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特色学校建设的反思与建议

2017-05-15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校际特色学校特色

李++莉

摘 要我国基础教育目前正处于注重质量提升的阶段,特色学校建设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深入思考当前特色学校创建的特征及其所产生的影响,发现当前特色学校创建存在“自上而下”与“商品化”两种趋向。进而认为,这两种趋向可能是“绩效表现性”霸权的体现,可能与教育公平与社会公平相悖,由此提出一些改革建议:多方参与,兼顾“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改革路径;注重均衡,学校特色创建与学校改进紧密结合;回归本真,避免教育消费市场的冲击。

特色学校 “自上而下” “商品化”

我国基础教育目前正处于注重质量提升的阶段,特色学校建设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大家希望通过学校“特色化”建设改变我国基础教育缺乏特色的现状,因此,打造特色学校成为不少地方政府教改工作的重点,也被广大中小学视为提升自身办学实力的有效途径。这些现象也迅速成为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已有文献对特色学校的讨论主要包括以下两个维度:其一是特色建设的类别和内容。例如,学校特色管理模式、特色教学方式、特色课程设置、特色办学理念与模式、特色校园文化等。其二,对特色学校及其课程建设的成效进行评估[1-3]。这些研究有助于我们认识中小学特色办学的现状,但尚需要对这一轮改革深层次的特征及其所产生的教育和社会影响进行深入思考。

一、当前特色学校建设的两种趋向

1.特色创建的“自上而下”趋向

可以肯定的是,中央及地方政府的引导与推动是这一轮中小学特色学校建设热潮形成的重要因素,但并不排除少数学校的特色创建完全是來自基层学校自发的自我革新。整体而言,“自上而下”的改革路径模式仍然是这一场改革热潮的主要趋向,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各级政府在推动国家“特色办学”政策的过程中,成为规划和设计区域内特色学校建设的主要力量。他们整体规划了特色学校建设的类别、数量及未来布局,还统一阐释了未来辖区内特色学校建设的愿景,并且制定了具体的时间表与路线图。例如我国西南地区某市借助与教育部相关的纵向课题,通过“区域规划、整体推进”的策略,运用资金投入、调研和评估等政策工具实施特色学校的建设,建立起一批比较有成效的特色学校。此外,该市教育行政部门还对特色学校建设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对特色创建的形成途径、参与范围和数量、发展水平和质量等目标作了规划[4]。

第二,学校层面的特色学校建设过程呈现校长主导式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以校长为龙头,教师对特色建设的各个方面起关键作用,而忽略了学生作为教育主体这一关键因素。具体而言,首先,特色学校建设理念脱离学生文化,特色学校理念的执行过程中往往出现学校理念与学生文化相脱离的现象,学校理念凌驾于学生文化之上。其次,特色学校建设内容忽视学生多元需求。在特色学校内容建设过程中,特色的格式化趋势与学生的多元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特色学校建设内容往往局限于艺术、体育等校本课程这一载体,对于其他内在性特色则选择性遗忘,更有甚者认为开发了相应的艺术、体育课程就完成了特色学校建设,未以尊重学生的多元需求而加强校本课程的针对性和多样性,缺乏丰富的校本课程组织形式,未以学生的多元需求与全面发展为基点构建特色学校的校本课程。

2.特色创建的“商品化”趋向

“商品化”是当前中小学建设特色学校的另一个值得关注的趋向。尽管与高等教育相比,基础教育与经济生产的联系比较间接,直接的货币交易在公立中小学很少出现,与真正意义上的商品有一定的区别。但是,在市场经济与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市场”和“商品”的密切联系仍然在当前这一轮特色办学的改革中有鲜明的体现。基于“商品”的视角,我们可以对学校特色建设作如下分析。

第一,关于市场的一套话语被人们用来对“特色学校”的理念、实践与政策进行思考、解释。例如,在特色学校的建设中,大家普遍使用的语言是树立学校的特色“品牌”,打造学校具有竞争力与吸引力的“名片”。在激烈的学校竞争中,充分挖掘自身优势是特色建设的通常选择。学校办学的宗旨是满足社会与公众的需求,通过多元化办学,为家长提供多样的“选择”。企业的管理经验在教育系统的普遍使用,是教育系统内外一系列社会关系已经发生改变的体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经被“市场”逻辑所渗透。

