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数字,回归个性校名
2017-05-15
学校中的一切都具有教育性,而校名则居于学校文化教育的首位。
一个人降生的头等大事是起名字,一家几代人翻阅经典,查看《辞海》,甚至访求名人,绞尽脑汁为的是给后代起一个大吉大利的名字。人们相信,名字有文化的内涵,摆脱俗气,会给一生带来好运。无疑,一个学校的校名更是蕴含着创办者的教育理念、办学思想、育人方针,一旦命名,则成为学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成为激励学生上进的动力,追求的目标,成为学校品质的象征,一些名校形成了品牌,令万千学子向往、追求,同时为社会贡献了卓越的教育资源。
校名文化是一个历史课题
新中国成立后, 1952年学习苏联,把凡自命名的学校一律改为数码,在北京则有一二百数码之众。从此校名进入“数字”时代。原来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校名不再,校名文化荡然无存。
值得庆幸的是,改革开放启动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万代工程。传统文化的断代得以接续,并日益弘扬。《大学》曰:“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怎么复兴?复兴的起点在哪里?同样,《子路问政》亦给我们以启示。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可见,国学经典告诉我们,推进教育改革,要先抓正名,即恢复老校名。校名正,则教育兴。
北京市中学校名现状
第一类:以数字命名的校名。如二中、四中、八中、一二五中、一七一中等。这类学校中数码小的,多是历史悠久的老校,其中多为办学成果卓著的名校,这一数字堪称金字招牌。而几十名以后的各类学校一律数字化,这些数字都无文化内涵。
第二类:大学附中。如:北大附中、清华附中、人大附中等等。这类学校,依托大学而闻名。大学的名声为它的招牌。
第三类:以地名命名的校名。如:阜成路中学、牛栏山中学、国子监中学等等。其中的文化与地名的文化内涵有关。如国子监中学因地处国子监,在孔庙对面,以此命名体现传统文化特色。
第四类:教会学校在新中国成立后改为数字学校的。如贝满女中改为女十二中,现为一六六中学,慕贞女中改为女十三中,现为一二五中学,育英学校改为二十五中,汇文中学改为二十六中。其中二十六中于1989年4月经批准改回为汇文中学。这一批已改名的教会学校,应进行论证,其中有哪些学校在适当的时候恢复原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第五类:新中国成立前原自命名的私立学校,改为数字学校的。如崇实中学被改为二十一中,大中中学被改为二十二中,大同中学被改为二十四中,孔德中学被改为二十七中,崇慈中学被改为一六五中,等等。
私立学校的创办者在给学校命名时,都赋予了深刻的文化内涵,体现崇高的办学宗旨和育人理念,如崇尚务实、崇尚慈爱等等。这一类自命名的私立学校,亟待恢复原来的校名。
二十七中的前身是孔德中学,是1917年12月25日由蔡元培等文化名人创立,以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孔德命名。李大钊、周作人、沈尹默、钱玄同等都在此任教。该校堪称北大文学院的附属中学。蔡元培、胡适、李大钊、周作人、沈尹默、钱玄同等人的儿女都在该校读书。该校培养的名人有钱三强、石评梅、陈香梅、吴祖光、吴祖强、于是之等。该校依蔡元培的教育理念,创造了“以美育代宗教”的开创性育人经验,在当时领先全国。
三十一中的前身是百年老校崇德学校,梁思成、杨振宁、邓稼先等10名院士以及著名艺术家孙道临曾在该校就读。“崇德”语出《论语·颜渊》。崇德,就是提高道德,子曰:“主忠信,徒义,崇德也。”即“以忠诚信实为宗旨,追随和服从于义,这就可以提高品德了”。这正是传统文化育人的宗旨。
三十五中的前身是“志成中学”,建于1923年。革命先驱李大钊先生曾任学校董事会董事,提出了“改变民族落后,发展教育事业,培养栋梁之材,有志者事竟成”的办学宗旨。几十年来,该校形成了“励精图治、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有志者事竟成”的志成精神。
恢复老校名和创立新校名
据悉,2006年起南京已就校名文化展開了讨论。南京市人大代表、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谷力就此议题向市人大常委会递交了一份《关于提高校名文化内涵的建议》。他认为:学校的一切都应该具有育人文化的意义和内涵。以序号作为学校的名称,使学校缺乏个性、特色及文化含义。学校的名字具有教育和象征作用,蕴含崇高的理想主义。将数字校名更改,恢复原名,还可提高校名的文化内涵,推动学校文化建设。南京市教育局很重视谷力的建议,随后,南京一些学校更名,其中原石岩九年制学校更名为贺知章学校最引人瞩目。贺知章学校位于唐朝诗人贺知章的故里,学生以在这个有着丰厚文化底蕴的地方读书为荣。可见,新校名依托于本土文化精华,是宝贵的文化创意。
北京多所中小学亟待改回老校名。
北京大学教育文化战略研究所所长王继华在三十五中建校90周年纪念仪式上呼吁“我郑重建议三十五中恢复‘志成中学的名称”。
三十一中校长张礼斌,盼望经过几任校长和众多校友的多年努力,使恢复“崇德学校”的校名早日实现。
恢复老校名和创立新校名需要一个过程。首先,全校师生讨论并广泛征求多届校友的意见,形成恢复老校名的共识;其次,写出专项申请,上报市教委、市政府批准;最后,现为数码代号没有老校名的学校,可参照校史沿革,所处地点的人文地理资源等条件,经过反复酝酿,可考虑以历史名人、历史条件等广开思路,选取命名。
恢复老校名和创立新校名,告别校名的“数字”时代,是以传统文化引领教育的伟大工程。这既是历史的接续,更是文化的创新,望教育界有识之士为此贡献智慧,以慰先人,以启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