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中国结艺的传承与创新
——以“中国结艺之乡”红花镇中国结艺为例
2017-05-14张亚敏
张亚敏
(福州大学 厦门工艺美术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4)
中国结艺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说,人类的历史有多长,结艺的传统就有多长。古诗词中,古人有托物言志之说,而对于中国结,却有托结寓意之说。中国结种类繁多,每一种结饰都被人们赋予了美好的吉祥寓意:对健康长寿的祈求,对子孙繁衍的希冀,对丰足富裕的期望,对婚姻美好的向往。中国结艺以其无穷意蕴和丰富的载体,成为当代新民俗的亮点。
一、“非遗”视野下的中国结艺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实践中创造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胜枚举,这些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2005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其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概念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时代相传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诵、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1]当前,非遗保护不仅是社会、媒体关注的焦点,也是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为进一步传承和弘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规定每年6月的第2个星期六为“文化遗产日”。
中国结艺历史由来已久,从满足生存的需要、记录的功能、巫术的工具到饰品的转化,可以说中国结艺是从民族原始文化中的神灵观念及图腾崇拜中产生的。中国结艺经历了五四时期“反传统”的重要转折,新时期传统文化的复兴,借助当今非遗保护的契机,中国结艺作为一种传统手工艺产业得到很好的传承发扬。
二、红花镇中国结艺的历史和现状
(一)红花镇中国结艺的历史
红花镇隶属于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位于山东省最南端,地处交通要塞,有“鲁南第一出口”“山东南大门”之称,编织历史久远,被誉为“中国结艺之乡”。
红花中国结艺的编织材质独特,主要以杞柳、琅琊草和各种细绳为原料编织而成,结型紧凑而富于变化,色彩搭配红火艳丽,人物、花鸟、文字布局流畅,富有吉祥、喜庆、美好、安康等寓意,内涵丰富,精致美观。作为红花镇传统的手工艺产业,中国结同时是该镇农村文化产业的重要经济载体,是助农增收致富的红色“纽带”。红花手工艺人在继承传统编织技艺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创新,逐步创办起了该项农村发展事业,从简单的饰品到如今精致的艺术品,红花手工艺人从未停止学习的脚步。
图1 天宫一号舱内挂件:国旗和中国结
图2 中国结博物馆
图3 申奥主题中国结
(二)红花镇中国结艺的现状
调查发现,截至到2016年8月,红花中国结编制专业村已达到350个之多,生产专业户8000余户,从业人员2万余人,实现产值18亿元,另外随着电商的兴起,该镇积极实行“电商+中国结+贫困户”的精准扶贫模式,并成立专门的电商扶贫推进小组,给予编制户技术、原料、销售等方面的技术扶持,直接带动6.3万余人走上致富的道路,目前该镇中国结电商已达到240余家,并在进一步扩大。[2]红花镇主要依托临沂和义乌两大商品贸易市场,并进一步向鲁南、浙江等地拓展销售市场,并在多地设有零售店,产品远销美国、韩国、日本和东南亚等地,市场占有率达到70%。
红花镇中国结凭借悠久的历史和成熟的编织技艺,被评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1年,天宫一号舱内国旗与中国结的画面曝光(图1),该中国结正是“红花中国结”,伴随天宫一号升入太空。为了中国结艺的长久发展,扩大红花中国结的影响力,目前,红花镇“中国结艺”正在申请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红花镇中国结艺的传承和创新
(一)红花镇中国结艺的传承
作为红花镇文化产业发展的领头羊,2015年,当地投资建立了中国结博物馆(图2),希望以此为依托继续深挖中国结在当地的文化发展历程。馆内陈设各式中国结品种达600余种,扩大红花中国结的影响力的同时也方便省内外老百姓、订货商等前来参观,为中国结电商销售人员也提供了很好的拍摄资源,是社会各界了解红花中国结艺的一个重要的文化交流平台。为使博物馆文化进一步活态化,红花人民开拓创新,不断开发一系列衍生品,为传统手工艺产业的发展树立了标杆。
在中国结艺编织创始人王延省的带动下,红花镇人民积极投入到这项文化传承事业中来,脱贫致富,依托“互联网+”让红花中国结“重生”,其中涌现出了像创客青年王超、孟蕾等青年一代回乡创业的热潮,让中国结艺这项传统手工艺产业搭乘电商平台这趟列车畅销海内外。此外,截止到目前,郯城县红花镇中国结艺大赛已成功举办四届,大家相互交流技术和经验,对中国结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目前,红花镇已经形成创销、生产、运销一体的规模化产业,辐射范围也在进一步扩大。
(二)红花镇中国结艺的创新
图4 李钉部分立体编作品
1.内容、形式上的创新
传统意义上的中国结大多是由一根红线编织成的不同样式,如常见的盘长结、方胜结等,代表不同寓意。但随着人们审美意识的提升,一般意义上的中国结形式已满足不了人们对新异事物的追求,这就需要我们用新思维和新理念来重新架构中国结。红花镇目前中国结的种类主要是室内装饰、车饰挂件和节日喜庆等三大类,且多以我们日常所见的二维空间的形式演绎变化。为此,红花中国结要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来突破创新。
