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精神与“中国新商道”
2017-05-15宋志平
企业家精神
提到企业家精神,首先要明确一个问题,谁是企业家?
这个问题听起来很简单,但其实并不简单。是不是很富有的人就是企业家呢?是不是企业的大领导人就是企业家呢?我觉得,那些真正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企业领导人才是企业家。一个企业家,不管来自民营企业,还是来自国有企业或是外资企业,只要有创新意识,你就是企业家。不少人说,国有企业没有企业家,这个推论的理由很简单:只有那些白手起家创造出来一个企业帝国的人才是企业家,国有企业是国家出资的,不是个人创造的,国有企业的领导人是一纸任命的,凭什么说是企业家呢?其实我也经常想这个问题,我觉得一纸任命的企业领导人,也有不少是企业家。
拿我本人来讲,38年前,我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北新建材工厂做技术员,从技术员一步步做到厂长,做了10年厂长后被任命为中国建材一把手,到今天已做了15年。2009—2014年的这5年,我还同时做了中国建材和国药集团的董事长。我在北新建材做厂长的时候,工厂揭不开锅,工人的工资都发不出,当时我觉得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工人们都冷漠了。在过去那种传统体制下的国企中,干和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所以大家都冷漠了。
我当厂长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点燃员工心中的火。我问员工,你们最缺什么?他们说,宋总,我们没有房子住。我说还有什么问题?他们说,我们的工资太低。我说所有的这些都是靠咱们大家挣来的,房子的钥匙在谁手里呢?在大家手里。之后我提出一个口号叫“房子年年盖,工资年年涨”。我在北新一共做了10年厂长,盖了12栋宿舍楼,人均工资在西三旗那个地方是最高的,北新建材还上了市,现在是全球最大的新型建材企业。
2002年,我到中国建材集团担任总经理,当时集团的营业收入只有20多亿,资不抵债,我上任那一天,就在主席台上,我的办公室主任跑来递了一张纸,我一看是法院冻结公司所有资产的通知单。当时我把这张通知单轻轻盖上,因为我一会儿要发表就职演讲,情绪不能受干扰。从那个时候到现在的十几年时间,中国建材集团发生了巨变,收入超过2700亿。2009年我去国药担任董事长,去的时候国药是360亿收入,到2014年我走的时候做到了2500亿的收入。为什么跟大家回忆这些历史?大家听了之后,觉得宋志平算不算企业家呢?其实,不是说我多么优秀,在国有企业里,像我这样的人、比我做得更好的人比比皆是。作为国企领导人,他们创造的财富不归他们个人所有,但他们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他们也是企业家。所以,企业家不分所有制,在企业里勇于创新的、为社会创造巨大价值的人就是企业家。
什么是企业家精神?最近我读了赫尔曼?西蒙写的《隐形冠军》,他认为企业家应该有五个特点:第一点是命运共同体,就是企业家把自己和企业作为命运共同体,是不可分离的;第二点是专心致志,做事能够一心一意;第三点是勇敢无畏,要有强烈的进取心,有敢打敢拼的勇气;第四点是持之以恒,无论年轻还是年老,非常有毅力;第五点是激励员工,企业家要能够点燃别人,要靠一个团队,要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这五点我很赞成。
我认为企业家精神有三点:第一是创新精神,能够在企业里做一些改变,我觉得这个是共同的。第二是坚守精神,要能够持之以恒地在企业做事。做企业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要想深入了解一个企业以及企业的业务、产品、技术等,没有10年不行,要想做到彻底掌握,运用自如,那可能要20年时间,要做到极致,做到全球第一,可能要30年时间。可见,做企业是个苦差事,是个很漫长的过程,你能不能坚守下来非常重要。所以我常说,不能把企业当做跳板,应该把做企业、做企业家,作为自己终身的职业,坚持做下去。做企业有两件事非常重要,第一件事是选业务,一些企业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选来选去没选对业务,更没有坚持下来,企业三弄两弄就垮掉了。第二件事是能不能选对人,甚至选对人比选对业务还重要,这个人是什么人呢,就是“痴迷者”。
