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散文语言的美学特征
2017-05-15于秀权
于秀权
摘 要:本文是一篇述评,作者以具体的课例和“字、词、句”细节,围绕“美”这个主题,对朱自清的散文进行了评价。作者对朱自清散文以口语美、修辞美、韵律美、女性美等四个方面给予了深入的解读,并对他的个人魅力和品格进行了褒扬。
关键词:美学特征;散文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5-035-2
朱自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散文巨匠。他的散文,对于创建白话散文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对于“五四”以后及当代的散文作家几乎都产生过一定的影响。沧海桑田,斗转星移,多少辉耀一时的作家暗淡了他们昔日的风采。然而,朱自清和他的散文卻没有从文学历史的长河中消失。他的散文语言具有一种独特的美学特征——质朴真挚,委婉蕴藉而又不失清新活泼。他善于熔化中国古典诗文的词汇,提炼口头语言的精华,创造出新鲜活泼、朴素简洁、亲切自然的散文语言,以此来抒情达意,绘态传神,显出一种无与伦比的亲切和温暖,具有无穷的艺术魅力。
一是朴实无华的口语美。读朱自清的散文,总使人有如坐春风的感觉,似乎作者就坐在你对面,跟你促膝谈心,坦露他的心迹。没有一点故意雕琢的痕迹,也没有许多华而不实的形容词,更没有冷僻难懂的词,都是平平常常的口语,清新闲雅,明白如话,清淡如水,却又余韵悠长。
《春》描写了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春天景象。整篇作品是用少年儿童口语来写的,文字简洁朴素,像孩子在说话,充满了孩童情趣。请看文中作者对春雨的描述: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1]
这里,作者用“牛毛”、“花针”、“细丝”三个喻体来比拟白天看到的雨,自然真切。“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都是口语,比喻得很朴素,不仅把春雨的各种特点淋漓尽致地描绘出来,而且也把作者对春雨的那份欣喜的朴素情怀,表现得自自然然。春雨是”斜织”着的,因为有春风吹拂的缘故,所以雨丝下落时是斜斜的。春天的气压低,而且雨又迷迷蒙蒙的很细,所以细雨下在屋顶上,看上去像“笼”着一层薄薄的烟。“笼”字真实写出了春雨像烟雾一般迷漫于天地之间的动人画面。而雨中的树叶和小草“绿得发亮”,“青得逼眼”,写出了春雨润物显得格外清新夺目。其中,“逼眼”的“逼”字虽是平常字眼,但用在这里却非常贴切自然。
《匆匆》是体现他口语化语言风格的另一篇佳作。在文中,作者大量使用了日常口语常见的单音节词,如“枯”、“青”、“谢”、“开”、“偷”、“藏”、“算”、“溜”、“洗”、“飞”等。人称代词“我”、时态助词“了”和疑问语气词”呢”在文中出现频率较高。而这三个词都是口语韵味十足的单音节词。此外,作者还把句式按口语语调加以安排。如文章第一段,在动词“去”、“枯”、“谢”、“开”的后面加表示时态的助词“了”,动词“来”、“去”、“开”前面加表示重复的副词“再”,构成了“去了”、“再来”、“枯了”、“再青”、“谢了”、“再开”这样简洁干净、利落流畅的口语语调,从而使“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这组排比句子整齐匀称之外,还有朴实自然的一面,接下来的一连串疑问句:“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它们罢:那是谁呢?又藏在何处?是它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简短活泼,具有明显的口语特征,毫不掩饰地坦露了作者对逝去时光的惋惜。
二是新鲜贴切的修辞美。讲究修辞,特别爱用新巧和富有诗意的比喻、比拟,从各种角度来启发读者的想象和联想。这是朱自清语言的又一特点。
《绿》的第三段几乎全用比喻和比拟来刻画“女儿绿”这个无与伦比的形象。通过这一连串比喻和比拟,“女儿绿”的色泽、光彩、形容、质地乃至动态,她那种厚、平、清、亮、软等特征,惟妙惟肖地传达出来了。
朱自清散文中的比喻,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他往往通过一个比喻,把诉诸不同感觉器官的事物特征联系起来。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荷塘月色》)荷花的幽香在微风吹拂下散发出的淡淡幽香缕缕能”嗅”到,但清香是”闻”不到的。作者用通感的这一艺术手法,调动读者多方面去联想,隐隐约约,时断时续的”听觉”感受与微风吹来的缕缕清香的”嗅觉”感受是相通的,从而产生一种耐人寻味的美感享受。再如”天色还未断黑,那漾漾的柔波是这样的恬静,委婉”(《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柔波”由“恬静”到“委婉”,推远了我们的思维。淡雅自然,新鲜活泼,耐人细味把玩。朱自清的散文所以能够“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他那些新鲜巧妙、充满了美感的比喻和比拟。