第二,中小学在开展学校宣传或者“营销”的时候,常常把学校的特色作为“筹码”。虽然,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公立学校禁止择校,但是这种家长与市场的双向选择却在民办教育与教育培训市场上非常普遍。这种强劲的市场需求是市场供给方与市场需求方的利益高度一致的结果。一者,广大家长需要外界的信息对众多学校提供的商品信息加以甄别与比较;二者,广大学校为了竞争生源,需要拿出可以被大众接受的名片来宣传自己,“营销”自己。在这种情况下,学校特色就成为一种有效的市场交换媒介。因此,家长在选择学校时常常关注的信息就是一所学校所宣传的“教学特色”,学校“特色”也成为中小学进行学校宣传时的重点工作。

二、对特色学校建设的反思

1.特色学校建设是否是根据绩效进行行政管控的又一平台

教育社会学家史蒂芬·鲍尔分析了英国近三十年来的新自由主义教育政策,认为教育乃至各类公共部门中正在被一种强有力的“政策技术”所笼罩,那就是所谓的“绩效表现性”[5]。这种技术是一种问责机制,以此来对组织的每个人进行管控,其运用的主要方式是评判与比较。此外,它还具有将个人自我身份、社会价值及社会关系进行重塑的功能,是一种“道德系统”,把人们的行为按照其所期望的方向进行引导。在这种管控方式下,组织的每一个人都必须尽心尽力为自己和他人负责。因此,我们可以把“绩效表现性”视为一种约束和自我约束的结合体。从学校教育领域来看,“绩效表现性”通过将学校教师的工作表现转化为可以观测的指标和数据来测评、考核学校内校长、教师甚至学生。这些考核所依赖的数据会被常态化收集、记录并公开发布,常被人们用来判断一所学校的优劣。有学者指出,基于绩效表现的测评技术已经被普遍应用于学校管理,甚至成为一种霸权[6]。

基于以上讨论,我们须审视我国当前特色学校建设,反思这种“特色化”建设浪潮是否真正能够改变基础教育“千人一面”的现状,这种“自上而下”的趋向是否成为教育管控中“绩效表现主义”霸权的又一个平台。可以想象,当学校自身特色建设作为一项绩效指标被用于行政管理中,政府作为规划者与管理者必然将这种绩效考评的压力层层下放,最终落到学校身上,而学校为了完成任务或者迎合上级则很容易将特色创建流变成一种形式工程。这种行政化特色办学与形式化办学已在不少文献中被提及,究其原因,政府推动学校特色化所使用的“绩效表现性”政策技术是其中重要一点。

2.特色学校建设是否真正有利于实现教育与社会公平

除了受到政府强大政策驱动外,特色学校建设还受到市场经济背景下教育产品“商品化”趋向的冲击,而这与政府希望借助学校特色创建缩小校际差距、达到教育均衡发展、缓解“择校热”的政策目标有所冲突。

第一,由于校际之间先前存在的较大差距,各学校所具有的文化资本与特色建设可以利用的其他资源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文化虽然没有低端与高端之分,但是当前社会的分化与分层,城市文明较乡村文明更加强势已是不争的事实,这就使那些能够迅速服务于知识经济的知识“更有价值”,使那些对应于城市生活的文化更受欢迎[7]。这就导致不同学校在创设自身的特色时所利用、汲取和加工的资源可能并不完全“等价”,原本的优势学校比弱势学校更有可能创建更有市场竞争力与吸引力的学校特色,从而扩大自身的品牌效应,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与学生,校际之间差距可能进一步加大。

第二,校际差异扩大的背后可能是学校生源的阶层区隔。我们知道,面对大众普遍高质量的教育需求,优质教育资源是稀缺的。在这种供求矛盾比较严重的情况下,优质教育机会如何分配?虽然我国政府严格禁止“以权择校”、“以钱择校”等教育不公平现象,但是优质教育机会更容易被某些阶层所获取却是不争的事实。基于这种社会资源分配潜规则,基于家庭背景因素的校际之间生源分层会更加严重。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这种校际之间生源区隔只会巩固优势阶层的社会地位,不利于社会公平。