首先是形式方面,要破传统中国结的造型、色彩,改变人们心中对中国结固有的印象。如中国“绳艺立体编第一人”李钉在2008年创作的申奥主题中国结(图3),以“喜”字做底,用与“庆”字谐音的花罄结将其悬挂,数字2008和五匹马的造型按照奥运五环颜色排序,蕴含贺奥运会马到成功之意;底盘下接着是方胜结,寓意成功,李钉成功地将“欢天喜地庆祝2008奥运会马到成功”这句话用一幅色彩丰富、错落有致的中国结呈现了出来。她还创作出多种绳艺立体编作品,从材质、色彩、工艺和应用等多方面进行了创新,赋予绳子以新的生命,将普通的绳结艺术上升到了民族文化艺术发展的新高度。
内容方面,李钉作品所呈现的不再只是各种吉祥寓意的编结符号,而是独创出丰富多彩的立体结饰艺术,如她首创的“双葫芦结”、绳艺彩绘挂蛋和各种立体编作品如“老鼠嫁女”等(图4)。作为中华绳结文化的传承者,李钉将中国的传统文化故事用编结艺术的方式呈现出来,发扬和推广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赋予中国结以新的演绎形式。社会是向前发展的,新事物必将代替旧有事物。目前,中国结艺已经逐步应用到服饰、首饰、鞋包、建筑、家居用品等各个领域,也正在对传统提出挑战。
从结构分类上看,二维绳结基本是对传统历史文化的传承,而立体绳结是三维空间概念的展示,是近代艺人推陈出新的衍生品,也是适应文化市场发展的需要。红花中国结目前的形式还主要停留在二维层面,要想取得长足发展,必须顺势而变,打破传统束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中国结艺。
2.树立品牌战略意识
品牌战略是指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围绕产品的品牌所制定的一系列长期性的、带有根本性的总体发展规划和行动方案。已进入非遗名录的传统工艺要建构自己的文化品牌,明白自身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用一种什么样的方式继续存活;还没有进入非遗名录的传统工艺更要意识到品牌战略的重要性,明确定位,找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以便早日进入非遗名录,将传统工艺发扬光大。
作为全国最大的中国结生产基地,每到节庆日,源源不断的中国结从红花镇销往世界各地,网络运营平台的兴起更是为当地经济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但中国结的编织技艺在全国多个地方都有流传,加上红花中国结销售市场的红火,带动了周边浙江、江苏、北京地多地区也相应地发展起中国结产业,其他地区的跟风引进,直接的结果是导致红花镇中国结的市场占有率下降,另外产品同质化、低价竞争等问题逐渐显现。为此,树品牌是红花中国结的当务之急,确保销售量“淡季不淡,旺季更旺”,也为申遗做好准备。
3.交互体验
简单来说,交互体验就是关注用户的体验,是产品设计领域一个非常重要的设计理念。通过人与人、人与物的交流互动,将信息准确地传达给对方,让其愉快地接受你想要传达的理念。对于中国结艺来说,通过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的现场演示,在传授者和学习者之间建立了一种交互体验,这是一种活态传承,不仅增强了人们情感的交流,也是建立品牌、树立口碑的一种有效方法。
随着网络运营平台的兴盛,各种交流类的应用软件不断涌现。如2008年出现的一款中国结艺网APP(图5),拥有各类中国结教程,专门提供学习交流中国结的编织方法,旨在推广和展示中华传统手工中国结艺,同时支持以语音、视频、文字的形式上传自己的作品和教程,供中国结艺爱好人士在线交流、探讨,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经验技术交互平台,目前在线注册会员63万多,每天的访问量超过一万多,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延续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红花中国结的发展可依托该平台资源,通过中国结艺传承人的讲授,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结艺文化,扩大红花中国结的文化影响力。此外,绳结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李钉还专门开通“绳缘”新浪博客,向广大绳艺爱好者们系统讲解编织技法,到处讲学,分享她在绳编艺术道路上的切身感受和收获,此外她还编写出版《文化中国结》一书,系统讲述中国结艺文化,有别于以往单纯教授编结技法的教材,为民间手工艺的传承做着无私的努力。
四、结语
中国结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代表了较高的艺术价值和精神内涵,有着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作为红花镇文化产业发展的领头羊,红花手工艺人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继续开拓创新,打破旧有观念,突破传统模式,依托中国结这一民间手工艺,深入挖掘在地文化,为地区争取更大的社会影响力和经济效益,为早日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做准备。
图5 中国结艺网APP界面
参考文献:
[1]于海广,王巨山.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概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
[2]蔡纪香.临沂红花中国结称霸海内外 “电商+”扶贫更精准[EB/OL]( 2016-8-12)[2017-05-15].齐 鲁 网 .news.iqilu.com/shandong/yuanchuang/2016/0812/296188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