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览会中的地缘关系:2017香港巴塞尔的亚洲艺术

2017-05-15潘高洁

画刊 2017年4期
关键词:艺博会巴塞尔画廊

潘高洁

现场

博览会中的地缘关系:2017香港巴塞尔的亚洲艺术

潘高洁

香港巴塞尔转眼已走到第五届,对艺术行业工作者来说它已经成为一个时间提醒式的事件,一把度量时间的标尺。这几年来,巴塞尔博览会越来越了解亚洲,爆发出了超越市场范畴的巨大能量,成为了世界各地的藏家认识、购买亚洲当代艺术的首选。亚洲,特别是中国、日本和韩国的各家画廊在博览会的契机下聚集在同一空间中,虽然说是以画廊为单位,但每家画廊所带来的艺术家和作品都潜在地发挥着一种文化展示的作用,中日韩之间的地缘关系和历史联结,也在当代艺术的场域中不断地流动与交换,相互影响,去旧立新。

总的来说,这届展会上所展现的亚洲作品比以往更为丰富,逐渐打破了初期对于亚洲艺术要么民俗要么政治的“东方主义”展现方式。日本当代艺术卡通风格,抑或是中国的政治波普都逐渐隐退。在曾经的巴塞尔香港会场上,奈良美智的愤怒小孩,草间弥生的圆点南瓜,村上隆的扁平绘画,安迪沃霍尔的领袖丝网印刷被摆放在不同的画廊展位中,平均每走几米就能看到一次,这种情况在近两年已不复存在了。一方面说明了经过前几届巴塞尔,藏家在不断地成长学习,已不满足于之前画廊所推出的那些毋需做功课也常常能在流行文化中见到的“入门级”作品。另一方面,因为巴塞尔的藏家资源原本以西方为主,而一些文化符号式的作品很符合西方人对亚洲的形象,是一种旅游纪念品式的文化呈现。但是,随着亚洲特别是中国的收藏家快速增多,私人美术馆兴起,国际大型美术馆对亚洲当代艺术的研究与关注,“东方主义”思维的作品已经不能满足新的藏家群体。

巴塞尔艺术博览会的模式是全球化经济下的产物。国际艺术博览会的雏形是19世纪开始的万国工业博览会,随着时代发展出现了如今看到的各种专业主题的版本。当我们谈论艺博会时,我们谈论的从来不仅仅是艺博会本身,“艺博会反映着塑造我们个体、群体、国家及国际身份的全球资本主义文化,其占据的空间正是其自身关系不断议定的产物。”[1]纵观这几年香港巴塞尔上的中日韩画廊和带来的艺术家,会发现当代艺术的法则从来没有失效,展览系统、话语权威和艺术市场紧密地相互关联。

《全家福》 贡嘎嘉措 2017年

左・《演绎的客体》 金守子 2016年

右・《无题》 权宁禹 水粉、墨、朝鲜纸 170cm×224cm 1987年

日本的艺术作品依然以战后的 “物派”和“具体派”为主,自2013年纽约古根海姆策划了“具体:灿烂的游乐场”展览后,有关具体派创始人吉原治良、嶋本昭三和核心成员白发一雄、田中敦子的展览与评论源源不绝,作品屡屡刷新拍卖记录。而上述几个艺术家也在近几年的巴塞尔艺术展中成为持续的热门,今年也不例外。除此之外,Nanzuka画廊带来了早期日本波普艺术的代表田名纲敬一的动画录像,同时也能见到中生代的代表如宫岛达男、森万里子的装置作品。新媒体艺术方面,艺术团体teamLab也是每年都会出现的老面孔。新加坡泰勒版画院还带来了日本新绘画旗手艺术家大竹伸郎的以荧光用色和拼贴手法结合的作品。从大竹伸朗到村上隆的“超扁平”画作,从吉原良志到宫岛达男“后物派”,日本当代美术史的脉络都可以在画廊所带来的作品中找到。

