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党建智库的建设审视
2017-05-15张攀刘海宾王阳
张攀++刘海宾++王阳
[摘 要]
高校党建智库一方面能瞄准高校党建的现实需求,一方面能以智力外溢服务区域化党建,其研究和实践意义重大。高校党建智库有其建设的使命和原则,有其建设的供需现状,高校党委推动党建智库建设有助于形成应对高校党建当下和未来面临的挑战、形成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的增长点以及打造一支高学历、高水平、可转型的党建专家的三赢格局。
高校;党建;智库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D2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7)05-0055-03
伴随着新常态下中国社会发展遇到的新问题和新矛盾,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的能力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在此背景下,汇集相关人才和学科建设高校党建智库,发挥高校思想、智慧、机制创新高地的优势,一方面能瞄准高校党建的现实需求,一方面是对国家和教育部建设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的自觉回应,可以智力外溢服务区域化党建,其实践价值显而易见。
(一)高校党建智库的使命。党建智库同其他类型的智库相比,重在“党”字,高校党建智库应立足中国高校实际,关注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新动向,从“以学科建设为重心”转向“以问题研究为重心”,为高校提供“党建机制”,打造“党建话语”,彰显“党建特色”,凝结“党建成果”。高校党建智库要凸显其育人功能,将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贯穿于智库建设发展的全过程,发挥党建在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中的作用。党建智库要对在育人中增强党的工作的亲和力出主意、发声音、给对策,将党的工作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将党的工作与广大教师长效互动,增强党在高知群体中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二)高校党建智库的目标定位。从本质看,高校党建智库是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服务大学和区域党的工作的表达路径,智库建设要以有助于加强高校党的领导、有利于高校党的建设和党员的教育管理、有效于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高校党组织作用的发挥为目标。高校党建智库要构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为加强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工作的实践探索、理论创新、制度建设等提供有效的咨询建议。要通过激发党建专家对高校党建的回应和研究来加强高校党的工作的引领能力,鼓励党建专家在抵制各种错误思潮中发声,使高校党建智库成为坚守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坚实阵地和高校向社会输出意识形态的高地。
(一)政治方向原则。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是高校党建智库建设的根本性原则。建设高校党建智库是加强高校党的领导,全面落实从严治党的现实需要。高校党建智库姓党,党建智库要为巩固和坚持高校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服务,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解决高校党的建设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和矛盾,为构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提供充足的智力支持。
(二)问题导向原则。智库存在的本质是对现实问题开展有效的应用研究和政策分析,高校党建智库就是要把调研和研究优势转化为应用和实践优势,将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与高校落实从严治党的微观实践相结合,分析高校党建的特点,应对复合变化的现实,探索高校党建工作的规律,提升高校党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关注长期困扰却一直未能得到有效解决的党建难点问题,关注师生党员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以及关注一些倾向性、趋势性的思想问题。
(一)从供给看:党建研究相关资源的分布区域化差异明显。从学科分布来看,全国现有中国共产党历史本科专业的高校共计5家,分别为中国人民大学、延安大学、广西民族大学、湘潭大学和井冈山大学,其中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专业为国家重点学科。有中共党史专业博士点的高校17家、硕士点的高校58家,与学科层次相应的办学规模呈纺锤型。从研究基地来看,2013年,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发起“高等学校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的建设,共计8家,分别设在复旦大学、嘉興学院、湘潭大学、井冈山大学、赣南师范大学、遵义师范学院、延安大学和河北师范大学。8家中心所隶属的高校尽管办学层次不一,但所在区域皆是党建资源集中度较高的地域,在紧扣主题、凸显特色、发挥优势,挖掘中国共产党精神和革命传统文化,继承中国共产党的思想遗产、政治遗产、精神遗产方面具有不可复制替代的优势。除此之外,部分高校设立了校本化或区域化的党建研究与教育中心,如北京师范大学高校党建研究中心、中国国防大学党建研究中心、东北师范大学高校党建研究所、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高校党建培训基地、湖南大学高校党建研究中心、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学校党建研究中心、湖北大学党建研究中心等。从高校从事党建研究的高端人才来看,林尚立[1][2]、齐卫平[3][4][5][6]、郑长忠[7][8][9][10[11]、胡伟[12][13][14]、丁俊萍[15][16]、王炳林[17][18][19][20]、孙秀民[21][22]、吴美华[23]等在党建研究领域具有较高活跃度,其研究方向主要聚焦在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研究、中共党史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共产党执政实践和理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和理论、党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党内民主、党群研究等。研究基地和高端人才大都依赖学科发展,有一定的历史惯性,因此,其分布与学科的分布呈现紧密的相关性,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来看,高校党建研究的智力资源都有相当的区域差异。
