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耐”常用义的由来

2017-05-13刘望冬

现代语文 2017年3期
关键词:引申义助动词本义

摘 要:“耐”的常用义“经受得住”是通过同音假借字“能”的该义产生的,而“能”的该义是通过其本义“熊”转喻引申而来,特定的使用环境“能+AP”和符合人们的心理认知特征是促成这种引申义通连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耐” “能” 转喻 “能+AP”

“耐”的本字是“耏”,原指古代一种剃去胡须两年的刑罚。《说文解字·而部》:“耏,罪不至髡也。从而,从彡。耐,或从寸。诸法度字从寸。”“耐”是会意字,从“而”从“寸”,“而”指胡须,“寸”指法度、刑罚,二者合在一起释义为施行在胡须上的一种刑罚,即剃掉犯人的胡须。“耐”表刑罚义始见于《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徙郡国豪杰任侠及有耐罪以上,赦令除其罪。”及至东汉,又见数例。例如:

(1)赦奉郊县长安、长陵及中都官耐罪徒,减天下赋钱算四十。(《汉书·成纪》)

(2)其亡逃及有罪耐以上,不用此令。(《汉书·刑法志》)

(3)其肉刑耐罪已上。(《前汉纪》)

由字形构造显示出的本义在东汉以前并不多见,“耐”在这一时期更多的是作“能”讲,即充当助动词,表示动作行为能够实现,义为“能够”。统计如下:

(4)自耐下之,用之可也。自度不能下之,用之不便。(《论衡·答佞篇》)

例(4)中前句“自耐下之”与后句“自度不能下之”相呼应,“耐”和“能”对举排列,取“能够”之义,解释为“自己能够迁就他”。

“耐”之所以能表示“能够”义,是因为“能”与“耐”在上古皆为泥母、古音一类,所以将二者混用,借“耐”为“能”,表示“能够”。如《诗·小雅·渐渐之石》:“有豕白蹢,烝涉波矣。”郑笺:“豕之性能水。”陆德明《经典释文》解释为:“能,本又作耐。”(此处“耐”仍为“能够”义,指豕能够游泳)《礼记·乐记》:“故人不耐无乐,乐不耐无形,形而不为道,不耐无乱。”郑玄注:“耐,古书能字也。”

“耐”与“能”在东汉以前不仅在“能够”之义上可以混用,“耐”的最常用语义“受得住”也是由“能”假借而来。“能”本义是指一种像熊一样的野兽。《说文解字·能部》:“能,熊属。从肉,?声。”徐灏《说文解字注笺》:“能,古熊字。”由熊身体强壮、有耐力引申为“受得住”义。促成这种引申义通连的因素有二。一是符合人们的心理认知特征。熊属大型野兽,尤其是对尚处在冷兵器时代的古人而言,更是难以对抗。其身形大、皮肉厚、气力强的身体属性可以承受来自外界的多种压力,所以,熊身体上的强势属性归结起来就是一种承受能力强的特性,因此“受得住”的意义随之产生。这一引申路径实质上是一种转喻引申,熊本身和熊身上的身体特性密切相关,语义变化即是从熊本身过渡到熊身上的强势身体属性。另一因素在于特定的使用环境促成这种引申义的发展。这一使用环境即当“能”进入“‘能+AP”格式中时,就具备了向引申义过渡的基础。以“能”+“寒”为例:

(5)存神以滋其煖,孰能寒之。(《关尹子》)

(6)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沍而不能寒。(《庄子》)

(7)夫胡貉之地,积阴之处也,木皮三寸,冰厚六尺,食肉而饮酪,其人密理,鸟兽毳毛,其性能寒。(《汉书·晁错传》)

例(5)中“能”作助动词,取“能够”之义,“寒”是形容词作使动用法,整个小句译为“谁能够使其寒冷”;例(6)中“不能寒”是例(5)中“能寒之”的否定形式,由否定副词“不”连接助动词“能”来否定用作形容词使动用法的“寒”,可译为“不能使他寒冷”;例(7)中,“胡貉之地”天气严寒,以至于生长、生活在此地的动植物为了适应此地的气候而相应地改变自己的身体属性、生活方式,生出耐寒的特性,词义上也就由“熊”转喻引申出“受得住”。“其性能寒”中“能”即是引申义“受得住”。

