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间圈养”及其矫正

2017-05-15张丽菊谢延龙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圈养课间规则

张丽菊+++谢延龙

摘 要“课间圈养”是指课间时间采取某种方式将学生限制在教室或学校的某个地方,变相挤占学生的休息时间,限制学生的课外活动。课间圈养主要分为空间上、时间上、行为上的圈养。“课间圈养”的初衷是为了保护学生的安全,防止校园安全事故发生,规避学校自身责任,提高学生成绩。但就实际效果而言,虽然学生的生命安全得到了保障,但从长远来看,偏离了教育的主要目的,阻断了学生与外部世界的接触,限制了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不利于学生安全教育的培养,阻碍了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因此,需要国家、学校、教师以及学生不断进行反思和矫正,杜绝此类情况的发生。

课间圈养 学生安全 自我保护

为了避免校园事故的发生,一些学校采取“课间圈养”的方式限制学生的课间活动。《北京青年报》曾报道:北京,某小学规定,课间10分钟,除了喝水和上厕所,学生不可以出教室,午休时学生也不能到操场玩,放学后要马上离校;上海,一年级小学生洋洋总是被老师批评“课间频繁上厕所”,学校规定课间和午休时间不允许学生去操场玩,为了出去“透透气”,孩子唯一的借口就是上厕所;厦门,学校出动小学生干部督导员,对课间“非常规冲跑”的学生进行记名扣分。“课间圈养”似乎已经成为学校预防校园事故发生的解决之道,但它的实施严重偏离了教育的目的。因此,本文对“课间圈养”重新审视、理性思考,并提出矫正策略,希望有助于对该问题的把握和解决。

一、课间圈养的基本内涵

1.“课间圈养”的含义

《现代汉语大词典》中“圈养”是指:把家禽家畜等关在圈里饲养。“课间”指学校两节课之间间隙的时间。在我国现在的学校中,课间时间主要有课间十分钟,早操、午休、下午活动时间等。“课间圈养”是指课间时间采取某种方式将学生限制在教室或学校的某个地方,变相挤占学生的休息时间,限制学生的课外活动。

2.“课间圈养”的表现

(1)空间上的圈养

在课间活动中,为了规避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学校和教师严格规定了学生可以到达的地方以及不能到达的地方。比如,有的学校规定,课间时间只能在教学楼上透透气,不能去操场活动;甚至有的学校规定,学生课间只能去厕所,不能再出去到别的地方。对于可以到达的地方,学生被“圈养”在这里,在狭小的空间内进行某种课间活动,而对于不可以到达的地方,那里是禁区绝对被禁止,否则就要接受批评甚至处罚。

(2)时间上的圈养

在学校中,为提高教学成绩,教师不仅挤占音、体、美等课程时间,甚至变相挤占学生的课间休息时间,主要包括拖堂和提前上课两种方式。一部分教师在规定的课堂教学时间结束时仍不终止教学活动而挤占学生的课间休息时间,而另一部分教师则采取提前几分钟上课的方式挤占学生的休息时间。课间只有十分钟,经过拖堂和提前上课两种方式,学生的课间时间所剩无几。教师利用这两种方式挤占学生的课间时间,在某种程度上变相地把学生固定在教室,实际上也是对学生的一种“圈养”。

(3)行为上的圈养

有些学校和教师从入学开始就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允许学生从事哪些行为,不允许学生从事哪些行为,并用“学分制”和“扣分制”加以量化。比如,有的学校规定,学生在操场以外的地方只能走路,不能跑,更不能追逐嬉戏等。这种方式表面上是为了学生的安全考虑,最主要还是从行为上对学生进行控制,从而强化学校的管理。

3.“课间圈养”的初衷

(1)保护学生安全的目的性

现代教育的实质就是以学生生命的保全为核心的“生命教育”[1]。学生生性好动,喜欢追求新颖刺激的新事物,如果不加以限制,他们的生命就容易受到伤害。当活动自由与生命保全出现矛盾时,活动自由必须让位,必须把生命保全放在突出合理的位置。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很大一部分发生在课间时间,尤其是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特别是课堂以外。如果能把学生限制在教室里,就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安全事故发生。因此,“课间圈养”应运而生,从这方面讲本身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2)推卸自身责任的规避性

在校园内,经常发生学生人身伤害事故,事故的发生往往是多种因素导致的结果,到底谁来承担责任,一直以来争论不止。家长认为把学生送到学校,学校有保护学生安全的义务,事故一旦发生,学校是主要的责任方;而学校认为,家长是学生的监护人,发生事故,不能一味把责任推给学校和教师,家长应担责。而在现实情况下,一旦发生人身伤害事故,学校往往承担主要责任,而学校一旦对所发生的事故承担赔偿责任,对学校的经费、声誉等各个方面将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如果是民办学校,就有可能因巨额赔偿倒闭。因此,为了自身声誉和利益,圈养学生成了学校规避校园安全事故发生的不二选择。

