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社會傳遞正能量
2017-05-14洪曄娟
洪曄娟
本刊記者
在澳門,施家倫議員以其鮮明的形象,標準的“光頭”配上正能量的招牌笑容,令人印象深刻,特別是自2013年成爲立法會議員以來,更是用心盡心參與各項社會工作,同時又深入市民之中,扶危濟困。本期政經風雲人物,將和廣大讀者一起,聽施家倫分享以議員身份服務澳門社會、服務澳門市民的心路歷程。
助人 樂在其中
與施家倫的訪問約在了中華青年進步協會會址,在採訪的一開始,施家倫就與記者分享了人生轉變的那一刻,就是在1998年曾與“死神”擦肩而過,患有胃潰瘍的他在12月26日那天突然大出血暈倒,如果不是被路過的朋友及時發現送往醫院搶救,可能也就沒有了人生後來的故事。施家倫在出院後就去理髮店剪了一個“光頭”,這不僅代表著他的“新生”,更是一個頓悟:一切從零開始。跨過這個人生中重要的坎之後,他的事業發展順利。他自小就認識陳明金,一直受到他無私服務社會精神的影響,2010年,他放下手中的事業,全心投入社團參加民眾建澳聯盟的工作,向陳明金學習為社會服務。2013年,吳在權議員有意交棒,陳明金提名施家倫排名第二,他直言陳明金是其生命中的伯樂。
如今他早已經將服務市民的工作放在了日常生活的第一位,當記者問及近年來最為記憶深刻的個案時,施家倫笑著說:“記憶深刻的個案太多了,每個事件都值得用心去記住。”在記者的一再要求下,他分享了剛從事社團服務所遇到的事情,當時有位83歲的老婆婆尋找失散廿年的孩子多年未果,萬般無奈之下,她找施家倫求助。“當瞭解了老婆婆的來意之後,我們所有人都感到訊息那麼少,想在台灣尋人,簡直如同海底撈針。施家倫四處委託台灣的朋友幫忙,短短的一個半月後,奇跡真的降臨,老婆婆的兒子被找到了,並且帶著兒媳婦、孫子一起來澳門與老婆婆相見,感動了所有人,後來老婆婆還送來了錦旗表達謝意。正是通過這件事,施家倫覺得這個世界上只要有心,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令記者頗為驚訝的是,施家倫的手機號碼是公開的,任何人只要想找他,都可以直接撥打電話。當他接到陌生市民的求助電話時,會按照事情的輕重緩急來有效地處理,盡自己最大的力量去幫助每一個人。他常跟他的同事們說,如果把服務市民當作一件工作來做,那一定會很累,但是如果將每個事情都當作善事來服務社會,那麼每個人都會很開心。在採訪過程中,施家倫對自己的團隊讚不絕口,如拒絕接收任何人的物品、保持與當事人的溝通、積極跟進問題等,更難得的是每個人有一股團結凝聚的團隊精神,都在用心工作,就算加班都毫無怨言,這些由心出發服務社會的行動,令人感動。
家庭 熙熙融融
儘管每日工作日程繁忙,施家倫並未忽略自己的家庭,總是抽空陪伴自己的父母、妻子和兒女。在他看來,孝順是每個人都應該做到的。“我每天都會抽空去爸媽家裡看一下他們,哪怕只有短短的十分鐘,也要去見見面,聊聊天。”施家倫回憶起剛剛準備踏入社團工作時,家人並不支持,其中媽媽是最為反對的,因為她覺得參與社團工作往往顧不上家庭,施家倫的爸爸就是個典型的“教材”。後來施家倫覺得必須跟媽媽深入溝通,言辭懇切地對媽媽說:“我今天有能力為別人服務,是全家人的福氣,您就當我在行善事為子孫積德。”通過真誠的溝通後,母子倆消除了小別扭。只是到現在,施家倫的媽媽仍然常常覺得兒子的工作太辛苦,心疼兒子每天忙碌的行程和短少的睡眠,偶爾還會抱怨施家倫“衹管外面的事情,家事什麼都不管。”
確實,他常常為別人的事情奔波,偶爾家裡需要幫忙都顧不上。他告訴記者,自己的事情從來都不好意思開口求人,但是一遇到市民的事情,卻能放下身段去尋求別人的支持。例如去年本澳18歲少年王卿旺突發肝衰竭,命懸一線,施家倫得知此事後及時介入,呼籲社會各界人士慷慨解囊,很快就籌集了上百萬的善款,如今王卿旺正在中山醫院療養,換肝手術非常順利,就在採訪的當天,王卿旺的母親還通過微信向施家倫匯報兒子的復原進展。記者問道,議員面對那麽多的求助,尤其是在不少個案是“負能量”的情況下,又如何調整自己的心態呢?“市民的大事小事,我都當作自己的事情來辦,一直以來我都用自己的正能量去幫助別人,儘管負能量會影響心情,但我經過自己調整後,慢慢引導求助者,幫他們轉向正能量,盡力而為。”
當然,施家倫的工作離不開妻子和子女支持,尤其是他的孩子,從來不會因為爸爸沒時間陪伴而埋怨,相反,為有這樣的爸爸而自豪,會經常跟爸爸溝通交流,在學習生活中更以爸爸為榜樣來嚴格要求自己的言行,在學校中更不會因為爸爸是公衆人物而驕縱,孩子的言行離不開父母的良好教育,也足以見得施家倫對家庭的重視,當然,今後他也希望能有更多的時間來陪伴家人。
青年 言傳身教
值得一提的是,多年來,施家倫一直非常注重對年輕人的培養和教育,他對青年充滿了熱情,先後創辦了中華青年進步協會、IN義工團等,帶領青年一起探索大小事物,將自己的生活、工作經驗傳授給他們。在施家倫看來,澳門青年的生活是非常幸福的,儘管在兩岸四地中,他們的競爭力相對較弱,但在他眼中,澳門的青年充滿了力量和理想。
那麼,施家倫對青年又有何種期許呢?“我希望所有的青年能勇敢地表達自己的內心想法,與人溝通。年輕人的成長需要有經驗的前輩去帶領和指導,但他們也需要告訴外界他們想要什麼,想做什麼,這樣才會得到相對應的幫助和溝通,真誠最為重要。”施家倫補充說。“現在不少青年非常抗拒去瞭解政府的政策,簡單而言,一個政策可以發展一個行業,也可以讓一個行業倒下。作為年輕人,更加需要關注政府和國家的每一項政策。”
在採訪的最後,施家倫更是呼籲澳門所有的青年能紮根澳門,衝出澳門。“如今國家給予了澳門非常多的發展機會,如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規劃,就是區域合作的最佳體現,特別是現在全世界的目光都在關注中國內地市場,澳門人又怎能落後?澳門有理想的年輕人必須有長遠的眼光,抓住機會往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