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教学在“铁生锈的探究及其防护”中的应用
2017-05-14杨祎
杨祎
摘 要:用尝试教学的方式进行铁生锈探究的相关教学。让学生在尝试中发现问题,通过交流讨论和教师适时引导解决问题,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尝试教学;铁生锈;初中生
尝试教学是邱学华先生提出的一种教学模式,其实质是让学生在尝试中学习,在尝试中成功。尝试教学是一种有效调动初中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化学知识的手段,通过尝试学生可很明确地知道自己学习中的不足之处,提高自身的实践技能。除此之外,有些化学实验在尝试时是难以以一人之力完成的,如
此,就需要初中生组成小组进行合作探讨,进而提高初中生的合作能力。它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先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尝试去初步探究问题,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尝试情况,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它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更主动有效地学习。
“铁生锈的探究及其防护”一课与生活联系紧密,并且由于化學本来就是来源于生活实践的一门自然科学,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更应当有效结合生活实践开展实验教学,如
此,便于学生理解,更易于教师教学。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作为基础,铁生锈相关的知识点本身难度并不大,但探究铁生锈条件的实验设计中所涉及的控制变量的思想对学生有一定的思维要求。因此,本节课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用控制变量的思维分析问题以及通过合作交流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以上特点,本人采用尝试教学法,让学生通过预习书本解决一些较简单的问题:
如铁锈的颜色、铁锈的成分等,这些简单的信息都是可以通过书本了解到的。而对于铁生锈条件的探究,由于铁生锈时间较长,并且实验本身所用到的材料都是生活中常见的,因此,我选择提前先让学生按照课本所示自主尝试完成。
通过课前的自主实验以及观察,学生会对铁生锈的影响因素有初步了解,当然,初次的尝试实验会存在一些问题。因为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自主实验的时候思考问题的层次也不同。对于思维较缜密的学生,他们在实验过程中就会思考为什么书上的实验会如此设计,通过这个实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而大多数学生的思维只是停留在按书上的提示按部就班地完成实验,对于为什么要这么做并不清楚。正是因为不清楚实验意图,所以在实验过程中就会出现条件控制的不到位,从而导致实验现象与预期不符的情况。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也就是课堂教学所需要做的事情。因此,本节课教学的主要任务就分为以下几点:
首先,让学生通过小组内的交流讨论简单了解课前完成的尝试实验,并由一位学生代表简述实验过程及现象。当然在这之前我运用了一个某工厂铁一夜生锈的视频作为导入引发学生对铁生锈的合理猜想。在学生交流讨论观察铁生锈的情况以及分析铁钉所接触的物质时,有部分学生就会初步意识到实验如此设计的原因,以及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有什么问题。
随后就是教学的重点,运用控制变量思想让学生尝试分析加快铁生锈速度的因素。通过问题串的形式,搭建阶梯,逐步引导学生对比不同条件下所产生的不同现象,从而得出酸和盐的存在会加速铁生锈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意识到需要通过两组实验的对比来得出结论。因此,在后续铁生锈必要条件的分析中,就会有意识地主动运用控制变量的思想得出铁生锈需要氧气和水同时存在的结论,从而完善对于铁生锈影响因素的认知。此外,由于铁生锈的时间较长,在课堂上只能观察到几天后的生锈情
况,而一段时间内铁生锈的过程无法呈现,因此,在课堂以视频的形式加以呈现,可以让没有实验的学生更直观地观察到生锈过程中的变化情况,从而对铁生锈的必要条件有更深刻的认识。
当逐步明确了实验设计的意图之后,再让学生反思课前的尝试实验,这时大部分学生就能有目的、有方向地意识到课前完成实验时所忽略的问题,如在空气氧气这两个变量上,没有将水煮沸除尽氧气或是没有将瓶中的水加满,使瓶中混入了空气,导致铁钉生锈等等。尤其是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促使学生在交流中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主动思考,通过思维的碰撞,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的能力。
在明确生锈条件后紧接着的防锈原理及措施是与生锈条件紧密联系的,也是对铁生锈条件的应用。在这一环节先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尝试回答,而后通过防锈措施视频进行相应的补充和总结。对于一些生活中学生可能接触不到或是不太了解的防锈措施,以视频的形式呈现较单纯的课堂讲解更为生动,也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
整节课贯穿尝试教学的思想,先让学生尝试,在尝试中发现问题,通过交流讨论和老师的适时引导解决问题,并通过相应的练习反馈加以巩固。而其中视频的穿插使用作为补充和拓展能对课堂教学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教学过程中,学生带着问题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思考,有效地进行尝试活动,从而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邱学华.尝试教学理论的实质与教学模式[J].中国教育学刊,1997(6):56-58.
[2]马玲青.尝试教学模式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例谈[J].新课程研究,2012(10):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