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缩略语研究综述

2017-05-13周梅

现代语文 2017年3期
关键词:缩略语规范化

周梅

摘 要:缩略语在古今语言和书籍中大量存在,在现代报刊中的使用也越来越频繁。本文从缩略语的定名、界定、构造方法及相关讨论,缩略语的类型、性质、语法功能,与修辞的关系,缩略语的特点、规范化等方面进行总结梳理,并提出了对待缩略语的科学态度。

关键词:缩略语 代表字 规范化

随着汉语中缩略语的日益增多,词语的缩略现象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对缩略语的研究越来越多,这些研究成果对认识这种语言现象有很大帮助。

一、缩略语的定名过程

现代学者对这种语言现象的关注至少可以追溯到半个世纪以前。从上世纪30年代至今,缩略语的名称逐步稳定并趋于统一。

上世纪30年代至80年代,人们对缩略语的称呼各不相同。有用一个名称来概括的,如杜子劲把这种语言形式称作“简略语”;吕叔湘、朱德熙冠之以“简称”;筱文称之为“词语减缩”或“语词紧缩”;林汉达、李熙宗提出“略语”的说法。有各立名目的,如陈望道(1931)提出“节缩”辞格,他认为以字为单位的缩略是“节”,把两个音节合成一个音节叫“缩”;周起凤以词性为标准,认为缩略变化中名词性成分是“简化”,非名词性成分是“略语”;闵龙华也以词性为标准将其分为“简称”和“略语”;陈建民根据变短后的形式与原词语的关系分为“简称”“统称”和“词语缩略”;郭良夫根据原词语的性质将其分为两类:缩略的复合词叫“缩略词”,缩略的词组叫“缩略语”。

80年代中后期,各家的称呼趋于统一。马庆株首先使用“缩略语”这一名称,此后一些学者也开始使用这一术语,如徐耀民、陈榴、华旭等。

90年代至今,“缩略语”这一名称已得到大家的普遍认同。李苏鸣、吴欣欣、华旭(1993)、郑敏、张庆云、侯敏、潘勃、王立廷、徐国庆、谢白羽、齐沪扬、俞理明、殷志平、郑阳寿都采用了“缩略语”这一术语。

王立廷对“缩略语”这一名称作了评价。他指出,使用“缩略语”这一术语最为恰当,原因有三:第一,既可用于名词和名词性结构,也可用于非名词和非名词性结构;第二,名称概括了构造这类词语的两种方法,一为缩,一为略;第三,这类词语在英语中包括缩略语(acronyms)、首字母缩略语(initialism)和缩写词(abbraviations),我们也使用这个术语,便于同国际学术界接轨。

二、缩略语的界定

由上述可知,各家对缩略语的称呼虽不一致,但大多不离“简”“略”“缩”,最终统一于“缩略语”,都是表达由一个较繁的词语变化为简短的词语,意义差别不大,但涉及到缩略语的具体界定,差别很大。综合各家所言,缩略语可作以下变化。

1.把一个词语分为几段,从每段中各取一字组成一个与原词语等义的新形式。如:

招办——招生办公室;股市——股票市场;劫机——劫持飞机

2.对一个偏正结构词语,取其中的限定语或中心语作为这个词的代表形式。如:

南开——南开大学;花生——落花生;花子——叫花子

3.带有共同成分的词构成的并列词组中,取每个词的不同部分加上一个共同成分作为这个词组的代表形式。例如:

大中小型——大型、中型和小型;中小学——中学和小学

4.带有共同成分的词构成的并列词组中,采用词的共同成分加上数字构成。如:

两个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

5.用与原词语所表示的事件物体有密切关系的一些词语加上原词语的一部分构成。如:

二七大罢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庐山会议——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先后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和第八次全体会议

6.用一个较短的词语代替一个在字面上无关的较长的词语。如:

十三经——易经、书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毂粱传、论语、孝经(在这里,“十三”是经书的确数,“经”标明十三部书的性质,虽然有几部书的名称带“经”字,但多数无);朱砂——硫化汞;沪——上海;佝偻病——维生素D缺乏症

7.从一个双音词语的两个字中取部分因素组合成一个新音节,并用另外一个字来记录。如:

三十——卅;之乎——诸;不用——甭

8.由数词和外文字母组成。如:

三K党——kukluxklan;“四A”革命——工业自动化、办公自动化、家庭自动化、农业自动化;ABC武器——Atomic Bacteriological Chemical

9.汉语按外语缩略语全音译过来的语言单位。如:

欧佩克——石油输出组织

以上所列,大致以人们的认同程度为序。从目前的研究成果看,人们对1~5种变化的认同程度较高,有分歧的主要是6~9种变化。

如第6种中的数字型,陈建民撰文将这一语言形式归为“统称”,不归入缩略语的范畴;郭良夫则认为叫“统称”不合适,应归入缩略语的范畴。又如“沪——上海”例,《略语手册》支持将其归入缩略语的范畴,并列举了“汴——开封、宁——南京、蓉——成都、冀——河北”等例;徐耀民則认为,这类变化不应属于缩略语的范畴,用“别称”更合适,他指出,缩略语的产生,虽有归纳、合并和省略等多种方法,但必须是原词语的简化和缩减,不能是另起炉灶或随便换个说法。第7种实际上是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的提法,支持者有杜子劲,但在此后的研究中,将此类现象归为缩略语的学者很少。华旭将第8种归入特殊缩略语,他认为,缩略语中有了英语字母,便带了一点洋味,“四A”革命使人感觉到我国现代化进程将受到国际科技发展的重大影响;周世烈则认为,数词缩略语中用外文字母,不符合汉语习惯,但他赞成将“三K党”看作缩略语,认为约定俗成,只好暂用了。第9种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语言现象,吴欣欣、王立廷在文章中反对将这一现象划归缩略语的范畴。吴欣欣指出,“OPEC(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是英语缩略语,但“欧佩克”是外来语的全音译词,是个多音节单纯词,“欧佩克”三个音节分开来讲并不代表任何意义,不是从任何比这三个音节长的语言单位缩略而来的,所以不属于缩略语,王立廷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endprint

猜你喜欢

缩略语规范化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常用缩略语汇总
关于缩略语的要求
本刊常用的不需要标注中文的缩略语
价格认定的规范化之路
谈人事档案的规范化管理
本刊常用不需要标注中文的缩略语
政务微博的规范化运行探讨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