第三是兼济天下的精神,企业家要有社会责任、家国情怀。近代以来,中国的企业家一直是前赴后继,围绕实业报国、振兴中华这个核心主题不懈奋斗。晚清时期,国家积贫积弱,饱受帝国主义欺凌,一批仁人志士学习西方,掀起洋务运动;到了民国时代,民族资产阶级开展实业救国;建国以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大群企业家以牺牲精神振兴民族工业;改革开放到今天,中国企业和企业家队伍都取得了长足发展。改革开放之后的这个阶段可以再分一下,早期的步鑫生、马胜利、褚时健等一批企业家,他们的特点是敢于改革传统国有体制,引领了那个时代的发展;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一批精英下海创业,很多民營企业创业者成为企业家;现在到了互联网时代、双创时代,又有大批年轻人创新创业,从做小微企业开始,形成了一个企业家的洪流。
企业家不是一般的财富拥有者,他应该是关心社会、给予社会最大回馈的人。2012年我被选为中央电视台年度经济人物,当年被评为终身成就奖的是郭鹤年老先生,郭老当时89岁,他给了年轻人几点忠告:一是专注,要聚焦、要专心致志地做事;二是有耐心;三是有了成绩后要格外当心,成功也是失败之母;四是有了财富要回馈社会,而且越多越好。什么是越多越好呢。我理解,企业家不光要拥有财富,更要从穷到富,再从富到贵。有人说,中国的企业家有财富,但是缺少贵族精神。贵族精神是什么?一方面贵族确实拥有财富,另一方面贵族还要有牺牲精神。
作为国企来讲,为国家赚钱,实现保值增值是必须做到的,同时,我们还要去想能够养活多少个家庭,因为中国建材的存在,使多少家庭能幸福生活,使大家能够安居乐业,多少个屋檐下有孩子的欢笑,这也是我们应该考虑的。我们把多交多少税作为我们的荣耀,多提供多少就业作为我们的荣耀,我觉得这也是企业家精神。
今天这个时代特别需要企业家精神,为什么?大家知道我们国家现在正在转型,我们已进入到后工业时代,几乎所有的产业都过剩,亟需调整。同时在国际上,美国强力回归实业,特朗普呼吁“美国优先”“美国制造”“美国人用美国货”,欧洲在加快实施“再工业化”,这跟过去30年是完全不同的环境,我们遇到的问题和压力很大。过去我们有低成本优势,但今天这种优势已经渐行渐远,再用过去那种传统的增长方式做不下去了,我们必须创新,必须变化。创新变化靠谁来做?要靠企业家带着大家做。创新变化是什么?就是企业家精神的实质。为什么中央这个时候要反复提倡企业家精神?因为这是我们时代的需求。
新商道,“新”从何来
“新”是一种中国自信。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人应该建立自己的商道、管理理论、经营模式。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基本是向西方人学习的,学习西方的企业家,向美国的哈默、艾柯卡,日本的松下幸之助、稻盛和夫等人学习,我们是读他们的书过来的。美国当年为什么出了那么多英雄,后来为什么日本冒出一大批企业家,那是因为这些国家经济的繁荣。我觉得现在应该是中国企业家总结自己的商道的時候了,不是说不再学艾柯卡、松下幸之助等国外企业家,而是说我们要有自己的艾柯卡,自己的松下幸之助,我们应该把自己的发展经验概括出来。怎么概括呢?我觉得有三个来源:一是中国5000年古老而灿烂的文化,我们应该从孔子、老子等先贤那里继承智慧,用于今天的企业经营;二是结合中国实际,向发达国家的企业家学习;三是从今天中国鲜活的市场经济、企业实践中高度概括成功经验,我们现在有世界一流的企业和一流的企业家,我们今天不输给外国企业家。现在国家在讲制造业迈向中高端,而在建材领域,我们是从中高端迈向高端,像水泥制造、玻璃制造、新型建材制造,无论从技术到装备,我们都是世界一流的。30年前,我们是从国外进口设备,30年后的今天,全世界包括跨国公司都在买中国的装备。可以说,我们从过去的跟跑者后来变为并跑者,现在逐渐到了领跑的阶段。我们的企业家已经创造出了可歌可泣的成绩。
