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课堂,拓展教学

2017-05-14余珊珊

新课程·中学 2017年3期
关键词:变式答题试卷

余珊珊

在高三的教学中,几乎每天都要讲评地理试卷,试卷讲评课是高三的一种常规课。它是师生教学双方“反馈—矫正”的过程。只有试卷讲评工作做好了,才能真正发挥考试的应有作用,即用考试结果诊断教学,改进教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所以提高试卷讲评有效性是我们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以下根据本人多年高三教学经验,就此议题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和意见。

一、科学命题是前提

拥有高质量的题目是一堂讲评课取得成功的必要前提。命题是发挥考试功能的关键环节,也是检查学情的重要渠道,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命题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和实力。

研究高考考试大纲与考试说明对学科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制定命题的双向细目表,明确每次考试的知识和能力要求,做到目标明确。老师在精编题目时要跳出以前广东卷的试题模式,选取课标卷真题或者课标Ⅰ卷省份的高质量模拟题。比如选择题,要尽量多选串联式的题目,问答题要注意多选适合训练学生综合能力的问答题。但是不管怎么选题,都要依据考纲和课标的要求,试题的难度应适中,不能一味地追求找难题,要以“能达到一定能力的训练”“有一定的思维锻炼”“紧密结合现实生活”的试题为主,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素养立意”转变。

二、找准问题是方向

每次考试结束,学生都强烈期待了解自己的答题结果。因此,教师要及时阅卷,并完成考试情况的统计、比较和访谈工作。一方面及时将信息反馈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形成深刻印象;另一方面教师要通过阅卷,及时掌握学生的情况,尤其是试卷反映出来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分类整理,针对答题中暴露出的共性和个性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点评。

比如,刚过完暑假,进入高三初期的学生在知识基础、答题规范等方面都不能及时跟上,在高三第一次周测中暴露出很多典型的问题。我通过批阅和分析试卷,归纳出学生的问题主要有:基础知识遗忘严重;知识整合度不高,答题思维狭窄;答题缺乏规范,少数学生审题出现方向性错误等。最普遍的问题是简单堆砌知识要点,获取解读地理图文表材料信息的能力差,不能获取有效的答题信息作答。于是,我引导学生有效分析材料,做到“理”与“材”的有效结合,提高学生分析和阐述事物的能力作为讲评的重点,采用学生阅读、思考、表述、互评以及教师点拨等形式,使学生在课堂中真正体会地理试题信息呈現的各种特点,多角度挖掘材料的显性和隐形信息进行作答,从而提升能力。问题是讲评课的支撑点,针对问题提出明确的讲评目标,避免了讲评课无重点、无针对性、面面俱到、逐题讲评、浪费时间、平淡乏味等问题。

三、智慧讲评是关键

1.统计反馈重点突出

(1)对答题信息进行有效统计。认真统计和分析学生的答题情况,既要从平均分、合格率、高分率、低分率、各分数段的人数分布等方面对所要讲评习题进行宏观分析,又要从每道题的得分率、错误情况等角度进行微观分析,做到心中有“数”。不同题型统计的侧重点要有所区别,例如选择题,要统计错误率,明确哪些题错误的人数最多以及错误选项的情况,哪些题错误人数较少或者没有人错误;对于主观题,要统计得分率与分数分布,了解答案“采点”情况。根据数据分析反馈,错误多的重点讲,错误少的略讲或不讲,重点突出,详略分明。

(2)对错误进行归因分析。要反思为什么会错、错在哪里,这样在教学中才能有的放矢。可以按知识点归类,把试卷上的错误相同或相近知识点的题目归在一起讲评;也可按解题方法归类,把设计统一解题方法、技巧的试题归类进行分析。既要从教师角度归因分析,又要顺着学生的思路追寻原因。一般而言,对于错误率较低的题,我们可归因于部分学生听课的效率不高、课后没有对教材进行有效复习、个体的能力差异等,可通过引导学生主观努力或者课后个别辅导加以解决;对于错误率较高的部分,教师要反思自己,是教学存在瑕疵、知识点讲解不到位,还是某些题型的解题思路未讲清楚,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完善提高。

