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教多学”理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贯彻与实践
2017-05-13张春元
张春元
摘 要:教师少讲,少教,不是让教师偷懒,而是需要教师下工夫,把教学内容吃得更透,把学生的学情把握的更准确,把课堂教学活动设置的更科学,更贴近学生实际,从而使语文课堂更充实,更活跃,更有效。
关键词:少教;效率;目标;自主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3-009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3.052
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这样一种现象,那就是教师讲得太多,一节课五十分钟,教师几乎把五十分钟占完,整堂课都是老师一个人在详细地分步骤地讲解课文,或者讲解一些解题思路和相关注意事项,但就是缺少学生和教师的互动。好像教师就是一个表演者,而学生只是一些观众,在教学活动中似乎成了可有可无的角色。很显然,这样的课堂结构是不科学的,是不符合教学实际的。科学的教学构架是教师在教学中少讲,少教,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多自主学习,自主总结学习规律,最终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 明确教学目标
语文教学一直以来给学生的感觉是,教师在课上讲了好多,并且一直讲一直讲,一节课下来,却不知道讲了点什么,也不知老师围绕什么而讲。这就是教师在上课前没有明确教学目标的原因。而这也是“少教多学”这一理念的前提。要想让学生自主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得先让学生知道学习的方向,教师在教学中先明确教学目标,并且让学生明了学习和探讨的目标,这样学生才不会在课上糊里糊涂的无所事事。例如,在讲《祝福》的时候,我就避免了教师整课讲到底的模式,而是把本课的学习目标明确地列在黑板上,先讲解学习目标所需要的学习方法和知识点,讲解完之后,也就用了十几分钟,剩下的时间,则教给学生去自主完成学习目标,自己读课文,自己把每段的核心意思列出来,再重点解决人物形象刻画在文章中的具体体现。总结出人物的性格及其形象。以往我都是整堂课领着学生读课文,告诉他们读哪一段,告诉他们这一段关于人物描写的相关手法,学生则懒洋洋地翻书,甚至你告诉他也找不到你要他找的段落和内容。他们是被动的,他们习惯了老师把知识喂到自己嘴里,甚至连咽也不肯咽。我也一度地发疯,觉得这样的局面实在无法接受,却不知道造成这种局面的是我自己。所以在讲《祝福》时,在解决人物形象这一教学目标时,我把阅读文本和贯彻知识点这样的任务交给学生自己去完成。我让学生注意文章对祥林嫂的细节描写,打开通向祥林嫂内心世界的大门。学生在我的正确引导下,仔细阅读文本,发现了很多关键的细节,例如,祥林嫂乞讨时,挎着一个篮子,里面有一只破碗,空的;拄着一根竹竿,下端开了裂。这里面,学生发现了两个细节,一个是碗破,空的,一个是竹竿下端开了裂。我问他们,这表明了祥林嫂怎样的处境。他们其中一个同学站起来告诉我:“祥林嫂处境很悲惨,她已经乞讨好长时间了,也就是说,已经被鲁四老爷家赶出来好长时间了。碗是空的,说明人们并没有什么人同情她,接济她,任她在大冬天挨饿受冻。拄着的竹竿一开始是不开裂的,只有走了很多路,经历了很长时间,竹竿才会下端开裂,这说明她已经靠乞讨为生好久了。这显示祥林嫂在封建礼教的迫害下,已经沦为靠乞讨为生的处境悲惨的底层劳动妇女了。”这位同学的回答,正是“少讲,多学”理论的体现,学生在这样的自主学习中,提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再是课堂上的旁观者。
二、 丰富课堂教学活动
教师少讲,少教,不是让教师偷懒,而是需要教师更下工夫,把教学内容吃得更透,把学生的学情把握得更准确,把课堂教学活动设置得更科学,更贴近学生实际,从而使语文课堂更充实,更活跃,更有效。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才会现出青春活力,才会积极投入地参与到语文教学中来,成为教学的主体,成为学习的主体,成为学习目标贯彻落实的主体。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多学”。在学习小说单元的时候,我引导学生学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我把学习目标分成以下几个:一个是找出文章中环境描写的语段,并说出相关环境描写语段对情节的作用。一个是林冲性格上有什么转变,找到相关语段,加以论述。第三,交朋友应该交怎样的朋友。这三个学习目标,我分别布置下去,把全班分成六个小组,每组都要把以上三个问题解决了,我再找不同的小组表述。一开始,我是想几个小组负责一个问题,但这样会影响别的小组对问题的思考。所以,我让所有的小组都解决这三个问题。我比较欣赏其中一组的解答。他们回答的问题是交友的观点。对于文章中,林冲所交的朋友陆虞侯,他们很不赞成,他们觉得林冲没有看到陆虞侯内心的阴险狡诈和见利忘义。因此,他们认为,交朋友要看这个人的心,如果内心纯正,为人厚道,不见利忘义,就可以交,如果这个人恰恰相反,那就要拒而远之。林冲正是没有及时看到陆虞侯的本质,才会被他几次三番的陷害,这也是林冲交友不慎造成的。这一回答,正是学生经过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认识。
三、教学效果与评价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在摸索中前进,在探究中发展,检验教学效果的中段考试来到了,我忐忑不安,唯恐学生成绩下滑。成绩揭晓了,我们班平均分73、05分,最高分106、5分,名列全校第一,受到了学校领导的表扬。我很高兴,“少教多学”确实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锻炼、提高了老师驾驭课堂的能力。
“少教多学”确实抓住了教学的核心,一节课就四十五分钟,教师要做到少教,就必须下更多的工夫去研究教材,学生,教法,学法,做到去粗取精,抓住重点、难点,这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要做到多学,就必须有充足的学习时间,也必须有更宽松的课堂学习氛围,更自由的表现空间,很显然,如果利用补课来实现多学,这与现代教育改革是格格不入的。可是,我们也可以看到,有一些学校,仍然在星期天补课,仍然在上两到三节晚自习课,这是否伤害了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对书本的敬畏,失去了很多别样的花季生活。這些不利于学生发展的教育方法,正是教育改革的内在动力。虽然我在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和探索,但是,距离“少教多学”的内在目标还有很远的距离,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总之,“我们要少教一点,让孩子多学一点”,“成绩不是生命的唯一大事”,让学生投入到学习中,转变“以教师为主体的多教”到“以学生为主体的多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
参考文献:
[1] 胡生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要少教多学[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2(9):30-31.
[2] 程梅春.“少教多学”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影响和创新[J].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2013(5).
[ 责任编辑 张敬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