业化服务的方式,加强创业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创业大学生提供创业所需的各种配套服务(包括代办工商注册登记、税务登记、资產评估、政策法规与投资信息咨询、融资服务、小额贷款办理等),提高创业园区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助推大学生创业成功。定期举办有关创新创业的研讨会、沙龙,搭建创新创业交流平台;激发大学生创业激情,树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典型,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

三、创新创业教育的激励机制

为了激发师生之间的创新创业互动,需要通过构建并优化学校内部的各种奖惩机制、课程改革与学分设置等来实现。创新学分具有激励的功能、评鉴的功能。实施创新学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明确创新学分的内容和范围,让学生清楚明白;二是创新学分的适用条件要详细且明确,具体哪些创新成果能取得创新学分要让学生明白无误,学生取得的创新学分能冲抵教学计划总学分中的哪部分要明确规定。此外,创新学分运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有助于激励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

参考文献:

[1]任源钢.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0.

[2]高树琴,杨艳萍.高校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4).

[3]阚婧.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探索[D].大连理工大学,2011.

[4]曾水英.创新创业教育: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内容——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内涵与关系理论争论状况分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10).

[5]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有关情况[EB/OL].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81/info1271944 684837581.html.2011-01-03.

[6]董世洪,龚山平.社会参与:构建开放性的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模式[J].中国高教研究,2010(02).

(作者单位:郭凯,上海大学、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张玉华,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

猜你喜欢

实践平台创新创业能力创新创业教育
基于技术融合的卓越型电力信息工程教育研究
校园环境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与高校知识产权普及教育
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途径的探索与思考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影响因素及路径探索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高职院校服务类专业职业能力及实践平台构建因素分析
企业经营模拟实践平台的应用与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