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快乐学习 科学发展

2017-05-14张晓堂

新课程·中学 2017年3期
关键词:素材激励合作

张晓堂

摘 要:中学写作教学不仅要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也要注重学生写作中的情感。但有些中学语文写作教学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形式,这对于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教师可通过快乐学习、科学发展来提升中学语文作文教学水平,提高中学生写作能力。

关键词:素材;激励;合作

一、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现状

很多学生发现,语文作文比较困难,写作没有思路,作文没有创新,这是因为他们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很多中学教师会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在进行语文作文教学的时候,只会给学生布置作文题目,并给出一定的要求,学生只能被动、机械地进行写作,最终导致学生思路受限,无法完成优秀的作文。一方面,语文教师没有对学生进行有效的作文教学引导,学生没有鲜活的生活素材,所以写作的时候思路受到局限,不能激发写作灵感。另一方面,学生会把写作当作一项任务,觉得写作对他们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会有压力,为了完成而去完成,东拼西凑地完成字数,这样的作文缺乏情感色彩,没有真正抒发出学生内心的情感。此外,有些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只注重学生作文写作能力的提升,忽视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学生无法在课堂中获得愉悦的体验,这也与当前素质教育的观念有所出入。

二、改进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策略

1.从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品味快乐

学生要想在写作中获得写作素材并不能靠机械地背诵优秀语句,也不能靠单纯的模仿,采用这种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获取写作素材,完成作文,是不具备创新性的,长此以往会让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从而失去创新性和个性化,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可以让学生从生活中获取写作素材,不要仅仅局限在课堂上,要走出教室,深入生活中,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在生活点滴中积累写作素材,这样学生在实际写作中就能更加轻松,并且更有真实感,从作文中才能感受到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力,也能感受到学生的真实情感,从而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并且减少写作压力,达到快乐学习。如,让学生开展以“校园”为主题的写作时,学生比较熟悉自己的校园,但是缺乏仔细观察,写作的时候不知道如何下笔。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参观下自己熟悉的校园,观察校园中的事物,如学校的操场、学校的整体布局、学校的花草树木等,通过让学生对身边的事物进行细心观察,引导学生收集和积累写作素材,再通过观察到的事物进行写作,这样在写作中是没有压力的,并且能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从而写出真实的情感。

2.引导与激励为主,激发学生快乐创作

中学生的思维相对比较简单,也比较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不容易集中注意力,所以教师在进行语文作文教学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特征来进行作文评价,以引导和激励为主,多对学生进行表扬和赞赏,让学生能够保持良好愉悦的心情,在这样的情绪中学生就能够持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如果教师采用批评的形式,学生就会产生抵触和恐惧心理,他们就会越来越害怕写作,一旦对写作产生抵触心理,就越写不好作文,也得不到能力的提升。所以教师的激励手段很重要,特别是对于写作能力较弱的学生,其写作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教师要用引导的方式,委婉地指出问题,并且给予一定的修改意见,如果他们在作文中出现亮点要及时鼓励,提高他们的写作积极性和自信心,让他们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如,在写“未来世界”这个题材作文的时候,因为未来世界是一个未知的謎底,学生可能会展开丰富的联想,这些联想是没有对或者错的,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内容进行鼓励,鼓励他们的个性化创作,当然对于一些语病可以进行指导,如果学生不会联想,则可以进行引导。如“未来可能大家都能听懂小动物说话”“未来可能会有新的物种出现”,适当引导,给学生一定的想象空间,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保持快乐创作,投入写作中。

3.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拓展快乐写作

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如果不善于和同学合作交流,可能会遇到写作瓶颈,无法达到快乐学习的目的。教师在写作过程中要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可以采用小组学习的形式,通过小组之间的沟通,发挥小组成员的聪明才智,加强合作与交流,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在实际写作中能够融入其他学生的意见,这样写出来的作文会更加全面。而学生通过小组形式来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一方面能够梳理自己的思维,另一方面也能提升语言组织能力与沟通能力。

中学语文写作教学要注重学生的写作情感,通过引导和激励来提升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与写作自信心,并且在写作中收获乐

趣。教师要丰富教学手段,积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获取写作素材,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提升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陈勇.浅析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2014(4).

猜你喜欢

素材激励合作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
真诚激励,关爱相随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