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核心素养之行动研究

2017-05-14赖炽良

新课程·中学 2017年3期
关键词:初中教育思想品德

赖炽良

摘 要:初中教育处于义务教育的后期阶段,是义务教育成果的重要巩固时期。对该时期的思想品德教学尤为重要。近几年来,初中课程的变革也给思想品德课程改革的方案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主要针对现今我国初中生思想品德所呈现的素养状态反思初中品德教育的优、缺成分,在此基础上探究应对方法,以取得有益的教学成果。

关键词:初中教育;思想品德;行动力

课程体系在不断发展,教学质量在不断提高,对人才素质的培养也在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初中时期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转折阶段,是建立正确价值观念的非常时期。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特别注意对这个时期学生思想动态的把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引导学生正确的思考事物能力、控制情绪能力、实践行动能力、坚定心态能力。其中实践行动能力是在所建立的价值观基础上,所有生理、心理状态表达的总和,即什么样的价值观念就会做出什么样的行动反应。针对价值观与行动力的支配关系,初中阶段的教育内容中安排了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以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一、思德教育的目标

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最先提出“知行合一”的理念,第一次以科学严谨的认知态度面对学与行的关系。学的目的不在乎习得多少知识,而是能有多少知识践于行为之中,思想品德课程的宗旨就是让学生在习得知识后,能够在解决生活问题时确切地表达出运用知识的能力,可以在参与社会活动中表达个人的主观立场,而所体现出来的解决能力和主观立场是符合社会总体价值取向的。初中阶段的思想道德培养重点在于追求对初中生品行的健康发展,正确处理和应对越来越复杂的人际关系,引导学生建立健全责任心、信心、荣誉感等生活必备的心理素质。

二、教材的作用

思想品德课程的开设有其深刻的背景环境,教育部针对思想品德特点、学生的理解能力等全方面考虑,确定了在思想品德课程中行动力的六个过程,分别是动机、目标、分析、计划、执行、反思。这就为教材的制定确立了一个指引的方向,整个初中的思想品德教育都是围绕这几个过程以及后期的实践阶段来展开的。对教材的学习,可以通过教师的传授过程实现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听讲”,但是这样的学习效果不是最好的,如果学生不反复学习,那么教材理论知识只能在几周后被遗忘95%以上;当然,也可以通过阅读、视听等方式获得,这样的学习效果可以把之前的参数降低到70%,也就是说,还有30%的内容是会被遗忘的。那么科学的学习方式是“参与教学,马上应用”,也就是组织课堂教学中的情景教学。

思想道德教材是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国家的民族情节、社会的价值取向等全方面意识形态来编写的,它也会随着这些内容的变化而变化,所以与时俱进的前瞻性特别强,教材改革的速度特别快,教学内容的改动特别大,这都要求教师要对新知识的掌握有清晰的把握。对学生的考核标准不能像其他学科一样实行分数制,而是要结合实践,创新考试制度。

三、教师的作用

在任何知识体系的学习中,理论知识的讲授都是必不可少的,课本中的学习毕竟是理论性的,对于初中生来说过于枯燥乏味,

如何激起他们对自身上层建筑意识的思考更多的是靠教师在课上的教学和引导。每节课的内容都要有目的有针对地安排课程思路,以目标引领的方式,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动力。课堂上通过故事引领突出当前课程的主题,设计情景故事的方式带学生走进故事中的人物,在趣味问答中让学生分组讨论,以交流的方式分析、辨别探究故事情节中的思想道德主旨问题。整个课堂的趣味十足,能够有效地把学生注意力集中在教学内容上,并再一次通过故事情境模拟的方式来践行知识点。

课上教师的说讲只能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感悟,更多的是被教师身体力行的思想行为所感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应该是每位教师的行为准则,使思想道德教育从教师的身上得到体现,学生才会效仿从而自律。如果一个老师课上一套背后一套,那么所教的学生也会不知不觉地形成不良风气,那么思想道德课程的开设就不再有任何意义。

四、社会的作用

思想品德的习惯是要在反复的行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良好的课堂效果也只是激发学生想要注重自我思想品质的想法,真正能够去践行还要有真实的环境去反复考验,在反复中定型自己的思想,从不知不觉中强化思想道德的准则。学校虽然主要以理论课堂为主要授课方式,但是对于思想道德的培养,课堂的模式可适当放宽,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体验品德的魅力,这种环境的产生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的支持。课外的延伸扩展、道德培养的示范性活动应该在校园里、兄弟学校之间甚至是学校与社会企业之间大型开展。

社会性的道德教育活动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不能把社会也变成古板的教学场所,而应让学生参与多样化的社会活动,能够让学生有感情、有趣味、有感悟地践行道德规范。通过长期的量化实践行动,将思想迁移到实际生活中,最终定型学生的思想品质,完成思想道德修养的教学任务。

五、各资源环境间的整合

面对成长期中的学生,他们自我意识及独立思考能力开始增强,叛逆思想开始滋生。如何将这个时期的执拗思想转化为对健康青春期的成长过度这对教材、教师、学校社会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材要不断完善其社会前沿性、教师要不断提升专业技术性、学校、社会要不断增加环境真实性。普通的应试教育,有标准的答案来评价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优良中差不是看分数,而是看表现。只有整合各资源间的关系,才能够检验、巩固学生的鉴别力、分析力、情感表达等修养。做到有问题及时调整,有进步及时鼓励的风气风潮,把初中生的品德素质教育践行到实际生活中。

对人格教育的培养是一个长效的发展战略任务,让学生持有可持续发展的全面素养,就需要着手于學生思想道德品质践行能力的培养。自发行为背后的思想品质才是意识形态的真实反馈,健全青少年的德育思想,从家庭到学校,从学校到社会,各个方面都有自身的责任,坚持三者之间统筹关系,形成教育合力不仅是对初中生思德教育的提高,也是对我国公民素质的深化。

参考文献:

[1]李安亮.以思想力和行动力激发教育活力[J].考试,2015.

[2]方培君.让学生终身受益:浅谈思想政治课的核心素养[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5(5).

[3]史宁中.推进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改革[J].中小学管理,2016(2).

猜你喜欢

初中教育思想品德
饮食文化与高校思想品德教育的相互融合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