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有效策略的实践研究
2017-05-14卢锦松
卢锦松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阅读简易的文言文,随着近年中考文言文占分比重的增加,文言文的教学地位被提到了较高的位置。初中语文教师应当认识到文言文的教学意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学习文言文的观念。
关键词:文言文阅读;初中;策略
近年来文言文阅读题型是中考语文必考的题型,对学生阅读文言文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在阅读能力的考查中,让学生掌握相关文言文诵读技巧。利用识别通假字、分析句子结构、文章感情色彩、重点字词标记等多样化教学手段,让学生掌握正确阅读文言文的技巧,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一、现阶段文言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教学中不难发现,教学文言文的过程是一个双痛苦的过程,学生对文言文的陌生程度如看天书,学生学得很痛苦;教师苦口婆心的教授,最后学生还是一知半解,甚至不知其解。学生逐渐对文言文产生了厌恶心理,这也影响了教师的教学热情。针对这一现象,首先,语文教师应当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发挥自身的诱导职能,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热情,帮助他们养成良好阅读文言文的习惯,进而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语文素质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语感是学生在长期阅读生涯中,对语言文字产生的一种感悟能力,拥有好的语感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关键。通篇阅读、多次诵读培养学生对文言词语、文言句式的敏锐的感受,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也是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前提,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可分三步走:
(1)随时翻看字典,遇到难懂的词语边查边理解;
(2)边阅读边思考;
(3)遇到不懂的字词及时标记。
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进行文言文阅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阅读能力、表达能力以及知行合一的能力就变得简单多了。
三、诵读节奏的划分
文言文的诵读可以仿照古诗词的诵读进行,现阶段初中古诗主要分为五绝、五律、七绝、七律等类型。五绝和五律的朗读节奏可以分为两个音节,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归园田居其三》)另外,还有“二、一、二”式的,如“夕露/沾/我衣”(同上),这样划分是因为诗句中间出现了动词,与后面的构成了动宾结构。另一种是“二、二、一”式“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这里所说的“一”主要是对前面内容的一个补充说明。
七绝和七律诗句朗读节奏可分为“二、二、三”式和“四、三”式。如“乱花/渐欲/迷人眼”(《钱塘湖春行》)“谁家/春燕/啄新泥”(同上);“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这种划分主要依据诗句意思的连贯性和成语的连读上。
文言文的诵读最普遍的是按照节奏划分,在诵读《扁鹊见蔡桓公》“扁鹊见/蔡桓公”“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按照节奏三个字划分,读起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十足,意思也很容易读懂。
诵读还可以根据句中副词、连词来进行划分。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
师表》)
在初中教材中有些文言文比较特殊,文中四字句比较多,而且句式整齐,例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描述“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等,这时应当按“二、二”式划分节奏。
四、科学背诵记忆
课本中有很多文言文是要求背诵的,大多数学生都是靠死记硬背,机械式的反复记忆,枯燥、乏味的背诵过程真是为难了学生,背过之后,隔一段时间再次提问,又忘记。如何让学生高效、快速记忆文言文,将学生的记忆周期延长,一直是语文教育者研究的话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教学中,鼓励学生将文言文中不理解的字词圈起来,用字典查阅、跟学生讨论,或者向老师求教,做到能够通篇理解文言文。背诵过程中,结合句义背诵,势必事半功倍。
2.理清词语顺序
在文言文中有好多特殊句式,包含倒装句式、定语后置、主谓倒装等等。學生刚接触这些句式的时候,由于这些句式与现代文的句式顺序不一样,学生一时无从下手。教师在解析这些特殊句式的时候,应当让学生重点标记,弄清其顺序后再背诵就简单
多了。
3.划分段落层次
背诵的时候应层次分明,有条理、有顺序地去背诵、去记忆。将文言文根据时间发生的先后顺序记忆,根据描绘景色的由远到近、由高到低的循序记忆。一步一个台阶,层层记忆,有连贯性地将文章背诵下来。
总之,文言文的阅读方式有多种多样,培养学生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语文教师应当认识到自己肩上的重任,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主,帮助学生解决文言文诵读上的困难,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助力学生中考,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华小菁.文言文拓展教学的三度[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4(35).
[2]苏丽.浅谈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