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艾灸联合儿茶酊对高危患者压疮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2017-05-13王国香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10期
关键词:预防效果压疮护理措施

王国香

【摘要】 目的:探讨艾灸联合儿茶酊预防高危患者压疮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以2015年1-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92例高危压疮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入选病例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患者在预防压疮常规护理基础上以敷料预防压疮;试验组46例,患者在预防压疮常规护理基础上以艾灸联合儿茶酊预防压疮。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期间压疮发生例数及部位,统计压疮发生率,并以NPUAP压疮分期标准评估压疮发生严重程度。结果:试验组压疮发生率(2.17%)低于对照组压疮发生率(1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试验组骶尾部NPUAP Ⅱ期压疮1例,对照组足踝部NPUAP Ⅰ期压疮1例、骶尾部NPUAP Ⅱ期压疮3例、髋部NPUAP Ⅱ期压疮2例。护理期间,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以艾灸联合儿茶酊能有效降低高危压疮患者压疮发生率,应用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艾灸; 儿茶酊; 压疮; 护理措施; 预防效果

doi:10.14033/j.cnki.cfmr.2017.10.04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10-0088-03

压疮是指肌体局部长期受压所致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而引起的溃烂坏死,可诱发感染等症,加重患者死亡风险,是临床护理工作需要长期重视和积极面对的一项重要问题[1]。笔者所在医院近年来以艾灸联合儿茶酊预防压疮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文章現进行对此分析和探讨,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5年1-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92例高危压疮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入选病例均分为两组。试验组

46例,男25例,女21例;年龄42~95岁,平均(74.3±6.1)岁,Braden评分7~12分,平均(9.6±2.2)分。对照组46例,男

29例,女17例;年龄40~89岁,平均(72.8±6.3)岁;Braden评分7~12分,平均(9.7±2.0)分。病例入选标准:(1)压疮危险因素评估(Braden)≤12分[2];(2)患者及家属知晓本研究目的,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自愿配合。病例排除标准:(1)已发生压疮者;(2)合并急慢性皮肤病;(3)合并精神疾病等无法配合艾灸者;(4)住院时间≤2周。两组性别、年龄、病情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预防压疮的常规护理:(1)给予患者合理饮食,保证日常能量及蛋白质所需,以改善全身营养状况;(2)患者卧气垫床,以松弛肌肉,促进血液循环,同时使用三角翻身垫等,帮助体位调整;(3)每2 h变换体位1次,按右侧30°卧位→左侧30°卧位→平卧位的翻身顺序循环进行,为减少骨突处皮肤相互受压,患者双下肢屈曲稍错开位,膝间垫软针;(4)定期换洗床单、衣物,温水清洁皮肤,保持皮肤与接触物洁净、干燥;(5)及时处理二便,做好失禁护理;(6)给予患者及家属关于压疮知识的健康宣教,提高依从性和预防意识。

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以敷料预防压疮。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丹麦康宝乐公司生产的康惠尔水胶体敷料(透明贴)或泡沫敷料(渗液吸收贴)贴敷于预先清洁的骶尾部、髋部受压部位,敷料每3 d更换1次,发现卷边、浮起等情况及时更换新敷料,持续15 d。

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以艾灸联合儿茶酊预防压疮。儿茶酊:以笔者所在医院自制儿茶酊(取儿茶、黄芩、黄柏各200g,冰片100g,加入75%乙醇2000 ml中浸泡48 h后过滤),每日2次涂搽骶尾部、髋部压疮易发部位,上、下午各1次,要求涂搽外缘要超出受压部分至少3 cm,持续15 d。艾灸:外涂儿茶酊后,患者侧卧位,于骶尾部和髋部沿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走向取秩边、上髎等穴位6~10个,穴位定位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腧穴名称与定位》(GB/T 12346-2006)[3],注意交替取穴。常规清洁消毒穴位处皮肤,点燃艾条,以回旋灸、雀啄灸,循经往返灸、温和灸等手法探查热敏化穴位。定穴后,施温和灸,期间询问患者感受并以此为据调整艾条距离,防止烫伤。艾灸每日1次,持续时间依个体差异而定,以灸至皮肤红晕,出现传热、扩热等热敏灸感为宜,持续14 d。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期间压疮发生例数及部位,统计压疮发生率。以NPUAP压疮分期标准(2007年)评估两组压疮病例的压疮严重程度。观察两组护理期间不良反应。NPUAP分期标准:(1)疑似深层组织损伤期:皮肤完整但呈红褐色或紫色样,可见充血水泡,为潜在软组织损伤;(2)Ⅰ期:皮肤完整但皮下可见不褪色红斑;(3)Ⅱ期:皮肤轻度缺失,可见血清性水泡,但无红色腐肉或开放性溃疡;(4)Ⅲ期:皮肤缺失至脂肪可见,但未及肌肉层;(5)Ⅳ期:全皮层缺失至骨骼、肌腱外露;(6)不可分期:溃疡基底黑色焦痂或腐肉掩盖[4]。艾条皮肤烫伤标准:(1)皮肤红肿;(2)痛觉过敏;(3)可见烧伤水疱。

