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小学语文教学导入策略
2017-05-13李娟
李娟
摘 要:课堂导入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前奏。课堂教学中的导入犹如乐章的序曲使学生一开始就受到强烈的感染,又像是打开殿堂的大门,引领学生登堂入室。好的课堂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导入艺术
导入常常运用于一节课的起始和一个问题的开头,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好的导语像磁石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提高整个智力活动的积极性。好的课堂教学导入会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师生双方轻松而愉快。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自己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导入的方法。
一、诗歌导入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小学生对于某些现代诗歌的理解很难深入到位。当教师教学诗歌时,必须用相对符合诗歌情境的语言予以导入,或者将已学过的诗歌作為导入,既能让学生对已学诗歌进行回忆温习,又能引导学生在本课学习中尽快入境。例如在四年级上第五单元《小草之歌》一课学习时,笔者就借用了二年级下第一单元《春天在哪里》作为课堂导入。在开始时,笔者首先鼓励学生把所学过或积累的关于春天的诗句写到黑板上,又让学生回忆《春天在哪里》诗歌的内容进行吟诵。之后导入:“同学们,我们看到有春天的地方就有小草,嫩嫩的小草是春天的象征,那么小草还有没有其他的色彩,是否能代表其他的季节呢?”学生们通过对现有诗歌资源的积淀与选择,对已学诗歌的回忆,理解了春天与春草之间的联系,也在所营造情境中培植起学习的欲望,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提升。
二、故事导入激发浓厚学习兴趣
小学生依然处于感性认识中,其对于新鲜的事物总保持好奇心,且爱听音乐听故事。教师在导入阶段进行设计时,须抓住学生特点,以故事导入帮助学生建立起浓厚的学习兴趣。如在六年级上第一单元第3课《卖火柴的小女孩儿》导入设计上,笔者就将课文内容进行梳理与总结,并将此落实为一段文字,放在上课开始时让学生预先朗读——“冬天的夜晚寒风刺骨,雪花飘飘地下着,街上人寥寥无几。这时,一个身形单薄、光头赤脚的女孩走在大街上。一整天了,没有一个人向她买过火柴,她身上单薄的没有一分钱。她又饿又冷,雪花散落在金黄的长发上,她无心理会……”当学生绘声绘色地讲完这些故事时,学生们都为之一动,且都要询问其结局如何。这时,笔者提示道,“同学们,我们可以从今天所要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获得答案”。学生们都饶有兴趣地投入到课文的整体感知中,且课堂效果十分不错。可以看到,学生们对于形象生动、富于想像力的情节都保持着极大的兴趣。当然,我们也可以将类似的故事作为导入部分内容,引导学生迅速走进故事品味文本。
三、设置悬念导入培养学生思维
根据学生爱追根求源的心理特点,一上课就给学生创造矛盾,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引起注意。因此在课堂教学导入时,利用巧妙设问造成悬念,让学生处于一种“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状态,促使学生在高昂的求知欲望中探求知识,引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例如我在教学《草船借箭》一文时,设置了这样的悬念:《草船借箭》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改写的。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和孙权各据一方,称魏、蜀、吴三国。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攻打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抗曹,刘备派出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助战,孙权手下的大将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能,想陷害他。诸葛亮是怎样对待的呢?最后的结果怎样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四、多媒体导入帮助学生理解文本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正在走进农村学校的课堂,它以其特有的形象性、多功能性、大容量,促进了教学形式的多样、教学内容的丰富、教学过程的优化,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恰当选择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体会到亲身参与的乐趣。例如在讲五年级上第四单元《月下桨声》一文时,笔者就尝试引进《月光曲》作为引子导入教学,让学生们能够真切感受到月光下的恬静与淡雅,在优美意境中走入文本。而在五年级上第五单元《唐玄奘西行取经》一课导入部分,又着眼于动画片《孙悟空》《西游记》1984版的主题曲,并在多媒体上播放孙悟空从石头崩裂中现身的情景,学生们顿时被深深吸引住。此后,笔者顺势导入:“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猪八戒等人物大家一定都非常熟悉,也知道这些徒弟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但是跋涉千难万险到西方取经的唐玄奘在历史上确有其人,那么这个人是怎样的一个人呢?是怎样的精神让他最终取得真经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唐玄奘西行取经》”。可以说,新式媒介的应用,让语文课更为生动有趣。语文教师也拥有了更多的教法选择,但需注意运用要适宜,要有度。
五、问题导入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
老师在导入新课时,运用质疑问难的方法,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例如教学《你们想错了》的导入:“同学们,看了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些什么?”学生纷纷举手提出自己的疑问:“‘你们指谁?”“为什么说你们想错了?”“错在哪里?”……这一系列的问题也是课文的重点难点,接着我小结道:“这些也是我们学习这篇课文要解决的问题。”带问题学习新课文,有目的性,针对性,往往能让学生自己抓住课文的重点。
导入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无论用何种形式和方法导入新课都是为了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我们要在瞄准教材重难点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教学内容,灵活设计,巧妙运用,使导入这个教学的“第一锤”,就敲在学生心灵上,迸发出迷人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