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抓好“四基”
2017-05-14杨文君
杨文君
摘 要:随着数学中考命题的题型越来越简单,教师应该改变以前的教学模式,放开偏、杂、难,取而代之的是基础,接近实际,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关键词:四基;教学模式;基本思想
当前,随着中考命题试题逐步摆脱繁、难、偏,取而代之的是点多面广,更贴近教材。我们的数学教学模式也应该紧跟中考的步伐发生改变,应当在数学教学教研中抓好学生的四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下面我就对如何抓好初中数学教学“四基”工作进行一些肤浅的探讨。
一、“四基”的内涵
什么是“四基”,要从双基谈起,初中数学教学基础很重要。但是仅有“双基”还难以培养思维型的人才,于是“四基”就在“双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了,使数学教学不只是单纯地培养做题的机器,而是让数学知识成为一个人的聚宝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二、如何抓好学生的“四基”
(一)以教材为主,主抓概念
抓概念不是背概念,是理解概念,并运用概念解题。而这种运用概念解的题就是我们所说的基础题。数学基础题是简单却很重要的一种题型。首先说它的简单性。数学基础题是以定理、公式、法则表现出来,是趋向培养所有学生的学习技能、学习兴趣和学习导向的题型。做这种题学生只要掌握了概念就易如反掌。其次说说它的重要性。基础性的题型有两种形式:一是选择填空题。在数学中考命题中,它们的分值占总分值的50%~60%。二是基础性的实际应用题,如三角函数的计算、四边形的证明,这类题的分值在中考命题中占总分值的20%。那么概念如此简单重要,为什么一般学生的基础分总是拿不全呢?我以为学生在学习数学中存在以下问题。
1.概念不清晰
概念不清晰不是指不会背概念,不理解概念,而是指在理解概念时不全面。这种不全面的理解带到解题思路中就会让学生脑海里对应出一个他自以为正确其实错误的答案。如,平分弦的直径垂直于弦,学生总把它选为正确的一个,却往往忘记了“直径除外”这句话。
2.概念混淆
有很多的概念学生当时学的时候记得很清楚,但是在学习下一个概念时,又把它们混在一起分不清了。学生用错误的定理公式去证明计算,从而导致学生“基本都会做”,但成绩不高的后果。比如,矩形的判定中,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而菱形的判定中,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学生总是搞不清楚,谁需要相等的对角线。
在实际的数学教学过程中,针对以上问题,我是这样解决的。首先针对问题1第一步,让学生理解概念,必要时让学生动手自己画草图,数形结合更加根深蒂固。第二步,让学生用理解的形式把定理、公式熟记于心。第三步,很多公式、定理中都有一个括号里的额外注明,如:a2>0(a≠0),学生往往容易忽略。为了引起学生的重视,我把它戏称为“外挂”,这一戏称加深了学生的印象。
其次就是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每当遇到容易混淆的定理、公式,我都会想办法用戏称、谐音、微故事融入这些定理公式,加深学生印象。如前面说的四边形判定的问题中,我就用一个历史故事的谐音让学生区分,“垂帘听政—垂菱听政”学生一下就记住了。再如,七年级的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时,学生总是漏乘或多乘,于是我就用一个“微故事”解决问题。我说:“(a+b+c)(d+e),a、b、c是一家三兄弟,d是吃饭,e是看书,老大a先吃饭ad,再看书ae,老二b先吃饭bd,再看书be,以此类推,每人一次才公平!”这样就再也没有漏乘多乘的现象。
经过实践教学我发现,这种方式不但解决了学生概念混淆的问题,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竟然带来了许多我意想不到的好處。
(二)力抓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的数学基本思想总是很薄弱,薄弱的数学思想不但会影响学生成绩,更会严重影响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那么如何培养他们的基本数学思想呢?我是这样做的,首先按数学能力的不同把学生划分为A、B、C、D四类。A类数学能力最强,B类较弱,以此类推。在课堂上,简单的题由的大家找条件,B类学生做分析后全班学生回家自己做;较难的题由A类学生做分析,B类学生讲解后,全班学生当堂做;难题由老师分析讲解后,B、C、D类学生当堂做,A类学生不用做,但A类学生要充当“小老师”一对一地辅导D类学生,B类学生快速做完后,一对一地辅导C类学生做。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想,而且激发了学生的个人展示能力。
以上就是我对如何抓好初中数学的“四基”的所有见解,只有抓好教学工作中学生的“四基”,才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从而让学生毫不费力地迈向一个又一个的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