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学生阅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信息化教学策略
2017-05-14陈莹
陈莹
摘 要:学生的阅读状况与其专业成长有着密切的关系。调查显示目前中学生的阅读时间偏少,阅读量偏低;学生阅读缺乏的主要原因是缺少时间和阅读氛围。着力从当前中学生阅读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教材分析,利用教育信息化的阅读教学策略加以解读。
关键词:中学生;阅读;信息化;策略
学生阅读具有其专业价值。现在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比例越来越少,有的学生甚至除课本之外基本不读书,就连课外辅导性的书籍也读不了几本,更谈不上博览群书。基于以上情况,我们开展了本次研究,以期了解中学生的真实阅读情况,为提升学生阅读水平提供对策与建议。
一、中学生阅读现状
1.阅读时间偏少,阅读量偏低
据调查发现,五分之二以上的中学生每天的读书时间在1小时之内,近90%的中学生每天用于读书的时间在2小时之内,只有极少数的中学生每天会拿出两个小时或更多的时间读书;53.3%的学生每年平均读四本书以上,19.1%的学生每年平均才读一、两本书。以一个学生平均每年读十本书为基本标准,衡量其阅读量大小,结果有一半多的中学生认为这个阅读量很大,只有22.6%的学生认为阅读量不大。中学生阅读時间偏少,阅读量偏低,学生的读书现状着实让人担忧。
2.学生阅读目的不正确,缺乏阅读计划
从调查问卷的数据中发现,42%的中学生没有阅读计划。同时还发现他们的阅读目的不明确,这样的结果会对学生以后的就业发展以及整体素质的提高有很大的影响。
3.阅读种类偏少,阅读效果不明显
调查了解学生读过的教育名著情况,只有少数学生填写具体书籍,甚至有少数学生把《课外阅读》《中学生阅读》当作教育名著,甚至有的学生填写从未读过的书。调查显示,虽然有52.9%的学生说会经常阅读科学类书籍,82.3%的学生说会经常阅读文史类书籍,但学生的阅读种类偏少,阅读效果不明显。
4.阅读观念陈旧,没有良好的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
调查发现,学生没有正确的阅读观念,阅读内容局限于教学参考、本学科知识、教育教学案例等实用性图书,而没有博览群书,集众家之长,取百家之魂,真正提升素质,在自我提高的同时,让自己从中受益。学生本是读书之人,但并非所有的学生都会读书。大部分学生存在着不良的阅读习惯。
二、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分析
在分析阅读量过少的原因时,63%的学生认为是没有时间,其次的原因是缺少阅读氛围、没兴趣以及无书可读。调查发现60%的学生只用闲暇时间的五分之一以下的时间看书,而只有5.9%的学生会拿出二分之一以上的闲暇时间读书,原因是有些学生确实没有时间读书,白天上课,课间是户外活动,晚上还有作业,晚自习时间会去图书馆,周六日会抽取一点时间来阅读。当然也有些学生是有时间读书,但却没有合理地利用自己的时间,而是把时间放在其他休闲活动上。当然除了以上原因,影响学生阅读的因素还与阅读结构不合理、阅读面过于狭窄、阅读品位不高、阅读动机和自觉意识缺乏等学生的内在因素有关。
三、对策与建议
当今是一个互联网时代,人们的生活习惯已经完全依附于互联网,所以我们的阅读教学也要紧跟时代的发展,利用好互联网这一工具,着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从根本上改变阅读方式,改善阅读习惯。当前人们的阅读方式趋向多样化,纸质阅读与电子阅读并存。阅读(读书)从本质上说,是为了获取知识,获取信息,从这一点上来说,手机阅读与电子书阅读也具有相同的功能。但是深层次的阅读带给我们的是思维力的提升,在这一点上,手机阅读与电子书阅读相形见绌。学生的阅读方式可以纸质阅读与电子阅读相结合,充分利用纸质书刊和手机、电脑网络资源,达成自己的阅读目标。
1.微课阅读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阅读量过大,学生不一定对整本书都感兴趣,学生可能对某篇文章或者某本书的某个点、某个情节、某个人物感兴趣,那么我们可以利用制作微课的教学方式进行引导阅读。微课不一定要对整本书或者整个教学内容进行演示,只需针对某个点进行扩大化、延伸化、形象化,这样带给学生的影响力会非常大,而且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刻、具体地了解某一特定的知识点,简单、方便、快捷。如果后续的教学都能采用微课这一形式,把整个教学计划都用微课呈现出来,这样达到一个标准化、系统化、流程化的教学模式,可以极大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2.翻转式双向阅读
教育信息化下初中生语文阅读习惯的培养必须通过计算机的交互性来实现双向教学。信息化课堂中的学生始终要处于主体地位,教师的教学行为必须能引导学生主动阅读、主动探索、积极思考,所以要求教师在深入研究学生的特点、心理状况、发展潜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树立较强的学生主体意识,合理地控制教学行为。借助多媒体教室进行阅读教学,就是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主动求知的最好方式之一。学生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查阅资料、发布信息、提出问题,这时的教师只是起到引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他们会主动去阅读各种适合他们的电子资料。网络不但提供了搜集资料的工具,而且也方便了信息交流,如电子邮件、聊天室、BBS(论坛)、网络、博客、微博、微信的留言板等等。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都可以进行多种形式的信息交流,学生的自主阅读、创新阅读的能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
3.视听结合,突破阅读难关
阅读教学的实践证明,阅读的重点和难点可以借助信息化进行突出和突破。因为信息化能使较复杂、难理解的内容变得直观、浅显,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如介绍物候知识的说明文《大自然语言》,仅凭学生阅读和教师讲解,难以把握“物候”这个抽象的概念。在自制的信息化课件中,开篇是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美景图片,并伴以优美的音乐。由学生用优美的语言加以描述。借助优美的语言、形象的画面,教师用浅显的语言点明深刻的道理:一年有四季,四季景不同,这就是物候。又如作品中涉及的环境、方位以及某些十分陌生而又相当重要的事物,单凭想象有时难以理解到位,倘若借助信息化,教学效果会大有改观。利用信息化进行教学,不但突破了难点,而且大大节省了讲解、启发的教学时间。同时学生学得也轻松愉快,印象深刻。
4.网络电子书库的建立
现在学生习惯于在网络上进行阅读,无论是电脑、手机、平板电脑,大家都习惯于这种方便、快捷的阅读形式,所以信息化的阅读习惯要根据大趋势来进行培养。目前网络上有各式各样的电子书库,书库里的电子书不一定都适合初中生阅读,要想甄选和把控这一关,难度很大,那么怎么办?我们可以建立属于自己的电子文库。把适合初中生年龄段阅读的课外阅读材料、中外名著、文史百科等电子书进行列表、汇总、下载、整理,然后搭建自己内部的电子书阅读局域网,或者建立学生的微信群、微博等网络端口,供学生阅读,这样既能保证阅读文本的健康性,又符合学生的阅读习惯;同时,如果好的文章也可以上传,这样就完全建立起一套属于自己的互动平台,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育信息化下初中生语文阅读习惯的培养,要从多方面进行着手,网络更新速度很快,所以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也跟着趋势在不断变化。未来的阅读离不开信息化,信息技术广泛吸取了各类艺术手段的长处(如绘画的形象特点、音乐的节奏特点、电影电视善于表现过程的特点等),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知识的表现形式,深入到了人之所想、情之所至的一切领域。信息技术开辟了学生语文阅读教学的崭新局面,在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