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眼底激光对重度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非增殖性)应用效果观察

2017-05-13陈水明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10期
关键词:治疗效果

陈水明

【摘要】 目的:探讨眼底激光治疗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组给予个体化激光光凝治疗,对照组接受全视网膜光凝治疗,记录两组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治疗前后视力、视野变化情况,将所得数据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经治疗后两组视力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视野光敏度较治疗前未发生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视野光敏度较之前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实际情况给予个体化激光光凝治疗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有利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

【关键词】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非增殖性; 眼底激光; 治疗效果

doi:10.14033/j.cnki.cfmr.2017.10.06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10-0130-02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属于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致盲的主要原因。本文为提高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临床疗效,特选取2015年9月-2016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诊治的90例此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眼底激光治疗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90例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共90只眼)中男49例、女41例,年龄47~85岁、平均(67.82±2.11)岁,糖尿病病程4~27年、平均(11.29±2.34)年,发病部位:左眼43例、右眼47例。随机(抽签、就诊序号等方法)将90例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制定的糖尿病(2型)诊断标准;(2)经糖化血红蛋白(HbA1c)、验光、眼压、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等临床检查确定发生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1个或多个象限发生血斑(10个以上),存在棉絮斑、静脉串珠、视网膜内微血管异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可知无灌注区总面积在5视盘直径以上;(3)排除其他原因所致视网膜病变者;(4)排除合并其他眼部疾病者;(5)排除恶性肿瘤患者;(6)排除心、肝、肾、脑、肺等机体重要器官严重病变(器质性)者;(7)排除机体特殊生理时期(妊娠、产褥、哺乳等)女性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8)排除血液、免疫、精神系统疾病者;(9)对激光治疗具有良好耐受性且无相关禁忌症,意识清醒可积极配合本次研究;(10)排除合并其他糖尿病相关并发症者;(11)患者本人及家属对本次研究内容完全知情,必要时可于本次研究前指导其签署(独立不记名)知情同意书(该协议由本院伦理研究会制定)。

1.3 方法

术前充分散瞳(美多丽)后给予表面麻醉(0.5%爱尔卡因),Nd:YAG激光治疗仪由美国科医人(Lumenis)医疗激光公司提供,其中弥漫性黄斑水肿给予格子样光凝、局限性黄斑水肿给予局部光凝,之后实施象限视网膜光凝治疗,参数设置:光斑Ⅱ~Ⅲ级、曝光时间0.15 s,1次/周,持续治疗1~4周。研究组给予个体化激光光凝治疗,将患者FFA检查结果所得图像传入计算机,对病变视网膜区域给予局部散播性激光光凝治疗,光凝点数控制在800点以内;对照组接受全视网膜光凝治疗,1200~1400点光凝点数,光凝范围需到达视网膜赤道部。

1.4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治疗前后视力、视野变化情况,将所得数据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相应激光治疗,治疗前两组视力、视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视力均较之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视野光敏度较治疗前未发生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视野光敏度较之前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糖尿病属于慢性终身性代谢性疾病,由于目前临床尚无有效治愈方法,患者发病后仅可通过药物、饮食、运动等控制血糖稳定,若血糖控制不理想将显著增加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患者致残率、致死率随之提高 [1]。近年来,由于多因素(周围环境恶化、饮食及生活结构改变、工作及学习压力增加)共同作用,糖尿病发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发生率随之增加,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临床疗效已成为广大医护人员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2]。

全视网膜光凝(panretinal photocoagulation,PRP)是目前临床用于治疗非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主要方法,具有痛苦小、创伤少、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等特点,使用后可显著改善血管渗漏状态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3]。研究表明,非增殖期(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 NPDR)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经眼底激光治疗大多可获得理想疗效,但若患者处于中期非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时未获得及时干预且血糖控制欠佳,待视力下降并再次接受治疗时病情将具有过渡至增殖期风险,显著增加视网膜脱离、玻璃体积血等异常情况发生率[4]。提示早期确诊并给予积极治疗是保障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关键因素。但有研究显示,此类患者经激光治疗后虽可有效改善视力并显著避免视力丧失,但视野丢失情况较为严重,应引起相关医护人员注意[5]。有学者提出,根据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实际情况给予针对性的个体化激光治疗,将有利于在提高患者视力的基础上有效避免视野减小,对保障其疗效及预后具有积极意义[6-7]。本文研究可知,对照组经全视网膜光凝治疗后视力虽较之前有所提高,但该组视野平均光敏感度较之前显著减少;研究组经个体化光凝治疗后视力提高效果与对照组对比并无显著差异,但该组术后视野平均光敏感度较治疗前并无显著改变,提示研究组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均较为理想,与张竖等[8]相关资料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结论。

综上所述,根据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实际情況给予个体化激光光凝治疗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有利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值得今后推广。

参考文献

[1]罗忠华.降糖明汤治疗气虚血瘀型糖尿病非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观察[J].大家健康,2014,8(4):344-345.

[2]马德志,王秀梅.止血散瘀明目汤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分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12):40-41.

[3]何丽琴,张宝琴,夏琼,等.上饶地区中度非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次全视网膜光凝治疗观察[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4,32(9):1086-1089.

[4] Sanchez T H,Alvarez V A,Maldonado M J.Retinal thickness study with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p[J].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2016,43(5):1588-1594.

[5]吴瑕,马建.祛胰抵胶囊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4,2(19):24-25.

[6]李童,高志卓,李红娜,等.羟苯磺酸钙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非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分析[EB/OL].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2015,5(2):77-80.

[7]徐鼎,李春霞,贾万程,等.4-2-1原则指导下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激光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5,33(6):591-594.

[8]张竖,姜士军,蒋燕玲,等.周边视网膜光凝治疗中度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EB/OL].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2015,5(1):27-31.

(收稿日期:2016-12-15)

①福州东南眼科医院 福建 福州 350000

猜你喜欢

治疗效果
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