前几天我接待了一位美国的大企业家,陪他到我的工厂去参观。从进门到出门,他的面部表情在急剧变化,因为他想不到中国有这么好的工厂,我们的很多工厂已经智能化了。虽然今天我们还要向德国工业4.0学习,但是我们应该肯定自己的成绩,我们今天在很多方面已经走在前面了,就是华为任正非讲的“前面空无一人”了。跟跑的时候没面子,但是至少前面有人带着跑;并跑的时候有点难受,旁边有个人老跟你一起竞赛;领跑的时候很孤独,当然压力也更大。我们应该很好地总结我们自己的企业家,总结他们的创业生涯,总结他们的内心感受,总结总结他们的成就经验。我觉得最为年轻一代受用的、最好用的东西也是这些内容。所以说,中国有自己的商道,我们要很好地去总结。
新商道,“新”在哪里
“新”在变化上。对于企业来说,当前发生的最大变化是什么?我觉得主要有四点:第一个变化是新常态。我们的经济不再是高速增长,而是中高速增长,速度慢了下来,所以我们要改变经营方式,适应新常态。
第二个变化是互联网。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我前不久在上海和台湾第三大企业的董事长见面,他70多岁了,他说我从巴塞罗那花了16个小时赶到上海和你见面。巴塞罗那开的就是互联网通讯会议,规模很大,我们的中国移动、华为都去了,做了很大的摊位。老先生回来之后兴奋得不得了,跟我讲5G、大数据,如何改变服务方式,改变社会。确实,互联网包括5G、大数据,给我们带来的变化超出想象。虽然我是做制造业的,但我很关注互联网经济,因为任何企业如果不和互联网对接,就会轰然倒下,当然互联网也要和实体连接,没有实体支撑的互联网经济一定是泡沫。
第三个变化是气候变化。关于气候变化,今天大家的看法还不一致,但不管一致不一致,全球大气的温度是在升高的,这会影响到我们的企业经营。为什么呢?因为按照《巴黎协定》,2050年化石能源要取消70%,那会从根本上改变我们今天的能源供给和生产方式,我觉得这是大事。
第四个变化是国际化。现在来了个新课题,国际化这个大旗谁举?最早是英国人,后来是美国人,改革开放后很多外资企业进驻中国,但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该我们大举到他们那儿去的时候,他们却想关门。前不久我在美国建立了一个新工厂,很多人说宋总为什么要到美国建工厂,是不是真像人家讲的中国的税收太高了,我说不能完全这么讲。因为中国的经济成长了,中国的企业成长了,美国有我好多客户,我要为他们服务,当年美国企业到中国来也是这样的逻辑。另外一方面,美国搞“双反”,这样我们的产品就进不去。所以,在美国“再工业化”、回归实业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把我们的一流的技术、一流的工厂建到美国,真正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样才能长期占领美国市场。
上面这四大变化会带来新的商业变化,面对这种新变化,我们不应再用过去30年的成长模式,而是要用全新的成长模式。马云说,过去你们是沿着B2C去做的,你们做什么客户就用什么,今后是要改变为C2B,根据客户的需求,改变工厂的结构和流程。他说当年家乐福崛起的时候就改变了很多企业的工业流程,现在互联网的发展,会使央企很多大的制造业改变流程。他这几句话我回家以后,坐在沙发上思考了2个小时,考虑到底我们该怎么做。
环境的这些变化确实会给企业带来深刻的变化。
大数据和互联网主要影响企业三件事:个性化、智能化、服务化,另外还讲了气候变化对做企业的影响。做企业必须了解变化,必须用新模式来经营变化、适应变化,这是我们真正要研究的事情。
新商道,谈谈我的企业实践