韩国方面,战后时期的“单色画”代表李禹焕、朴栖甫,中生代艺术家徐道获和年轻一代的梁慧圭是近些年韩国最受瞩目的几位艺术家,数家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画廊同时挂出了他们的作品。单色画和日本的具体派一样,成为了本国战后时期当代艺术的关键词,是韩国抽象艺术的雏形,20世纪西方现代艺术单色画的变体。20世纪90年代末,伦敦利物浦泰特美术馆就为韩国单色画做过研究性的主题展。除此之外,在“艺聚空间”单元,首尔国际画廊(Kukje Gallery)和纽约蒂娜金画廊(Tina Kim Gallery)共同带来了金守子的巨型装置,成为观众进场第一眼见到的地标式作品。艺术家于1999年参与威尼斯双年展时首次使用镜子作为媒介,而此次参展的《演绎的客体》(deductive object)进一步地将镜子与展览空间相结合。这个共享展位在策展角落中展示了单色画运动先驱权宁禹(Kwon Young-Woo)的历史文献和画作,为艺术家做了丰富的材料保存和学术梳理。

就中国的情况来说,也可以分成经典、中坚力量和新兴艺术家三个面向。每一届巴塞尔中都必然会反复出现的是20世纪旅法艺术家,像是朱德群、赵无极、常玉和吴大羽,这批活跃于巴黎的中国油画先锋人物在艺术史中的地位和价值可谓不言而喻,是中西美术交流史中重要的一笔。他们的作品在二级市场中的价格也长年居高不下。今年的会场中常玉和吴大羽较之朱德群和赵无极更让人印象深刻,与同期中国台湾历史博物馆在展出常玉特展相呼应,来自中国台湾的耿画廊在策展角落中展示了常玉在法国时期的一系列彩色人物小品,大未来林舍画廊则带来了吴大羽的一系列抽象油画。这一脉络的作品最早就是由台湾画廊从海外引进的。

中生代艺术家方面每年也都会看到固定的面孔,这些针对中国当代艺术30年的历史脉络进行代理的画廊来自亚洲各地。比如博而励画廊带来包含无名画会,星星画会,张培力,曾梵志等艺术家的作品。上海开设空间的韩国学古斋画廊去年带来了马六明上世纪90年代的行为记录摄影,今年带来了方立钧的新作。来自中国台湾的诚品画廊每年都以个展的形式呈现,从前年到今年分别带来了徐冰、刁德谦和蔡国强的作品。总体而言,大陆、港台作为大中华区在画廊代理方面比前几年有了进一步的融合,北上广地区的画廊不仅代理本土艺术家也在代理香港艺术家;台湾、香港的画廊代理中国艺术家等类似的情况非常多,这是巴塞尔效应之下发生的变化。不仅增进了亚洲和西方的交流,实际上也加强了内部的交流与整合。

今年还有一个明显的趋势是内地新一代艺术家的集体亮相。北京公社带来的N12团体以形式主义的极简抽象画为主,包括王光乐、胡晓媛、仇晓飞、梁远苇、宋琨等,他们都是中央美院的毕业生,以极简风格的抽象油画为主要表现手段。其中仇晓飞同时被佩斯画廊所代理,近一年先后在北京、纽约和中国香港的空间举办了三次展览,也是此次在佩斯画廊“策展角落”中独家推出的艺术家。杨画廊带来了以行为艺术走入观众视野的厉槟源的个展。北京公社在“策展角落”呈现了“八五”后艺术家宋拓的“当代书法项目”。麦勒画廊带来了艺术伉俪曹雨和胡庆雁的作品,分别展示于“策展角落”和“艺聚空间”单元。老牌东京画廊SCAI the Bathhouse带来了“八五”后艺术家何翔宇的柠檬系列,他也是国际连锁画廊白立方代理的第二位中国艺术家。上海Bank画廊带来了双飞艺术中心成员林科的个展。这些艺术家都非常年轻,一部分是首次参与国际顶尖艺博会,也有一些人很早就得到了国际性画廊的代理,已经是第二、第三次出现在香港巴塞尔。艺博会给年轻艺术家带来了更大的舞台和机遇。

