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古诗词复习效率的策略
2017-05-14孙善红
孙善红
摘 要:体现了“以学生为本”“把课堂还给学生”的理念,提出通过课前自学、课上汇报的教学模式,分类整理、口诀记忆等方法开展古诗词复习课,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记忆,拓宽古诗词复习课的内容,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古诗词复习;课前自学;课上汇报;分类整理;口诀记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依据这一理念,我在九年级古诗词总复习时,改变了以往以“教师讲、学生练”为主的复习方法,而是采用课前自学、课上汇报的方式,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又拓宽了古诗词复习课的内容,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所谓课前自学就是让学生课前先自主复习。课前自学先要进行“分类整理”。所谓分类整理,就是把古诗词中具有相同主题、相同要素、相同特点的古诗词放在一起进行复习。例如,古诗词中的怀乡、爱国情怀、春天、小“燕”、大“雁”、哲理、通假字等等。分类整理有利于学生进行横向的比较与联系,可以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诗词内容。进行分类整理的时候可让学生适当拓展考试范围之外的诗词,这样既可培养学生多读多积累的好习惯,同时还能使学生在平时的积累中慢慢形成文化的积淀,提高文学素养。
需要注意的是课前整理的实施者是学生。老师只给主题和具体的任务去指导学生从哪些方面复习,所涉及的诗词由学生自行整理,这样学生有了深入动脑思考的过程,记忆的效果要比教师硬灌进去的效果好得多。
古诗词中常有易混淆的字,例如,通假字和同音字,给学生的默写带来了一定的困扰。为了使学生能将中考范围内带有通假字和同音字的古诗词掌握得更牢固一些,可给学生编一些口诀(顺口溜),例如“古诗中的通假字”口诀为:“曾见燕直羞”,这五个字分别出自“荡胸生层(曾)云”“何时眼前突兀见(现)此屋”“塞上燕(胭)脂凝夜紫”“玉盘珍羞(馐)直(值)万钱”。我把它俗译为“曾经看见一只小燕子一直很害羞”既通俗又易记。又例如 “古诗中的小燕子”口诀为“燕然两地假燕换(浣)钱” “燕然两地”指“都护在燕然”和“燕然未勒归无计”两句中的两个地名,“假燕”指《雁然太守行》中“塞上燕脂凝夜紫”的通假字“燕”,“换(浣)”指《浣溪沙》,此诗中有 “似曾相识燕归来”;“钱”指《钱塘湖春行》此诗中有“谁家新燕啄春泥”……通过口诀,学生加深了印象,在默写这些带有通假字或同音字等易混淆的诗句时就不会再写错字了。
课上汇报就是将课堂让位给学生,由学生汇报课前自学的情况。课上汇报的内容主要包括对诗词的理解、赏析和运用。
对于诗词的理解,重在引导学生能结合自身经历有个性的理解,切不可将老师的或书本的理解强加给学生。
赏析古诗词要教给学生赏析的方法,我总结了以下几种主要方法:
一、品味富于表现力的字
古诗词语言简洁凝练,许多富有表现力的字真可谓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例如《次北固山下》“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一句中“平”“阔”“正”“顺”;《钱塘湖春行》中“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的“几”“早”“谁”“新”等等。
二、探究运用典故的妙处
古诗词往往运用一些典故丰富诗词的内涵,也使作者的情感顯得含蓄而深沉。例如《行路难》李白用“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一句选取姜太公与伊尹的典故,表达了自己渴望获得当今圣上的赏识,从而实现自己人生理想的愿望;《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运用三国曹魏末年,向秀为追念朋友嵇康所作《思旧赋》和相传晋人王质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世变迁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无限怀念。还有《渔家傲·秋思》《江城子·密州出猎》等诗中均用了典故。
三、体会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古诗词中,因形象性与抒情性的需要,常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其中最主要的是比喻、起兴、拟人、对偶、夸张等,把握了这些手法的表达效果,就能更好地体会诗词的形象,领悟作者的感情。
例如《春望》一诗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句运用了拟人化手法(或者说是移情于物的手法);《行路难》一诗中“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运用了象征手法;《观沧海》中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使至塞上》中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赤壁》中运用了起兴的手法等等。
古诗词是中华灿烂文化中的瑰宝,我们教师是传承中华文化最重要的纽带,因而我们的任务不只在“授之以鱼”,更重要的是“授之以渔”,让中华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
参考文献:
[1]杨宏,谢志勇.初三语文复习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铜仁学院学报,2015(5):137-140.
[2]丁宏兵.怎样解答古诗词中的表现手法类题型[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下旬),2013(2):52.
[3]张艳.初三语文复习课的有效策略举隅[J].中学时代,2014(14):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