(3)提高学生成绩的功利性

近几年,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进,衡量学生的标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分数不再是唯一的标准。但由于高校录取学生的主要标准还是分数,因此提高学生的成绩成了学校的主要追求。在学校,尤其是高三年级,学生除了吃饭、睡觉,其余的时间都被各科老师瓜分完毕,能占用的只有课间十分钟。教师圈养学生,占用课间时间抓紧给学生讲题、做练习,为的是学生被名牌大学录取,学校利用录取率吸引优质生源,提高声誉,实现学校和学生的双赢。

二、“课间圈养”的弊端

“课間圈养”预防了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使学生的生命得到保全,规避了学校自身的责任,从短期看,课间圈养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从长远看,“课间圈养”危害极大,它偏离了教育的主要目的。教育是培养学生身心向善的活动,身体的保全仅仅是初级目的,身体的保全不能代替向善的教育活动,追求身心合一的真善美才是教育的主要目的。

1.阻断了学生与外部世界的接触

卢梭认为:自然教育是教育的中心法则。“如果你想按照正确的方式前进,你就要始终遵循大自然的指引。”自然教育就是要遵循自然的法则,大自然是最好的教育场所。孩子喜欢与大自然接触,在接触的过程中,他们的想象力、意志力、思维力等都得到了增进,也学会了在大自然中保护自己的直接经验。而“课间圈养”把学生困在教室内,阻断他们与外部世界的接触,使得他们无法习得与大自然直接接触的经验,他们只是困在由砖瓦筑造的堡垒中。在这里,教师主宰着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规训,除了冰冷的文字符号所组成的教学活动,什么也没有。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除了学习,什么都不知道。他们目光呆滞,经验匮乏,遇到突发问题不知如何面对、如何分析、如何解决,这样的教育是我们真正追求的教育吗?

2.限制了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古人之争,对人性有“性善论”和“性恶论”。“人性”固然是复杂的,可是人是动物,基本性不外乎动[2]。“动”是一切人类的天性,与成人相比,这种天性更多地体现在孩子身上,他们处于身心发展的初期,最大的特点就是好动,只有在教室之外更为广阔的空间才能得到身体和灵魂上的释放,使得他们身心融为一体。而“课间圈养”虽然在短时间内对学生的生命保全具有重要意义,但最大限度地限制了学生好动的天性,容易导致种种负面情绪的滋长。从长远来看,被学校“圈养”的学生脆弱的心灵、娇弱的身体不足以应对外面的世界。另外,“课间圈养”所强调的是生产出服从、温顺的学生来,而那些具有创造性、独立性的学生从教育体制的观点通常被看做是“紊乱、费神和浪费时间”[3]。“课间圈养”不论在身体上还是在心灵上都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也不利于教育向着“真善美”的方向发展。

3.不利于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

生命,只有一次,每个人都应该敬畏。学生,是成长中的一代,更是社会需要大力培养的一代,也是最需要保护的一代,学生的安全更应该摆在首位。学生的安全包括人身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旅游安全、互联网安全及心理安全等。学生的安全教育是不断培养、不断学习的过程,要以开放的心态接纳它,而不是通过“圈养”这种方式把学生封闭起来。“课间圈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但从长远来看,不利于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学生总有一天会离开课堂,走向社会,他们必须具有安全意识及处理突发危险事件的能力。学校安全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在受教育期间具备这些基本能力,而“课间圈养”却恰恰相反,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只会消极规避问题,而不是积极解决问题,最终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4.阻碍了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教学是一种双边互动活动,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组成的一种人际互动,是一种平等的互动,这就意味着教学互动对师生双方都会产生影响。“课间圈养”不利于学生成长,也会对教师的教学活动产生消极影响。“课间圈养”的初衷是为了保护学生的安全,对教师传递的直接思想就是安全是教育的重中之重,其他的教学活动都必须让位于它。因此,教师在学校更多扮演的不是“教育者”,而是“保姆”、“监管员”等角色,角色的错位严重分散了教师的注意力和精力,阻碍了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为了规避这种责任,很多教师不愿意担任班主任、教导员、年级主任甚至分管安全的副校长,即使当了这些领导,也不愿意多组织活动,以防安全事故发生。在安全第一、责任第一的思想主导下,学校和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防止发生出事上,导致在课堂规定的时间内不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长此以往,教学质量必然会大打折扣。

三、“课间圈养”的矫正

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在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向着真善美不断迈进。课间活动是保证教育目的实现的重要方式,但与课间活动对立的“课间圈养”过分地强调对学生生命的保全,限制了学生融入外部世界的机会。只有国家、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努力,最大限度地防止课间安全事故发生,不断矫正“课间圈养”,教育才能更好地向真善美迈进。

