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2017-05-14覃海锋
覃海锋
摘 要:初中思想品德课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初中思想品德高效课堂有利于全面提高初中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道德修养水平,为初中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思想品德课是塑造学生美好心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阵地。它以社会生活为基础,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综合课程。其宗旨是通过对学生生活的引导,发展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使其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德的人。鉴于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重要性,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打造初中思想品德高效课堂,为课堂注入活力。教师应充分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发展学生,让学生乐学、会学、学会,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素养的全面发展。构建初中思想品德高效课堂的具体策略如下:
一、有效导入,激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有效的导入环节是一堂课成功的基础和关键。良好的课程导入能在课程开始成功抓住学生的眼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使学生的思路一直跟着教师走,提高教学效率。常见的导入方法有开门见山导入法、温故知新导入法、巧设疑问导入法、时政导入法。
1.开门见山导入法
对于一些简单的且与已学知识点联系不大的内容,教师可以采用开门见山导入法直接导入新课程。教师在课程开始就明确告知学生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
2.温故知新导入法
对于和已学知识有密切联系的内容,教师可以采用温故知新导入法。这种导入方法不仅能帮助学生复习已学的思想品德知识,还能自然导入新课。需要注意的是,采用温故知新导入法,教师应找好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点和切入点,避免生搬硬套。
3.巧设疑问导入法
对于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教师可以由易到难,巧设疑问,层层深入,引导学生跟随教师设置的问题,动脑思考,逐步导入新课。这种导入方法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紧跟教师思路,层层探究问题,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助于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率。
4.时政导入法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往往同国际或国内发生的重大时事热点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适时借助或选取一些热点问题导入课程,使原本枯燥的知识变为可读性较强、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的知识。借助时事热点导入新课,能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启发他们的创新精神,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提高其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
二、创设情境,加深理解
在教学中,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学情设置特定的情境,有助于学生对知识形成一个感性的认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内化,优化教学效果。常见的创设情境的方法有:创设直观的教学情境、创设生活情境、创设故事情境。
1.创设直观的教学情境
信息技术的进步带动了教育的信息化,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更好地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获取更多的知识。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与思想品德课程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使教学内容直观形象。教师还可以将教学重点制作成教学案例,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法进行学习思考。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课堂案例谈一谈自己接触到的案例,以便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提升教学效率。另外,教师要分层次展现教学难点,让学生不会感到突兀,不会遇到难以跨越的思维障碍,从而轻松突破教学难点。当学生高效完成学习任务的时候,教师可以适当运用多媒体课件拓宽教学广度和深度,让学生学以致用,提升技能。
2.创设生活情境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紧密。教师可以选取学生熟悉的案例,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形成一个感性的认识,引起学生的共鸣,拉近学生和思想品德课的距离,避免学生对新知识产生抵触心理,增强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
3.创设故事情境
思想品德课程是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的主阵地,通过创设故事情境,能使学生受到故事中主人公精神品质的感染,以故事中的主人公为榜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回顾五千年华夏文明史,我国从来就不缺少名人故事。教师可在课前认真搜集符合本课价值观的名人故事,找准故事中人物精神和本课教学内容的联系点。引导学生在故事中寻找榜样,使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中,设身处地感受故事中人物的人格魅力,帮助学生净化心靈,升华品质,高效达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三、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是让学生成长的课堂,教师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能够得到灵魂上的触动。在课堂环节的设置上,教师要真正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在每一个环节中都能够高效思考,积极交流。而传统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模式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学生扮演的只是听众的角色,师生间的互动少,学生的参与度低,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低,上课不注意听讲,教学效率低。为了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中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自主合作探究,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还原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提高教学效率。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课前对学生在新的教学内容中将会遇到的各种教学问题进行预设,并认真思考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才能引发学生最有效的思考。在课堂上,教师要不断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适时指导,实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高效课堂的创建依赖于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课堂上主动探究,积极思考,如果思想品德课堂始终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很容易造成学生的思维疲倦,降低学习效率。教师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模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分组时,教师应结合学生的水平、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进行分组。这样分组可以使各小组的实力相当,在竞赛时能做到势均力敌,体现了教育的公正公平。每一个小组都有各自的学习任务,而这些学习任务也会在小组长的安排以及学生的积极参与中落实到每一个学生身上。学生在课堂上不得不行动起来,不得不参与课堂上每一个教学问题的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意识被激发,自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增强。小组合作讨论有助于营造活泼热闹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中获取知识。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密切观察,对于学生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和争执不下的疑难问题,教师要及时抓住学生渴求知识的心理,对这些问题分类总结,详细讲解,答疑解惑,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
掌握。
总之,教师通过设置有效的导入环节,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有助于学生快速掌握知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素养的全面提高,有助于高效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
参考文献:
[1]田军磊.浅议如何打造高效初中思想品德课堂[J].学周刊,2015.
[2]杜琼.初中思想品德高效课堂课型初探[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