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对接“一带一路”倡议的探讨
2017-05-13陈思杨
陈思杨
摘要: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沿线许多国家积极响应。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中,中东欧特殊的地理位置赋予其特殊的时代意义。波兰作为中东欧最有影响力的国家,相应“一带一路”倡议的态度积极,双方合作可圈可点。然而具体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的过程,对波兰的一种极大的挑战。本文将关注双方在过程中已经遇到的和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并根据笔者的分析提出适当的建议。
关键词:一带一路;波兰;中东欧;挑战;政策建议
2016年6月,随着习近平主席迈开访问塞尔维亚、波兰等国的脚步,中东欧地区在对接“一带一路”倡议中所扮演的角色也变得愈发重要起来。
在此次国事访问中,中国和波兰正式将双边关系提升至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双方政治互信进一步加深。波兰总统安杰伊·杜达明确表示,希望波兰成为中国在欧洲建设“一带一路”过程中的坚实伙伴。伴着此次访问的政治信号而去的是许多中国企业的商业订单和合作协议。以波兰为首的中东欧地区国家,一时炙手可热起来。然而,我国与中东欧国家进行大范围合作的经验并不是很多,对接时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正视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方案,是推进倡议落实的最好途径。
一、丝绸之路经济带在波建设的基本情况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自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中国就开始积极地在絲路沿线探索合作机会。中国与邻国的合作可圈可点,泛亚高铁网络建设进展顺利、互联互通逐步实施,都使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可信度进一步提升。
丝绸之路经济带旨在连接欧亚大陆,实现互联互通,互利互惠。从中国到西欧,中东欧地区是必经之地,也是进入欧洲的重要门户。现在的波兰,可以说是中东欧国家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影响力最大、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从地理位置上来说,波兰地处欧洲的中心,四通八达,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除此之外,波兰还是西欧至中东欧的连接地带,西与德国毗邻,北与俄罗斯出海口相邻并拥有较长的波罗的海海岸线,东与诸多中东欧国家相邻,不仅是通往西欧的绝佳路线,更是与中东欧国家连接的重要节点。经济方面,长期保持稳定,即使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依旧保持4.8%的增长[1],在欧洲整体经济低迷的大背景下显得尤为珍贵。政治方面,波兰国内政治较为稳定,与中国长期政治互信,对中国的态度友好,新政府也多次公开表示支持中国“一带一路”的倡议。不管从何种角度来看,波兰在“一带一路”的建设中,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波兰的地理位置决定其将主要对接中国“一带一路”中的陆路部分,即丝绸之路经济带。然而,该经济带经中国中西部,穿中亚,从黑海至波罗的海,一路上需经过许多敏感地带。中波之间的对接有什么样的挑战,可能会面临什么样的困难,也是在实施“一带一路”过程中所必须考虑的问题。
二、丝绸之路经济带在波建设所面临的挑战