三是节奏鲜明的韵律美。朱自清是一位诗人,他的散文也同样具有诗的韵味,散文的语言有着鲜明的节奏感和和谐的旋律,读来琅琅上口,娓娓动听。
朱自清散文语言的音节和谐是通过押韵和叠音来实现的。中国古典诗歌和骈文是很讲究平仄和押韵的。朱自清先生古文功底深厚,所以,他不自主的吸收这一传统而体现在他的散文语言中。写“梅雨潭”,作者抓住了“梅雨潭”的特色——“绿”,全文以“绿”为主题,以“绿”为中心,甚至连句子末尾字也大量押与“绿”相同或相近的韵,如布、主、去、肤、举、女等。通篇文章不仅有抑扬顿挫的声调之美,而且有回环变化的旋律之美。
朱自清散文的音节和谐动听,还在于他善用叠音词。据统计《荷塘月色》用了二十六个叠词,《绿》一文运用了十七个叠词。有“二字叠”、“三字叠”、“四字叠”,如“田田”、“汪汪”、“抖抖擞擞”、“苍苍郁郁”等叠词,《匆匆》文中有“涔涔”、“潸潸”、“茫茫”、“轻轻悄悄”、“伶伶俐俐”等,既有极强的音乐性,又准确地表达了情感。
朱自清还善于根据不同的内容,采用富于变化的句式,运用反复,回环,排比等的修辞方式来调节语言节奏,能根据写景和情感变化的需要而采用不同的句式。叙述、议论、设问、反问、感叹句交叉并用,相错成文;长句、短句,整句、散句舒卷自如,错落有致;语言有徐有疾,欢快跳跃。“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大小小的蝴蝶飞来飞去。”读来紧凑明朗,一气呵成。“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每句字数不多,但音韵和谐,活泼欢快,突出了“春”的特点。活现春天生机,表达作者对春天的无限热爱之情。
四是温柔亲切的女性美。朱自清的散文语言充满浓郁的女性味,笼罩着温馨的人性光辉。瘦西湖的烟花三月、小桥流水,秦淮河的桨声灯影、晓风残月,扬州悠久的人文文化,妩媚、优雅了朱自清的诗文。常常给人一种异常真挚的亲和力,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在朱自清的散文中,有一篇题目叫《阿河》的作品。作者运用了一系列的新穎的比喻、奇特的夸张、美妙的通感、广泛的联想,细腻生动地描绘了阿河美丽的脸蛋、苗条的身材、白嫩的皮肤、婀娜的姿态。塑造了一个艺术的美人。温柔典雅、可亲可感,给人以美的享受。
朱自清还经常在写景中联想到女性,用女性比景物,或用拟女性的手法写景,如《桨声灯影里的秦准河》中有这样一段景物描写:“岸上原有三株两株的垂柳树,淡淡的影子,在水里摇曳着。它们那柔美的枝条浴着月光,就像一支支美人的臂膊,交互的缠着,挽着;又像月儿披着的发。而月光偶然也从它们的交叉处偷偷窥视看我们,大有小姑娘怕羞的样子。”[2]美人的臂膊、女性的秀发、姑娘的羞涩等都是女性美的一面,以此来比喻柳枝、柳丝、月亮,温柔文静,新鲜别致。再如《荷塘月色》中的一段描写:“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1]作者用“舞女的裙”比喻出水的荷叶,用明珠、星星、出浴的美人比喻洁白的荷花,新奇巧妙,引人联想无穷,美不胜收。
《绿》是朱自清散文中最富女性味的一篇。作者称梅雨潭的绿为“女儿绿”,“借助神奇的想象,描摹那‘厚积着绿的潭水的形态:她像‘松松的皱缬着的‘少妇拖着的裙幅——这是外形;又像‘轻轻的摆弄着的‘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这是波动;又像是‘涂了明油般明亮,像似‘鸡蛋清那样软嫩的‘皮肤——这是色泽。从视觉、感觉、触觉各个角度把一碧汪汪的潭水拟人化了,简直就像一位长裙泄地婀娜美丽的少女,令人赞赏不已。”[2]接着”作者借助联想的羽翼,幻想着将绿转献给他最怜爱的女性。他要将它裁为‘临风飘举的绸带,以赠轻盈的舞女;将它化为‘善睐的‘明眸,以赠善歌的盲妹,他又将它想象为‘十二三岁的小姑娘,不但要用手‘拍着,‘抚摩着,而且要‘掬之入口,‘吻着。这里确是把一潭绿水之‘醉人与‘可爱,表现得淋漓酣畅。”[2]给人以温柔甜蜜的愉悦感。
朱自清的散文虽然描写女性的文字较多,但没有丝毫的低级趣味,相反,它带给读者的是一种心醉神迷,亲切温暖的美感。
朱自清由于英年早逝,作品产量不丰,但他的高超的创作艺术和非凡的人格魅力给后来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江泽民同志在朱自清100周年诞辰时题诗道:”晨鸣共北门,谈笑少年情。背影秦淮绿,荷塘月色明。高风凝铁骨,正气养德行。清淡诗香远,文章百代金。”[3]他的散文语言为建立中国现代散文全新的审美特征,树立了“白话美文的模范”。
[参考文献]
[1]朱自清.朱自清散文选集.百花文艺出版社,1986.
[2]童燕红.女性崇拜的诗情洋溢.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04).
[3]英子.狂狷之间.江苏地方志,2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