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安全理念,建设安全校园
2017-05-14王晓辉
王晓辉
摘 要:安全,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所有有关人的活动它首先要保障的是人的安全。尊重生命,敬畏生命,万物才能得以繁衍生息,延绵不绝。学校作为教育机构,不仅承载着培育下一代的责任,同时肩负着保障生命安全的重要使命。2015年3月26日全国学校安全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会上教育部部长指出我们的学校安全工作正面临着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学校安全意识淡薄、学校监管有盲区等问题,校园安全工作形势很严峻,学校安全工作是当前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校园安全;强化管理;指导思想
多年来,我积极探索新形式下学校安全管理的新办法,提倡以思想重视,预防为主、措施得力为宗旨,着力突出安全工作的严肃、细致、实效、持续性等方面的特点,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提倡科学发展观,力求在具体工作中求真务实,努力进取,一手抓制度建设,一手抓思想建设。近年来,这几项工作指导方针成效显著,在我的不懈努力下,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经过多年的努力实践,勤于学习,勇于思考,我总结出我在学校安全工作方面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学校安全工作指导思想
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提倡科学发展观,力求在具体工作中求真务实,努力进取,一手抓制度建设,一手抓思想建设。我觉得,思想意识是具体行动的指导,没有正确的思想意识指导,再努力地工作也可能变成蛮干,盲目地干,而有了正确的思想指导,办事就会科学合理,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二、狠抓落实
工作制度再完善,工作方法再科学,如果不落到实处,也等于没有。在我多年的具体工作经验之中,无论是教学工作还是具体的日常工作,都必须要把工作制度和工作理念落到实处,这也是我这几年在实际工作和学习之中摸索出来的经验。
三、学校安全工作准则
用如履薄冰的心态对待学校安全工作;用一丝不苟的态度对待学校安全工作。安全无小事,尤其是校园安全,牵涉到家庭的幸福、社会的安定。多年以来,我一直把安全工作视为肩上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一份光荣而艰巨的使命。所以,对于安全工作,我一向亲力亲为,力求制度落实,经验共享。
四、加强学校安全硬件建设
安全设施建设上,要舍得投入,比如,我校在校园内的重点部位都安装了先进、高清的视频监控系统,监控系统与市公安系统实时联网,实时监控校园安全,同时在重点部位安装了红外线报警系统,做到了防患于未然,事件发生及早发现、及时处理。做到安全隐患早通知,事件发生早报告。教学楼各个角落放置灭火器,各个楼层疏散通道安装了疏散指示标志,均指向正确的安全出口,墙壁高处安装了应急指示灯,紧急状态下能够提供安全
照明。
五、完善安全制度,打造高效安全队伍
1.制度是工作的指导,在已有的安全制度上,结合多年安全工作具体经验,参考安全工作近年来学习心得,我把学校的安全制度作了进一步完善,并制定了各级各类安全工作预案、各级各类应急预案。
2.校园安保制度明确:安全工作要求值班室24小时不能空岗,值班人员手机必须保持畅通。校园内的消防器材能够经常检查,做到器材能用,人员会用,用得及时。
3.在教学楼班级、每个楼层均明确标示疏散示意图,每月定期开展消防安全疏散自救逃生演练,演练前,详细讲解逃生知识,演练中,熟悉逃生路径和逃生方法,演练后,使学生做到对安全逃生方法心中有数,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事故面前临危不惧,成功逃生。
4.对社会非法接送学生车辆,联合交通、公安对其进行查处劝阻,让学生远离黑车,保障学生的交通安全。
5.对学校的各项基础设施,例如体育器械定时检查维护,杜绝安全隐患。
六、活动宣传促安全
以开展活动促进学生的安全习惯养成,以安全为主线贯穿整个活动过程。
1.法定安全节日,学校以倡议书、海报、宣传栏、校园站广播、手抄报、黑板报、班会等形式广泛开展各类安全教育,每学期开展安全教育宣传月活动。活动过程细化,反馈查找问题,提效增质。提出“学校安全隐患我排查,家庭安全问题我发现”的口号,对学生的安全意识进一步强化。
2.针对班级,学校每周一有面向班主任的例会,使班级安全教育常抓不懈。每周上定期上一节安全教育课,针对交通安全、饮食安全、用电安全、防火防震安全、管制刀具、校园欺凌等安全问题对学生进行教育。
3.实时监控学校体育课、实验课、课外实践活动,确保课堂活动安全。
校园安全管理是一个经验借鉴、检查整改、完善提高的自我内化与建设的过程,需要强化安全意识,需要转变安全观念,更需要增强校园安全管理者的行动力。健康的、发展的才是安全的,今后,我们将采取更有效的方式方法,保安全,抓健康,促发展,创新学校安全管理模式,促进我校安全管理工作可持续发展,建设平安、和谐、健康、文明的校园。
参考文献:
[1]馮瑞银,赵福江,李建红,等.高校视域下的学生人身安全保障现状与对策[J].科技视界,2014(17).
[2]夏彩亮,陈冬林.浅谈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安全管理工作[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