1.4 统计学处理

以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期间,试验组骶尾压疮1例,压疮发生率2.17%(1/46),对照组骶尾压疮3例,髋部压疮2例,足跟部压疮1例,压疮发生率13.04%(6/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压疮分期:试验组Ⅰ期1例,Ⅱ期0例;对照组Ⅰ期1例,Ⅱ期5例。试验组Ⅱ期压疮发生率(0)显著低于对照组(1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护理期间,对照组未见敷料所致过敏等不适病例,试验组患者无艾灸皮肤烫伤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0。

3 讨论

数据统计显示,我国一般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率约2%~5%,而瘫痪、昏迷等长期卧床、行动不便者,压疮发生率高达24%~35%[5]。压疮不仅会延长病程、加重病情,增加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而且易继发严重感染,长期不愈合则会加大患者死亡风险。不仅如此,与一般患者相比,压疮患者的护理任务加重,也会加大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影响护理质量。对此,积极评估压疮风险并以有效护理措施降低压疮发生率对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高护理服务水平具有积极作用。

研究发现,人体皮下血管可承受最高压力约为32 mm Hg,血管受力超过这一压力水平时很可能因扭曲、变形而影响血流通过,导致缺血,长时间维持这一状态则会造成皮肤缺血性损伤,从而产生压疮[6]。勤翻身可有效防止局部机体组织长时间受压,气垫床能够利用压点移动原理使臀部、髋部、足跟部等处受力均匀,肢体被动运动则能改善微循环,降低机体缺血、缺氧性损伤,科学饮食增强机体能力,保持皮肤、衣物干燥则可以防止潮湿引起皮肤抵抗力下降,从而增强皮肤对摩擦的抗性。联合应用能够帮助减少皮肤及皮下血管损伤,对预防压疮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压疮可预防并不是指可以绝对防止,一些恶病质患者、医嘱禁翻身患者的压疮发生风险仍然很高,尤其以骶尾部、髋部最为多见,因此,临床护理工作对压疮除了要做到认真预防、积极面对,也要通过健康宣教等手段获得患者和家属的理解和支持,以实现护患和谐。

研究证实,敷料具有降低剪切力、改善局部血供之功效,贴于受压部位有助于减少压疮发生。但其临床应用存在不便于观察受压皮肤损伤、容易卷边浮起、撕除易损伤周围皮肤、价格相对昂贵等诸多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压疮的预防效果和临床应用的推广性[7]。

传统中医认为,久病着席,气血亏虚,加之不能转侧,受压处气血失于流通,导致经脉不通、温煦濡养失职是压疮发生的主要原因,故治疗旨在溫经通络、消淤散结。笔者所在医院自制外涂中药儿茶酊,其中儿茶具有活血生肌、收湿敛疮之功效,黄芩、黄柏、冰片均有清热燥湿,治痈肿疔疮之功效,联合应用可以解毒、活血、除湿、生肌,提高局部血流量,改善微循环和组织缺氧症状,从而增强局部机体抗性。而艾灸作为我国中医传统外治方法,具有温经散寒、行气通络、调节免疫之功效,沿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走向在髋部、骶尾部取穴艾灸,能够有效发挥扶正祛邪、温通气血,增强局部微循环和皮肤代谢能力的功效,从而减少压疮发生。不仅如此,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燃烧着的艾条能释放多种辐射能谱,其中红外线对生物分子氢键具有刺激作用,能通过谐振吸收效应为机体细胞代谢提供能量,改善病态细胞功能,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力,提高抗感染性,降低压疮发生风险[8]。

本次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常规护理方法下,以艾条联合儿茶酊预防压疮,患者压疮发生率(2.17%)显著低于敷料预防压疮发生率(1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患者未见艾条烫伤皮肤等不良反应,提示以艾灸联合儿茶酊能有效降低高危压疮患者压疮发生率,应用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郭梅,骆传丽,刘洁,等.湿润烧伤膏联合艾灸与藻酸盐类敷料在不可分期压疮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16(10):2930-2932.

[2]李雪飞,罗烨,洪霞,等.艾灸联合紫草油预防压疮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14,29(7):40-42.

[3]洪霞,江雪英,罗烨,等.艾灸盒温灸预防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压疮效果探讨[J].护理学杂志,2016,31(3):47-49.

[4]方丽云.艾灸"三步法"改善压疮创面的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3,6(3):134-135.

[5]刘华,方玲,雷春华,等.艾灸联合儿茶酊外涂治疗30例压疮的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6):145-147.

[6]徐燕.中医艾灸用于压疮患者的护理体会[EB/OL].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13(5):175-176.

[7]沈叶莉,施金月.复方莪术膏联合艾灸治疗脑卒中后压疮31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4,21(3):329-330.

[8]倪斐琳,黄双玲,单霄雁,等.艾灸促进卒中后Ⅱ期压疮创面愈合的临床观察[J].浙江临床医学,2016,18(5):979-980.

(收稿日期:2016-12-17)

①扬州市中医院 江苏 扬州 225002

猜你喜欢

预防效果压疮护理措施
调中益气汤联合外洗汤剂治疗压疮的效果观察
按压识别早期压疮
417例压疮现况调查与分析
成立压疮管理小组,优化压疮管理流程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效果和控制作用分析
不规则抗体筛查在溶血性输血反应中的预防效果
化疗性静脉炎采用湿润烧伤膏的预防效果观察
曲安奈德预防术后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