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运用提问促进高中历史教学的方法与途径
2017-05-14吴莉
吴莉
摘 要:在课堂教学中,提问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实现科学的提问,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有效活跃学生的思维,并让学生在解决和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得到知识的巩固、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高中历史;开放性;对比性;现实性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高中历史教师应当转变传统教学模式,通过科学、多元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效率的真正提高。在这个过程中,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并对师生进行情感交流也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高中历史教学提问的重要意义
高中生由于年龄的增长和经验、阅历的不断积累,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明显的提升,所以,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及思维独创性也在逐渐趋于成熟,从而开始尝试运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
对此,高中历史教师运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提问,可以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让他们在怀疑中主动进行问题的思考、分析和解决,进而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实现知识的巩固及历史综合能力的提高。
二、高中历史教师课堂提问的设计和提问分类
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下,高中历史教师大多只是按照教材的既定内容进行问题的设计和提问,并让学生在问题所构建的线索中不断地对知识进行探究。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教师的提问设计不能再单纯地局限于课本知识,还应结合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兴趣爱好进行多元化的提问,从而切实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1.知识性提问
这类问题一般紧扣课本内容,大多浅显和简单,可以让学生在回答问题中得到知识的有效巩固,通过正确回答实现自信心的树立。一般而言,知识性提问可以分为两个类型:
(1)直接性提问
这种提问开门见山,并且非常容易理解和回答。比如“辛亥革命爆发的标志是什么?”“罗斯福新政的具体举措有哪些?”教师利用这样的提问可以有效地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且对于基础知识的巩固也有着很好的作用。
(2)归纳性提问
这种提问往往需要站在事件或历史阶段的全局高度进行整理和归纳加以解决,让学生实现知识的系统掌握。这种提问一般在教师进行专项复习时使用,可以有效地让学生进行知识的自我检查,使其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例如“国共进行过哪几次合作?都取得了怎样的成果?”“三次工业革命的发生给世界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2.開放性提问
这类问题的设计和提问,要求学生在对知识整体掌握和驾驭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和回答,从而有效促进他们发散思维能力的提升。这类问题要求教师在进行提问设计时必须对历史有全局性的灵活掌握,进而实现有效提问的设计。笔者认为,开放性提问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1)递进性提问
实现提问的递进,需要教师通过事件和史实的前因后果,让学生在由浅入深的探究中揭示历史本质,实现知识的熟练掌握。例如,在讲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时,教师可以询问:“二战发生的原因是什么?”“二战的全面爆发使世界上哪些国家加入了战争?”“在同盟国的反抗中,各个国家是通过怎样的方式来抗击轴心国的?取得了怎样的结果?”这样层层递进的提问可以引导学生的思维不断深入,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二战知识有全面的掌握,不仅实现了知识的巩固,也有效地理解了教学重难点内容。
(2)对比性提问
一般而言,教师把相似或相反的史实进行对比,可以让学生在寻找历史异同的过程中掌握历史的本质特征,从而实现知识的认知和升华。比如“鸦片战争后中国开放通商口岸和当今中国改革开放政策都是中国的对外开放,可是我们为何在评价上却持着截然相反的态度?”“同样面对大危机,美国和日本为何会走上截然相反的道路?”学生在这些提问中必须清晰地辨别容易混淆的概念,从而做好有效的对比,通过了解事件本质解决问题。这对于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和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
(3)现实性提问
由于历史事件距离今天比较久远,学生在理解时可能存在困难,对此,教师可以结合当今世界的新闻与热点,让学生在耳熟能详的事件中加强知识的联系,继而通过知识的迁移解决问题。比如“当今,依旧有少数国家对中国心怀不轨。日本右翼势力的抬头、南海仲裁案的审判都是对中国领土和安全的极大挑衅。请大家结合史实,说一说自己的想法。”由于这些内容都是最新的时事热点,很容易引发学生的能力迁移和知识联想,让学生在解决和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巩固,更实现了知识的学以致用,有效提高学生的历史综合素养。
总之,运用提问提升高中历史教学效率的方法不一而足。教师应当充分结合学生的能力和教学的内容,设计多元化的课堂提问,让学生在不同类型的问题中增强历史学习热情,进而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实现高效的高中历史教学。
参考文献:
[1]张松华.高中历史提问的有效策略[J].成才之路,2009(35).
[2]蔡鸣.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策略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