不管从经济体量上来说,还是政治影响力来说,波兰在中东欧地区的位置举足轻重。在波兰建设中所遇到的挑战,亦代表了在部分中东欧所遇到的挑战。故而,需从经济、法律、政治等不同方面全面进行分析。
(一)欧俄经济战,阻碍中波通道。自从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欧洲就开始对俄罗斯进行经济制裁。2016年7月1日,欧盟理事会宣布,因为俄罗斯未能执行明斯克协议,欧盟已正式将针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延长到2017年1月31日。作为回应,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指令,将限制进口实施对俄制裁国家的食品禁令延长至2017年12月31日。[2]欧俄之间的制裁与反制裁,可以说是一场没有赢家的战争。
而对于中国来说,更是实施一带一路中互联互通上的阻碍之一。经济上来说,从欧洲运往中国的铁路不能通过俄罗斯,无法借用第一欧亚大陆桥进行运输。政治上来说,以波兰为首的中东欧国家希望中国在欧俄制裁与反制裁中发挥一定的作用,但实际上,中国处于中立,欧盟和俄罗斯都是中国的好伙伴,姿态较为难以拿捏。
(二)贸易或影响合作积极性。波兰与中国的经济合作一直受到贸易逆差影响,有可能降低中波贸易合作信心。虽然从理论上分析,中国和中东欧的市场是相互补充的,但事实上,波兰和中国的市场对接起来并没有那么容易。波兰一直处在很大的贸易逆差之中。2013年中欧班列正式运行,蓉欧快轨的建成通车并没有有效地改善这一状况。据欧盟统计局统计,2014年波兰对中国出口22.3亿美元,增长5.2%;自中国进口139.7亿美元,增长24.0%;波方逆差117.4亿美元,增长28.4%。[3]蓉欧快轨的效果并不明显,一直近乎是满车去,空车回。东欧的商品一直没有成功跻身中国市场。
而波兰总统希望用波兰农产品作先锋队,来打开中国市场,然而作为中国同样是一个农产品大国,中国对于农产品的需求是否有这么大,还有待研究。追赶贸易逆差,短时间内还无法实现。
(三)中波合作缺乏相关法律、智力的支持。2011年轰动一时的中海外事件令中国企业一度陷入危机之中。中海外一时声名狼藉,甚至影响其他中国企业的项目,同期柳工收购项目被紧急叫停,中波投资合作受到了很大影响。中海外投资的失败,反映了中国人在中东欧投资的各种问题,包括不熟悉欧洲法律,不精通当地语言,无法完全应对完全市场化的操作等等。
然而,不管从波方看还是中方看,精通波兰语兼法律的人才依旧奇缺,波兰企业和地方政府能够信任中方企业的投资建设有待观察。除此之外,对于波兰当地用人制度的不了解也是中国企业的硬伤。生搬硬套中国的用人方式,未把加班费用或时间算入项目等问题,造成项目无法完工,延误工期。这都是对对象国没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的表现。上述这些问题,至今一直影响着双方合作。
(四)中俄关系影响中波关系。中国与俄罗斯的友好关系,或许会影响波兰对接”一带一路”的态度。波兰与俄罗斯不睦由来已久,波兰不希望俄罗斯强大起来,影响自身的地缘政治地位。然而,俄罗斯是中国“一带一路”政策重要的合作伙伴,从目前看,中国会继续发展同俄罗斯的友好关系。波兰政府和商业顾问、波兰科学院在读博士生亚采克·巴尔托夏克(Jacek Bartosiak)先生提出:如果“一带一路”政策大大提升了俄罗斯的实力,那么波兰对执行该政策的意愿和政治基础就会变得相当薄弱。这个观点再次印证,凡广泛触及俄罗斯的政策,就会变成敏感的地缘政治问题。尤其是特朗普上台后,美俄关系有所缓和,波兰等中东欧国家会更加关注地缘政治问题。若没有有效制裁俄罗斯的举措出现,很难说波兰不会为了俄罗斯事宜,用消极的态度回应“一带一路”。
(五)波兰市场和中国市场是否真正互补。波兰市场是否能真正满足“一带一路”的需求也需进一步调研。中国“一带一路”政策倡导的,并重点扶持的是绿色能源、基础设施。而波兰自身主要出口的是铜、煤炭等基础工业领域。而波兰引以为傲的食品领域,因冷链出口等技术问题和口味差异等客观问题,只有部分波兰苹果被尝试引进中国,但售卖时间还很短,销售情况还未可知。从经济市场分析,双方急需寻找新的合作领域。
(六)来自波兰政党方面的不确定性。波兰执政党和在野党之间执政观念相差较大,配合度不高,政策能否持续执行有待观察。泛泛来说,波兰的政治背景对中国是有利的。波兰与欧盟和俄罗斯的关系都有所退步,不会想要再树立新的、没有必要的敌人,故而推进中国的“一带一路”政策可以说是必然的。