(二)从需求看:“微传播”时代高校党建智库的智力产出面临受众的选择。“微传播”爆发的自媒体盛宴使得学术界对于新媒体以及由此所带来的“微传播”方式有了一定的认识。如闫方浩从结构功能的角度,总结了“微传播”方式具有的后现代叙事特征。他认为基于自媒体所产生的“微传播”方式,具有“分散的话语权”“不设边界的意见广场”“被遗弃的意义世界”以及“信息受众的碎片化”等特点,这些特点会给传统的意识形态教育带来严峻挑战。[24]王宇、童兵等基于传播学的视角,认为“微传播作为当代媒体新兴的集群,在短时间内迅速地发展﹑裂变,体现出了微关系﹑微动作﹑微经济﹑微新闻等崭新的特质”,在这些特征基础上概括了“微传播”的经济效益。[25]刘婷等从文化的视角,考察了“微传播”对青年群体亚文化的影响,认为“微传播”的身份虚拟,给予具有叛逆性的青年群体前所未有的自由度与开放性,作为“隐形人”的青年往往会把没有秩序的,所谓的言论自由当作“意义”,从而对主流文化产生冲击。[26]李钟隽从当代社会舆论传播的特点,探讨了“微传播”的原因及其控制策略。[27]从以往研究对“微传播”特点的总结可以看到,“微传播”作为一个时代的重要特征,不仅是指一种技术的更新,更是代表了一种全新建构的社会形态。在这种社会中,具有公民属性的意识形态主张日益薄弱,个人价值领域则不断扩大,引发了传播内容和方式的重大变化。
高校党建智库的智力产出要与“微传播”所带来的社会生态的实践化、生活化、个体化转向形成互动,以实践主体的理解和反思、以具体的生活事件为背景,其语言风格、价值表达、情感诉求要体现在对具体事件的理解中,更多地呈现为形象叙事和微观叙事,即远离传统的高冷、指令、说教风格。在此意义上,“微传播”时代开展高校党建工作和智库建设应当思考如何在“微传播”环境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重大问题,要将良好的政治生态和组织生态以“微传播”中思想文化的符号表达出来,避免造成党内不透明、不公开的印象。高校党建智库要引领党的宣传和媒介方式的变革,与“微传播”环境产生共鸣,积极应对“微传播”带来的社会组织原则变迁的趋势,增强高校师生对党的理解和认同。
(三)从内生动力看:高校党委推动智库建设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够。高校党建智库除了依靠学科和人才外,高校党委重视并在党建智库建设中发挥主体作用是智库建设的必要条件。归其原因在于高校党的工作不仅集中在党务工作部门,还分散于其他各二级单位,在事关高校党的重大决策之时或解决一些棘手问题时各党建主体普遍希望找到办法,但囿于时间、精力、经验和工作圈层,党的工作往往各自为政、条块分割,面对高校全部党的工作,只有党委才能在智库的建设中统筹资源,聚焦问题,形成合力。
然而,一些高校党委对党建智库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意识到利用高校的智力资源开展党建智库建设可以优化高校党的工作的整体架构,将学校党的工作有机整合起来;可以催生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的学术增长点,在人文社会科学繁荣的大背景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可以打通与马克思学院的联系,带动党务部门协同创新,即可形成有助于应对高校党建当下和未来面临的挑战、形成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的增长点和打造一支结构优化、转型灵活的党建专家队伍的三赢格局。可以说,高校党务部门的工作能全部纳入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科研究范畴,如果能在高校党委的介入推动下实现党务部门与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无缝对接,那么在政策制定、条块联动、人员配备、规划发展等方面爆发出的合力将是巨大的。
参考文献
[1]林尚立.以功能开发带动体制创新——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为视角[J].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01).
[2]林尚立.人民共和与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建设国家的政治方略[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04).
[3]齐卫平.全面从严治党离不开党委会工作方法科学化[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6(05).
[4]齐卫平.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新理念[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6(02).
[5]齐卫平.中国共产党与国家治理现代化:角色使命和责任担当[J].求实,2015(07).
[6]齐卫平.党的建设科学化与党建学科化建设[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4(03).
[7]郑长忠.以有效支持存在:群团基层组织建设的方向[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6(07).
[8]郑长忠.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政党微观逻辑[J].江汉论坛,2015(03).
[9]郑长忠.有机政治建设的政党使命——未来十年中国共产党发展的本质规定[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3(06).
[10]郑长忠.建构共青团组织创新的体制内政治支持——新时期高校党建带团建研究[J].复旦教育论坛,2013(03).
[11]郑长忠.关系空间再造的政治逻辑——青年中心建设与政党青年基础重筑[J].当代青年研究,2008(01).
[12]胡伟.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型再审视[J].探索与争鸣,2015(12).
[13]胡伟.政治体制改革与党内竞争性选举——中国民主制度设计的政治工程学[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3(02).
[14]胡伟.党的建设的科学化体系刍议[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1(12).
[15]丁俊萍.党的制度建设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之关联[J].探索.2015(01).
[16]丁俊萍.党的建设主线的历史考察和理论思考[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3(01).
[17]王炳林.关于深化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研究的几个问题[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6(03).
[18]王炳林.中国共产党开展学习的历史考察[J].北京師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
[19]王炳林.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6(02).
[20]王炳林.执政能力建设与高校党建工作[J].高校理论战线,2004(12).
[21]孙秀民.对接人文社会科学创新党的建设理论[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4(04).
[22]孙秀民.中国共产党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综述[J].学习论坛,2015(05).
[23]吴美华.中国共产党纪检机构的历史沿革及其职能演变[J].中共党史研究,2009(03).
[24]闫方洁.自媒体的后现代叙事及其对意识形态工作的新挑战透视[J].理论导刊,2015(01).
[25]王宇,童兵.微传播:当代媒体的新集群——2014 年微传播发展扫描[J].新闻爱好者,2015(01).
[26]刘婷. 微传播环境对青年亚文化的影响[J].学术探索,2014(10).
[27]李钟隽.全媒体时代社会舆论“微传播”的动因与控制[J].学术交流,2012(12).
本课题系2016年度上海市教卫党委系统党建研究立项课题“高校党建智库的结构审视与成长路径研究”(课题批准号: 2016ZX011)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华东理工大学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