再回到我自己的企业,先说一下国药。国药从2009—2014年,营业收入从360亿增加到2500亿。我在想,国药今后还该怎么做?大家可能会说,你不是离开国药2年了吗,怎么还想这样的问题呢。这就是企业家的偏好,你看我不做国药董事长了,还在想国药的事。其实我离开国药的时候给了国药3条“锦囊妙计”:第一条是嫁接互联网;第二条是做大的研发平台;第三条是进入医疗领域,做医院。现在看病难,如果央企的医院能遍布全国,大家看病就容易了,同时企业也有了一个很大的市场。所以我在国药时说,我给你们最大的贡献还不是进入世界500强,而是在战略定位中加上“健康”2个字。国药过去的目标是打造全国最大的医药产业集团,后来我说要打造全国最大的医药健康产业集团,加上了“健康”2个字。这个很重要,意味着我们市场的扩张。我在国药工作的那5年,我制定的战略可以支撑国药发展到2020年,做到5000亿收入。但是如果我们把互联网和国药网结合起来,如果我们能把大研发做起来,如果我们把医疗产业做起来,那就不是5000亿,2020年以后会有更大的发展。这是我对国药发展的思考。
那么中国建材集团该怎么做呢?我前些天跟大家讲了《隐形冠军》的故事,我们的目标是要在集团下面打造一些隐形冠军。什么叫隐形冠军?赫尔曼?西蒙先生讲了3个特点——一是在全球排在前三名;二是营业额低于50亿欧元;三是知名度不高,因為这类企业做的是窄而深的市场,不是宽而浅的市场。我未来的想法是,中国建材要打造更多的“单打冠军”,在企业里我不允许有多面手、万金油,你说你既会做石膏板,也会做水泥和玻璃,你叫中国建材,我叫河北建材,那不行。做水泥的只能做水泥,做玻璃的只能做玻璃,做石膏板只能做石膏板。打个比方,集团公司是体委,各投资企业是专业队,打乒乓球的只打乒乓球,打篮球的只打篮球,多面手的综合队是做不成隐形冠军的。
放眼整个国家,我们更需要大批的单打冠军。美国人靠什么避开了1965年、1985年的经济衰退,就业人数从7000万人增长到1.1亿人,靠的是创新和企业家精神,靠的是企业家经济取代了传统的管理型经济。德国曾因服务业发展慢受到质疑,美国的服务业占GDP80%,德国只占70%,但欧洲债务危机中,恰恰是因其强大的制造业,德国经济一枝独秀。所以默克尔总统曾讲,好在我们德国人还在造东西。按照西蒙先生的测算,德国有1307家隐形冠军,美国有366家,日本有220家,中国只有68家。这一数字虽不一定准确,但我们可以去研究这个原理,打造我们中国的隐形冠军。
我们现在总讲供给侧改革,从中低端迈向中高端。举个例子,过去我们去日本是买电子产品,现在则是买马桶盖、电饭煲,中国人想要什么人家都给弄好,包括装产品的纸箱都做得很精致,很容易提,不让你自己再买打包袋了。但是,中国是制造大国,我们能靠去买国外的马桶盖过日子吗?我们应该好好研究消费外流的现象,造好自己的产品,优化供给结构,满足消费者需求。当然这并不容易,最近有个新闻说,太钢终于能造圆珠笔芯的钢珠了,这是经过了很多年的努力。像德国的刀具、工具,这些东西要想做得好确实需要工夫,需要工匠精神,企业家精神。其实企业家精神也是工匠精神在企业领导人身上的一个体现,企业家精神含有工匠精神,两者是一致的,是贯穿的。
中国建材未来要打造一批隐形冠军、单打冠军,但也不会过于多元化,还是要在建筑材料的大领域里日积月累地深耕。隐形冠军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国际化市场,所以中国建材更多企业今后会走向国际,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中国建材。以前我们的逻辑是“中国是世界的工厂”,今后我们的逻辑是“世界是中国的工厂”。我们要在全球过筛子,对全球市场进行认真筛查,到底我们每一个产品要去什么地方建工厂,要建多大的工厂,到底什么地方可以收购工厂,国际区域总部怎么建设,这些都要考虑清楚。这都是当年美国和日本做过的事情,现在是中国企业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了。我们以前是讲GDP,国内生产总值,今后我们是讲GNP,国民生产总值,也就是说,要考虑中国人在全世界赚了多少钱,而不是在中国国内赚了多少钱,要考虑中国企业在全球的产值,而不是仅限于国内的产值。
今天,新的商道已经在我们眼前展开了,它们并不遥远。一方面我们今天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另一方面我们也存在巨大的机会,在这个时刻我们还是要弘扬企业家精神,那种一往无前的精神、创新的精神、坚守的精神、兼济天下的精神,中国的产业一定能够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