2.重视答案生成过程的思路和方法总结

评讲习题,要讲到学生的疑难点上,讲到知识的关键点上,讲到题目的失分点上,讲到考纲的赋分点上。注意题目的深挖、广联,一题多变,多题归一,答案的形成过程要着重分析,这样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反思,在反思中不断进步。

3.追溯根源构建体系,挖掘共性

引导学生回归教材,追根溯源。习题编制的角度灵活多样,但考查知识点总是在有限的考纲之中。我们要把课外问题课内化,引导学生找出习题所考查的知识点,使其与知识点、原理对号入座,多角度、多层次地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同时,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拓展,以点带面,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试卷讲解过程中要注重知识体系的构建。

平时,我们的学生在做选择题时不知道运用哪个地理原理或者规律,无从下手;主观题答题漏洞百出,顾东忘西。这是因为没能从整体上把握地理主干知识框架及知识网络不完善导致的。完整构建知识体系,可以帮助学生从多个方向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切入点,从而大大提高复习效率。如,在讲解“地表形态的构造”相关题目时,我是用知识树思维导图来整理并区分地质作用、地质构造、构造地貌等几个极易混淆的概念的。及时给学生理清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这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对知识点进行构网整理。可以通过列表的形式总结,也可以构建网络结构的形式,不管是哪一种形式,都要注重分析知识的纵向联系、横向联系或者因果关系,这样就可以达到将零碎的知识系统化,混乱的思维条理化。这种讲解法对于应付全国卷串联式的考查和纵深考查都是有一定帮助的。

四、变式训练见成效

前几个阶段的讲评效果如何,需要接受时间的检验。这个实践,就是教师根据试卷中的典型问题编制的变式训练,这是高效讲评的生长点。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变式训练题目,既可以了解讲评的效果,了解学生真正掌握的情况,又可以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讲评完试题就下课,缺乏变式训练的过程,一方面无法评估课堂的效果,另一方面也会让学生形成散乱的印象,出现“听课时都知道,过了什么也不会”的情况。

“生物地理”是近几年高考试题中出现频率较高的题目类型,例如,2013年新课标I第37题对尼罗河鲈鱼的考查,2015年新课标I卷第36题关于卤虫的考查,学生面对这种题目往往审题不准确、答题要点不全面、层次分析不清楚。基于此,在2016年佛山二模第36题的讲评中,我重点选择了(1)据马铃薯原产地的自然环境特点,分析推测其生长习性。(6分)这一设问给学生讲评,有学生从农业区位笼统作答,有学生则看图凭感觉作答,能够准确作答的学生很少。于是在讲评中,除对这个题目本身进行清晰的讲评,我还归纳了“气候因子对农业的影响”思路:

从全国各地高考题目中选取了几个类似的题目作为变式训练,例如,臧红花、玫瑰花、茶树等,让学生通过所学,分析比较作答,及时反馈教学效果,提高讲评质量。无独有偶,在去年高考(2016的新课标I卷)中,第36题(1)与江苏、浙江相比,说明横县有利于茉莉生长的气候条件。(6分)这个题目,学生在多次的变式训练中已经熟练掌握了相关的知识和技巧,解题轻而易举。

总之,试卷讲评课一定要从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心理规律出发进行精心设计,要通过讲评,切实帮助学生准确掌握和运用知识,形成能力。坚持“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使学生感到“考有所得、听有所获”,把试卷评讲课的效益、效率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宋建芳.对评课的理性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6(31).

[2]刘江萍.爱上试卷讲评课也容易[J].快乐阅读,2016(16).

猜你喜欢

变式答题试卷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一道拓广探索题的变式
聚焦正、余弦定理的变式在高考中的应用
课后习题的变式练习与拓展应用
Module5 A Trip Along the Three Gorges
Module5 Great People and Great 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
Module 4 Sandstorms in A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