但具体来看,波兰与中国不同,每次政府换届都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政策方向。现任政府十分支持“一带一路”政策,不代表下届政府依旧支持。即使支持,力度和意愿强弱也是未知数。而且就法律与公正党(执政党)造成的宪法危机來看,其支持率已不断下降,对于法律与公正党作出的决议,民众接受的程度如何,也需观察。
(七)欧盟的严格要求或制约发展。欧盟进口标准严格,制度规范严谨,会对中国企业出口或投资造成影响。产品进入欧盟时,不仅要符合欧洲标准,还需要获得多重认证。欧盟标准十分严苛,对环保、卫生、安全、环保等方面都有详细的规定。一直以来,中波进出口最多的商品是纺织品、原料、贱金属及制品等产品,相对来讲标准较低。严苛的标准使中波经贸合作的领域一直难以拓宽。
相较波兰而言,非欧盟国家塞尔维亚就显出非常大的优势。不管是在能源需求还是大型项目建设上,都有着令双方满意的合作成果。现阶段来看,这不仅是中国企业首选塞尔维亚、黑山等非欧盟国家的原因,也是限制中国投资波兰的一大原因。
(八)“一带一路”的线路设计或会引起波兰的担忧。陆路的丝绸之路经济带预计路线是从中国西安出发,经过中国中西部地区,穿过中亚,路径黑海国家,借道俄罗斯,从中东欧地区进入欧洲,直至抵达西欧。这一路上会经过许多敏感地带。第一,黑海国家,如土耳其、马其顿等正身陷政治危机,政治问题敏感,这个方向的线路对波兰来讲是十分不安全的。波兰是一个相对保守的国家,将国家安全放在首要位置,从其对待难民危机的态度可见一斑。故而,一条不安全的路线或会引发波兰强烈的担忧。第二,线路必将经过俄罗斯,这是波兰不愿意见到的。若此条道路经过俄罗斯后进入波兰,会引起波兰极大的反感,会对波兰的态度造成影响。虽然这条线路只是预想线路,但由于陆路丝路主要根据古丝绸之路延伸,所以大致路线已然固定。这条线路是否能令双方都满意,还需看进一步的发展。
三、解决方式
(一)培养相关领域人才,熟悉波兰当地法律法规和具体情况。对于波兰当地语言和政策法规的不熟悉,是造成很多企业踟蹰不前的直接原因。注重人才的培养是解决该问题的重中之重。在现在走出去的急切呼声下,可先对接国内已有的平台,如国际法律知识丰富的国际律师团队,小语种人才丰富的院校等,寻找相关领域人才和专家,聘为企业顾问或咨询专家,指导相关领域企业走出去。
(二)进行充分的调研,了解波兰市场的真实需求。“一带一路”让人看到要想富,先修路的中国观念。既然要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就需要调查,波兰哪里最需要项目,需要什么样的项目,中国是否有能力完成。不可再重蹈中海外的覆辙,在不熟悉市场的情况盲目竞标、投资,造成巨大损失。
(三)充分利用现有的机制和平台,将其作用充分发挥。16+1中国—中东欧领导人会议是波兰参与度很高的平台,也是中国同中东欧地区进行密切交往的重要规划。可对16+1平台进行充分利用,让更多地企业、地方政府、人文教育得到对接。
(四)随时跟进对波兰情况的了解。中国一些高校、智库等都有对波兰的国别研究,可提供波兰时事和国内情况。只有知己知彼,才能进行更好的投资。企业在投资前需要这些专业人士提供对波兰全面的分析,在了解情况的基础上,进行投资或贸易。
结语:
波兰与中国自1949年建交以来,一直保持着稳定的关系。尤其是2011年双方提升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后,双边关系更是飞速发展。波兰,已成为中国在中东欧地区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虽然在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的过程中,有一些问题已经浮现,但中波合作的基础坚实,不易被打破。只要积极寻找问题根源,解决问题,在一带一路合作过程中,波兰仍是中国在中东欧地区最值得信任的合作伙伴。
参考文献:
[1]数据来自中国商务部官网。
[2]参见《当代世界》2016年10月刊,《制裁与反制裁:欧俄相互经济加害难长久》。
[3]数据来自《中商情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