1.国家应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及配套措施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教育和法律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课间圈养”是为了避免校园安全事故发生,一旦事故发生,就需要靠法律解决。国家应是学生安全的第一责任人,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国家和社会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学校和教师之所以对学生进行圈养,主要是校园安全事故发生后学校和教师承担的责任最大。因此,制定完善公平合理的校园安全事故法律法规刻不容缓。

完善的法律法规必须具备以下几点:第一,法律的内容要有针对性。国家制定的法律必须是针对课间活动中出现的校园伤害事故,法律的条文应尽可能考虑到课间活动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在制定的過程中应多听取不同的意见。第二,责任的划分要有合理性。要根据我国民法的相关规定,特别是学校安全事故的特殊性,合理区分学校、家长、教师以及学生应承担的责任,防止事故发生时将责任全部推给学校和教师。同时,在法律法规中,应该对教师的免责情况加以明确细化,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解除学校和教师的后顾之忧,激发他们大胆开展课间活动,防止“课间圈养”。第三,后续的政策要有配套性。校园安全事故发生后,由于多方面原因,侵权方没有能力赔偿,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往往找学校、找政府,认为学校有财政兜底,肯定有钱,这也是学校和教师被迫担责的主要原因。这就要求国家完善救济、保险、捐助等配套措施,保证校园安全事故合情合理、公平公正地解决,而不是一味地归责于学校和教师。

2.学校应制定相应的规则并负责落实

校园课间活动,哪些活动是允许的,哪些活动是禁止的,在我国现阶段都没有明确的规定。只有制定明确的课间活动规则,才能最大限度防止校园安全事故发生,矫正课间圈养。

这里必须解决三个问题:第一,如何制定规则?规则需要实施方和受施方共同制定,才能保证规则的实施,但考虑到学生认知能力的不成熟,规则就需要学校和教师来完成。随着学生认知的发展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应逐步引导学生参与规则的制定。课间活动规则可以分为允许性规则和禁止性规则,允许性的规则是学生自愿的,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不会造成意外伤害,禁止性规则是绝对不允许学生做的,一旦触犯,必须受到惩罚。第二,落实规则的主体是谁?任何活动有相应的规则才能保证其顺利进行,规则的制定和落实是必要的。就如学校的规章制度一样,规则一旦内化到学生的内心,就可以减少事故的发生。在落实规则方面,学校和教师无疑是责任的主体。第三,违反规则如何处理?在规则的落实中,必须让家长和学生充分意识到规则是必须严肃对待的,学生一旦触犯规则,必须接受惩戒。惩戒不是惩罚学生,而是教育学生和家长,通过惩戒让家长和学生明白安全教育不仅是学校的责任,也是家长的责任、社会的责任。

3.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安全的引導

学生的安全问题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教学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保障。学生联系最为密切的群体就是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他们对学生的教育影响最为重要。学生是发展的个体,他们的思想不稳定、不成熟,需要教师加以引导。

加强学生安全教育方面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教师要发挥示范作用。课间活动是学生最为期盼的活动。教师要做好示范作用,坚决杜绝拖堂和提前上课的现象,这样可以使学生心情愉悦,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发生。第二,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教师应引导学生对规则的掌握,对于制定的规则,教师要在落实规则方面发挥引导性作用,尤其在学生开学之初,教师要确保每一位学生学会学懂规则,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第三,教师要发挥惩戒作用。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对错误惩戒,就会再犯同样的错误。教师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必须认真惩戒。对于学生所犯的错误,教师要指出错在哪里、错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防止错误发生,使得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防止错误再次发生。

4.学生应不断提升自我保护能力

自我保护是人的本能,强化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提升自我保护能力是学生成长的关键。学生是自我保护的主体,任何学校、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及引导必须被接受才能转化为实际行动。

提升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学生应首先具有自我保护意识,认识到生命只有一次,每个人都应该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学生要有法律意识,应认识到法律是维权的保障,知道自己享有哪些权利,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时,如何通过法律保护自己。学生更应该认识到什么可以为,什么不可以为,对于禁止的校园活动,要坚决不做,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保护自己。第二,掌握自我保护技能。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个人独立生活能力较差,面对突发事件往往不知所措。大多校园安全事故本来可以避免,但由于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差导致发生次生灾害。因此,学校要开设安全教育课程,经常开展安全事故演练,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技能,使学生面对突发事件可以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第三,提高心理承受能力。现在的学生大多长在温室里,从小娇生惯养,没有受过一点委屈,经不起一点挫折。因打架发生的校园安全事故原因大多是这样。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只有不断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提升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加强自身的心理防御能力,遇到突发事件,才能临危不乱,处事不慌。

参考文献

[1] 李长伟.课间圈养:由来、问题与道路[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28).

[2] 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M].北京:中华书局,2012.

[3] 里茨尔著.社会的麦当劳化[M].顾建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 郑雪凌】

猜你喜欢

圈养课间规则
浅谈提高圈养野生动物福利的途径
课间10分钟
课间10分钟
让规则不规则
不如吃茶去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快乐课间
课间10分钟
二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