如果说在展览方面艺术家成功的标志在于参加了国际双年展,在市场方面的表现就是被国际连锁画廊所代理。国际画廊对亚洲艺术家的收编在香港巴塞尔上显而易见。而亚洲各国的画廊基本只代理推广本国或者邻国的艺术家,基本不会代理欧美艺术家。创立于欧美文化中心地区的国际画廊在不断地扩大涉猎的范围,中国、日本、韩国、东南亚……与此同时发生的是新一代中国藏家强大的学习能力和新潮的品位,国外艺术家与国内艺术家一同收录。一方面私人美术馆非常蓬勃,藏品很丰富,另一方面中国的画廊影响力辐射范围只限于本土范围,甚至代理大中华区的艺术家的画廊都很少。在这种情况下,被巴塞尔委员会选为评审团的广州维他命空间在国内画廊中脱颖而出。维他命空间所代理的艺术家不拘泥于地域,是最早参加伦敦菲列兹艺博会(Frieze London)的画廊,它代理的艺术家以大中华区和亚洲为主,还包括了一些欧洲的重要艺术家。亚洲艺术家与亚洲画廊的情况带出了亚洲当代艺术的阐释权问题,一方面,当代艺术的模式由西方所确立,亚洲的当代艺术也是以这个模式为基础生长起来的;另一方面,将当代艺术移植在亚洲各国的土壤中长出的新品种又不能简单地以西方的标准做评判,需要结合本地的社会和文化去看待。在转型的过程中,亚洲对自己出现了文化认同的障碍,亚洲艺术家的成功需要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同,同时因为语境的独特性必须有自我梳理的能力,这就要求扎实的学术和独立性批评的支持。亚洲当代艺术的叙事无疑需要借助高质量的研究性展览推广宣传,作为艺术潮流的产生和艺术价值的形成的结果,展览产生了新一批出现在香港巴塞尔上的作品。与此同时,日本的福冈三年展,韩国的光州双年展乃至澳洲的亚太三年展都在以主场位置争取对于亚洲、亚太地区艺术的阐释权,同时中国也在建立针对当代艺术的学术和机构支持。

《树胶机器人》白南准单频录像 LCD屏幕、复古树胶录音机、油性持久马克笔116.8cm×81.8cm×22.9cm 2002年

对于一些国际画廊来说,中日韩艺术品是一个套装;对于大型美术馆来说,亚洲艺术是一个部门;对于欧美的学术体系来说,亚洲艺术是一个方向。这和亚洲各国内部的研究、叙述的情况非常不同,但就像中国的学术体系把欧美艺术作为一个方向,这种归类方式是双向的也是无可厚非的,重点是地区或国家内部需要建立良好的生态和评判系统。博览会是一个集市,在同场竞技中也让人进一步思考如何梳理亚洲各区域艺术的差异,构造亚洲文化体的有效叙事。

注释:

[1]白慧怡,《世界是个博览会:关于艺博会、双年展和巨型展览的思考》,艺术界LEAP,2015年第1期。

1.白慧怡,《世界是个博览会:关于艺博会、双年展和巨型展览的思考》,艺术界LEAP,2015年第1期。

2.黄专,《差异性共存:亚太地区当代艺术的新现实》,《艺术世界中的思想与行动》,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3.皮埃尔・布尔迪厄,汉斯哈克 著,桂裕芳 译,《自由交流》,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

展览名称:2017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

展览时间:2017年3月23日-3月25日

展览地点: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常玉作品

山崎鹤子作品 摄影:李一白

2017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

1.《红色包裹》 克里斯托 塑化防水油布、绳索 1968年

2. 亚历山大・考尔德作品 摄影:李一白

3. 展览现场 摄影:李一白

4.《深蓝的海》 黎光定 2017年 摄影:李一白

5. 展览现场 摄影:李一白

2017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

1.《小天使》迈克尔・帕克怀 2015-2016年

2. 德萨画廊展位

3.《红竹房子》 拉希德・阿瑞安 2017年

4. teamLab作品

猜你喜欢

艺博会巴塞尔画廊
艺博会“围城”背后的城市战术
艺博会观察
巴塞尔表展2017初选
巴塞尔Parterre One多功能休闲空间
画廊
《巴塞尔姆的60个故事》
画廊
画廊
巴塞尔:莱茵河畔的博物馆之城
第14届广州艺博会多措施吸引高端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