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认知三步曲:眼看→心看→新看
2017-05-14杨淑雅
杨淑雅
开学不久,根据教育局教研室活动安排,我们历史学科进行了这学期的第一次骨干带徒集体活动。我作为徒弟代表之一,有幸上了一堂展示课。课题是《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课程标准的要求是: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据此,我进行了这样的教学设计:
第一步——起航:播放《甲午风云》中邓世昌牺牲的视频片段,引出为实现民族解放、人民幸福和祖国统一富强而英勇献身和毕生奋斗的先烈先辈们,然后带领学生乘“世昌号”作一次寻访中国近代民族英雄的旅程。
第二步——航行中:根据中国军民抗争形势图,走访四个站点:(1)广州之行——寻访鸦片战争抗英英雄;(2)海上之行——寻访海上抗日民族英雄;(3)台湾之行——寻访台湾抗日民族斗士;(4)山东之行——寻访19世纪末的英雄队伍。每个站点通过丰富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展示(读诗解史)来使学生从中感受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精神,以实现教学目标。
第三步——归航:以小组为单位,给四种人写赞美词或者诗:第一小组:三元里人民;第二小组:黄海勇士;第三小组:台湾人民;第四小组:义和团战士。
第四步——重新起航:出示国庆阅兵训练图片,进一步振奋、激发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
课上好后,各位师傅和教研员祝老师进行了点评。余姚中学的金老师没有一一点评,但谈了她自己的一点设想。她觉得整节课的基调不应该仅仅是突出“英勇”,还应该有“悲”,是“悲壮”。祝老师的点评更直接,她觉得这一设计更像上给初中生而不是高中生,新时代下怎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才是有效的。
课上了回来,沮丧过后,自己也做了冷静的思考。这节课我最初定的基调就是爱国主义,所以找了比较多的资料(包括音像、文字、图片)来渲染这一主题(为此还特意跳过了黄海海战、义和团运动失败原因的分析),再通过“世昌号”寻访中国近代民族英雄的旅程把整个设计串起来,自以为是比较完满的。金老师和祝老师的点评中都反映了教学深度、立意这个问题。事后想想,我的设计只有“爱国主义”这个表象的“形”,却没有最重要的、内在的“魂”。寻访过程中每个站点都是“读诗解史”这一设计,虽然整齐,但也略显单一。“归航”中以小组为单位,给四种人写赞美词或者诗,这一预想的“激情点”的设计,学生虽然也动了,但由于没有有效的指引,也成了放羊式的拙劣表演。这让我警醒:平时要常怀积累之心、向学之心,促进自己教学视野的开阔。
本来事情到这里告一段落了,但国庆期间,我在翻阅《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时,看到的一篇文章给了我新的思考。这篇文章题目是《从课例看历史认知意义的建构过程》,作者王晓荣老师把历史学习过程归结为从“眼看”到“心看”再到“新看”的过程。“眼看”主要是指学生通过知觉、言语、行为等获得感知信息。“心看”是指通过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对信息进行处理加工以建构新的认知。“新看”则是指推翻对某一认知对象的前期认知,重新建构认知意义。从“眼看”到“心看”再到“新看”,实质上是从信息提取到思维加工以建构认知,直至重新建构认知意义的过程。其中,从“眼看”到“心看”是认知意义的一般获得过程,从“心看”到“新看”是认知意义的深度挖掘过程。看到这里,回想起祝老师和金老师的点评,我豁然开朗。原来我的设计正是缺失了这种从“心看”到“新看”的过程,缺失了历史认知意义的深度挖掘过程。据此,我对原来的教学设计进行了调整,主要是第三步——归航:
请学生总结上述斗争的共同特点是什么(经过前面两步,学生充分感知了信息的基础上通过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对信息进行处理加工以建构新的认知,实现从“眼看”到“心看”的过程)。再请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些斗争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最终都没有彻底胜利(补充甲午战争时中日两国最高领导人的不同表现及义和团的揭帖等资料,帮助学生得出原因:清政府的腐败、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教师做点睛之笔: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光有一腔热血不行,怎样斗争,怎样有效斗争?到底什么是爱国主义,我们该如何爱国?
尼采说,“伟大”的含义在于指明方向。奥地利的茨威格说:“如果说历史应当有点儿什么意义,其意义就应当在于使我们认识错误,克服错误。”这也给我们的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能仅仅满足于教学目标的完成,要有更开阔的历史视野和正确的历史导向。故事和细节固然是重要的,方法固然是重要的,但从根本上讲,视野和导向更为重要。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能仅依据教科书中的表述来讲授,也不能死抠课程标准中的内容要求,还应从学术与教育的角度,从社会的需要和学生的发展出发,尽可能地向学生传递真实的历史,引发学生的共鸣和反思,更好地实现从“心看”到“新看”这个认知意义的深度挖掘过程。
平时常常教育学生要不怕犯错,经历了这堂公开课后才发觉自己其实比学生更怕犯错。但教室是允许出错的地方。正視自己的探索之误,借错以自悟自省自新,我们才能走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