从句法角度看,“能”由助动词重新分析为动词,实质上是在“‘能+AP”格式中,在句法机制的作用下,后项“AP”对前项“能”的语义压制造成。邢福义指出,小句都有核心,核心词一般都是动词,其他构建单位都围绕这个核心组织起来,共同表达一个意旨。从小句出发,例(6)“河汉互沍而不能寒”中缺少核心动词,“能”由于是助动词,不能充当小句的核心角色,只能将AP“寒”分析为使动用法,从而使整个小句能够完成表达意旨的职能。换言之,在此格式中,后项的“AP”压制前项的“能”以适应整个格式的要求,使其与整个构件相协调。所以,在格式使用过程中,逐渐将助动词“能”重新分析为动词“能”,相应地,语义也发生变化,变为“经得住”。

我们发现“能”在与形容词连用时,在一定时期内,“能”的“受得住”义与充当助动词的“能够”之义存在交合现象。如:

(8)秦不能久,请深垒固军以待之。(《左传·文公十二年》)

例(8)中,“能”可理解为助动词“能够”,译为“秦軍不能持久(作战)”;同时,也可以将“能”理解为动词“经得住”,前面的否定副词“不”用以否定“能”,即为“经受不住”,整个小句可译为“秦军经受不住持久(作战)”。这说明,“受得住”义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一段过渡时期。

上述两个因素中,第一个因素为“能”的引申义产生的心理认知基础,即引申链条“行得通”;第二个因素为“能”的引申义产生和发展的使用基础,即引申结果“可以用”。而例(8)中两可的过渡阶段则为“耐”借“能”的引申义“经得住”奠定了基础。“耐”可以表示“经受得住”的用例始见于战国时期《皇帝八十一难经》:“人面独能耐寒者,何也?然人头者诸阳之会也。”此处“耐”即为“受得住”之义。两汉时期,共发现四例“耐”作“经得住”义。如:

(9)食水者善浮而耐寒。(《淮南子·地形训》)

(10)卧于池台上,曛然自若。此耐寒也。(《新论》)

(11)须身耐寒暑,方为长生之基。(《灵宝举法》)

(12)铁,主坚肌耐痛,生平泽。(《神农本草经》)endprint

三国时期,“耐”作“经得住”义讲仍不多见,只发现两例,均为嵇康的作品:

(13)心不耐烦,而官事鞅掌,机务缠其心,世故烦其虑,七不堪也。(《与山巨源绝交书》)

(14)仲都冬倮而体温,夏裘而身凉,桓谭谓偶耐寒暑。(《答难养生论》)

及至两晋,“耐”作“经得住”义才大量出现,并且与其他成分的组合能力也大大加强。如:

(15)恭不能耐其枉,亢疏表参忠直,不当以谗佞伤毁忠正。(《华阳国志》)

(16)或问其故。答曰:“流血臭腥不可耐。”(《搜神记》)

(17)汗不出而热,齿干,以烦闷腹胀死,耐冬不耐夏。(《甲乙经》)

(18)坚肉薄皮者,不耐针石之痛,于火亦然。(《甲乙经》)

例(15)~(18)主要体现了:首先,由“耐”构成的动宾结构的宾语由之前的“寒”“久”“痛”等形容词扩大到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如例(17)“耐冬”“耐夏”,例(18)“耐针石之痛”;其次,“耐”可以受否定副词修饰,如例(15)“不能耐”,例(16)“不可耐”。这说明,“耐”可受副词修饰并且能带宾语,已具备一个动词的基本特性,至此完成对“能”的“受得住”义的假借,并将此义固定为常用义使用。

综上,“耐”从本义“一种剃去胡须的刑罚”到常用义“受得住”是通过假借“能”的意义而产生的。而“能”的“受得住”义则是通过其本义“熊”和熊的强势身体特性之间的密切联系,以转喻引申的方式从本义过渡到“受得住”的引申义,同时在进入“‘能+AP”的格式下,受“AP”的語义压制致使助动词“能”重新分析为动词“能”,促进了引申义“受得住”的发展。“耐”假借其引申义并固定下来,形成常用义。

参考文献:

[1]班吉庆.《荀子》“非能水也”解[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

[2]李向农,陈蓓.语义韵冲突及语义压制的句法机制考察[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3]邢福义.汉语语法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4]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78.

[5]徐时仪.“忙”和“怕”词义演变探微[J].中国语文,2004,(2).

[6]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刘望冬 湖北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 430079)endprint

猜你喜欢

引申义助动词本义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助动词的用法
“耐”字原是剃胡须
画说汉字——摆(bai)
维吾尔语助动词及其用法
语法学堂 助动词怎么"助"?
浅析静物在安格尔绘画中的作用
“酉”字初探
“自”的本义是鼻子
民歌《茉莉花》歌词本义喻反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