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德与社会课堂因多媒体而彰显魅力

2017-05-15张丽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2017年2期
关键词:电教标志多媒体

张丽

随着科学与教育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教学的主要辅助手段,为教学活动冲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形象具体、生动活泼地表现教学内容,实现教学最优化创造了条件。恰当地使用电教手段,可以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从中实现课堂教学的整体优化,取得省时高效的教学效益。特别是在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中,由于小学生认识水平十分有限,生活经验不足,对有些陌生的知识缺乏感性认识。那么在教学的关键之处,恰当地运用电教手段让复杂的教学内容变得简单,让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具体,让绝美的视听取代枯燥的文字内容,让社会化的生活场景逼真再现,使教学更加生动、直观,收到画龙点睛、事半功倍的效果。

1 运用多媒体渲染氛围,激发兴趣

小学生的情感特点是热烈、真挚、易激动,学生的心弦一旦被触动,就会满怀激情,表现出强烈的爱憎情感,教师可以根据社会教材,结合少年儿童这一情感特点,采用播放音乐的手段,以达到渲染气氛的效果。教学伊始恰当地运用形、音、色俱佳的现代教学媒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使学生很快进入愉悦的学习情境。

如教学《让我说声谢谢你》时,教师课件播放一组人与人真诚相助的和谐画面,伴随着歌曲《感谢你》,学生熟知的生活画面、深情优美的音乐以及歌词中诠释的“谢谢”的内容和含义,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调动起来。常言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至此,精彩的开始已经为高效有序的课堂奏响了美妙的前奏,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2 运用多媒体,激情明理,提高认识

笔者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改变以往单一向学生灌输知识的手段和方式,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根据课文的教育主题和教学内容,模拟课文中描述的情境,运用电教媒体教学手段再现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现实情境,既为教师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又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

学生通过计算机生动、形象的画面演示,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清晰、完整、具体的事物影象,从而加深对事物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让学生在体验情感的过程中产生共鸣。

如教学《安全才能回家》一课时,通过播放课件——街道马路边的各种交通标志,配上相关的简介,清晰且富有动感的画面及悦耳的解说,使学生很快认识了禁令标志、指示标志、指路标志和各种警告标志。通过教师解说和画面中人物在各种标志下的正确行为,学生很快理解了各种标志的不同含义。然后边讲故事边播放投影,让学生边看边找出其中遵守規则和违反规则的行为,并分析他们遵守或违反了什么规定。通过“看一看、找一找、说一说”,使学生身临其境,很快地将学得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道德认识,并以此解决社会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安全教育》的录像材料,使学生懂得了不遵守交通规则就会带来惨重的后果,用投影展示出每年在交通事故中死伤的人数及给国家造成的经济损失。录像中触目惊心的事例,真实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引起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3 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情境,培养道德情感

对于小学生来说,激情、明理、导行需要适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和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由于小学生的思维带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要经历一个过程。用电教手段创设情境,把教材中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引导学生通过教材的具体事情、具体情景得到教育启发,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从而明白事理,提高道德认识。

在教学《我生活的社区》一课中,首先让学生欣赏一组美好的图片——干净整齐的街道、高耸入云的大厦、整齐划一的公用设施,再配以优美的音乐,让学生陶醉在美的世界中。然后,展示一组与之反差比较大的图片:脏乱泥泞的道路,残缺不全的体育设施,被破坏的公用电话,脏乱的校园、不讲文明的行为等。让学生进行正误对比,体验社区里整洁齐全的公用设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确立爱护社区公共设施的意识,从而进一步明确、深化他们的道德观念。

4 运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将明白的道理化为实际行动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引导行为是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最终目的和立足点,学生健康向上的情感和感受源于深刻的认识,而认识和情感的进一步迁移就形成了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能激起学生的道德动机,规范其道德行为,因而能提高导行效果。

例如,教学《我在学习中长大》一单元课时,笔者利用计算机制作幻灯片,展示学生日常生活的例子,让学生跟着做一做,看谁做得好。

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引导,加上教师的激励措施,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生动、具体地指导学生的行为训练,使学生感到可学、可做、乐于实践。

5 运用多媒体,彰显学科综合性,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在学生的知、情、意、行得到了全面发展,学生的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自我调控的能力日益提高的同时,可以在教室展示图片,播放视频,在引导学生观看和探讨交流的过程中穿插一些学生可操作的活动,培养和锻炼其利用网络媒体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的能力。

如在教学《安全才能回家》一课时,笔者设计了一个目标达成的检测活动,让学生将屏幕上的交通标志送回家(放到相应的名称框);在最后的拓展延伸中,又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知识将课堂所学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他人。

(1)从网上搜集一些违反交通规则的图片并配上警示语,建立一个动感影集推荐给亲朋好友。

(2)根据自己认识的交通标志,利用多媒体技术为校园或教学楼或社区的某一处设计一个禁令标志或指示标志,并注明标志名称,张贴于相应的位置。

这样的活动设计,使学生的热情再次洋溢,使学和用得到有机的统一,使课堂与生活、与社会得到很好的衔接和延伸,在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同时,也尽情地享受着运用多媒体的快乐。学生的主体性、参与性得以充分体现,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也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展现。

猜你喜欢

电教标志多媒体
多功能标志杆的使用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认标志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医改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