三、对特色学校建设的建议

1.多方参与,兼顾“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改革路径

特色创建可以说是一种学校文化的创建,从一个学校的价值文化、环境文化到管理文化、课程文化都离不开广大教师与学生群体的积极参与,群策群力,这种多方参与的模式成为在这个利益多元、注重个体价值的年代进行政策制定与实施的主流趋势。具体而言,“自上而下”要充分发挥政府与校长的引导、推动与保障的角色;“自下而上”则要深度挖掘教师、学生甚至是社区的特色资源,尤其是一向被忽视的学生群体与社区环境,深度了解学生的教育需求及意见反馈,加强学校与社区的深度交流与合作,取得特色文化创建的良好氛围。需要强调的是,坚持“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条路并行,尤其应处理好政府引导与学校自主发展的关系,既要避免政府过度干预,给学校自由选择的空间,也要避免学校特色创建缺乏统筹规划,政策朝令夕改。

2.注重均衡,学校特色创建应与改善薄弱学校同时进行

挖掘一所学校的优势与潜力,整合资源创建特色并不一定能够缩小校际之间差距,实现教育均衡。相反,学校特色的创建应该在继续教育均衡化工作的基础上展开。所以,鼓励学校尤其是薄弱学校办出特色与大力推进对薄弱学校的改进工作应该同时进行。那么,如何在校际之间较大办学条件差异的基础上如何实现“特色创建”与“教育均衡”的并行不悖?如何避免不同学校文化资本先天差异而导致“特色”的不等价?可以尝试的方法是,在区域内以优势学校与薄弱学校联盟的方式进行资源共享,特色互补。具体而言,政府通过相应的政策支持不同发展层次或阶段的学校,扶持学校发展的特色;在政府的支持与引导下,建立起校际学校特色建设联盟,寻找优势学校与薄弱学校特色互补的契合点,建立优质资源共享平台,充分发挥强特色学校对弱特色学校的资源辐射效应,并且通过整合不同学校的优势资源进一步强化学校特色,从而实现特色资源共享,特色文化互补。同时,政府要尊重并鼓励学校差异发展,给予学校足够的自主发展空間,避免过度干预。学校的特色建设要充分发挥外部力量对特色学校建设的指导和协调作用,区域范围内统筹考虑和运作。例如,大连市西岗区创新实施“片区+校群”管理模式,对各中小学的特色学校建设进行顶层设计和全面推进,尤其注重统筹特色的衔接,整体规划、协调安排区域特色学校发展[8]。

3.回归本真,避免教育消费市场的冲击

学校特色发展的最终目的在于促进每一个学生更好地发展,满足公众的教育需求。在当前市场经济逻辑深入教育生态的背景下,效率价值深入人心,必须处理好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避免学校特色发展成为“消费者主义”的附庸。这意味着,学校特色创建是强调多元化、个性化教育改革的抓手,不能一味迎合教育市场功利化的教育诉求,须平衡好选择自由、效率、公平和社会凝聚的目标冲突,避免让“特色课程”沦为满足少数学生个体社会流动的“特别通道”。基于此,应该鼓励区域之间学校合作,开发区域性共享“核心课程”。此外,学校在特色建设过程中,应该广泛听取相关群体的声音,协调好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需求,突出民主性与公共性,比如,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广泛参与,家长和社区的支持与帮助。最终,使面向少数群体,供其“挑选”和“购买”的学校特色资源成为广大家长和周围社区都可以参与和贡献的对象。这样的学校特色,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发展,也有利于其参与意识与公共性精神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刘解军.中国教育创新与特色学校建设理论与实践(上卷)[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3.

[2] 李静.学校特色建设的思考与实践:基于“五健康”特色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

[3] 张民生,朱怡华.现代学校发展创意设计[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6.

[4] 赵元政.区域推进特色学校建设的系统思考[J].人民教育,2010(3).

[5] 吴举宏.基础教育中特色学校建设之悖论[J].当代教育科学,2016(1).

[6] 曾荣光.从教育质量到质量教育的议论:香港特区的经验与教训[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4).

[7] 董辉.对中小学特色学校及其课程建设的观察与思考[J].全球教育展望,2014(6).

[8] 马颖英.试论特色学校建设中要处理好的三个基本关系[J].教育科学,2015(6).

【责任编辑 王 颖】

猜你喜欢

校际特色学校特色
“特色学校”的实话实说
长三角地区“戏曲进校园”校际联盟在上海市金山区授牌
特色学校创建不该存在功利化倾向
8所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被取消资格
常州高职园区校际体育课程教学资源配置现状及共享分析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教育部启动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争创计划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抓普及、促提高、创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