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方法

2017-05-13钟慧英

魅力中国 2017年6期
关键词:操场周长长度

钟慧英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注重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其中包括数学阅读能力、数学应用能力和数学探究能力。可以看出,“数学阅读能力”是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笔者发现,班里的孩子都很重视语文阅读,但几乎不进行数学阅读;家里有许许多多的文学书籍,却见不到除数学习题集外的其它数学书籍,孩子们不进行数学阅读这已经成了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

依据数学学科的特性,数学阅读绝不能等同于语文阅读,而需要采用适合数学特性的阅读方法。然而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往往没有积累好的阅读习惯和策略,不知如何读才能有所得。因此在教学中我进行了一些尝试,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形成数学阅读的方法。

1.单元起始---导读

语文教材每一组课文学习前有“单元提示”,受其启发,我思考:数学行不行?数学中的许多知识、方法是相通的是相互联系的,我想单元学习前可以尝试让学生读出新旧知识的联系。

以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认识分数》为例:

师:同学们,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许多的数,数也数不完。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类新的数,好不好?

生:好(满脸期待)。

师:让我们一起阅读课本的第四单元,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什么?碰到了什么问题?哪里你觉得有意思?

(生读)

生:老师我知道以前的数都是一整个一整个数的,现在不够分整个的时候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生:老师我知道了半个可以用二分之一来表示。

生:老师,我们以前的数可以比较大小,但是我不知道分数怎么比较大小。

生:老师,我能比较,用画图的方法就能比较出来,而且用画图的方法可以表示很多的分数。

师:是吗?那我们一起用画图的办法来画一画分数。

(学生乐哈哈画……)

下课了,许多学生围着我,发出这样的感叹:“老师,学习分数真好玩。”“老师,今天我们画啊画,发现了很多和以前只是不同的地方。”“老师,刚才我们阅读教材的时候,好像一下把整个单元这么多页的内容都想明白了。”……听了同学们的这些感受,我深刻地体会到,根据学习的章节,开展一次单元的导读活动是多么有必要。结合每单元的主题内容,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帮助学生唤醒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新知识进行联系与冲突,学生在教师导读中主动阅读,边读边想,边思边问,这正是一种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

2.预习巧问----启读

在单元起始教学的阅读中侧重让学生对知识进行整体感知,帮助学生了解教材要求我们学什么。在数学学习中,预习性阅读也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方式,预习性阅读要有针对性。因此,在布置预习作业前,一教师定要精心设计问题,阅读前揭示阅读提纲,启发学生阅读,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阅读。

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元角分与小数》,布置学生自主预习时,可以设计如下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①明天我们学习《元角分与小数》,关于小数我已经知道了什么?(已有知识)②关于小数,我还想知道什么?(学生自学课本)③关于小数,阅读了课文后,我又知道了什么?(做上记号,记录下来课堂汇报)④我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的?(质疑新知的问题记录下来,课堂上提出讨论)。

教师通过4个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有指向地进行阅读。通过“我还想知道什么?我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的?”这两个问题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阅读后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这样注重问题意识的培养能逐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预习习惯,最终形成数学阅读方法。

3.重构知识----引读

其实数学阅读经验更多来自于课内,针对不同年龄、不同知识层次的学生,采用适当的方法引导阅读。如在教学《什么是周长》时,关于周长的意义,我是这样引导学生主动阅读的:学生初读出结论“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他们的周长。”

师:你读懂了什么?

生:摇摇头

师:没读懂没关系,现根据你的经验来看一个例子。小明的爸爸为小明制定了一个锻炼计划,(课件出示:每天绕操场跑一圈。)你能读懂他的意思吗?

课件演示:小明第一天在操场里面跑了一圈。

小明第二天沿著操场的边线跑,但没有跑到起点。

课件出示第三天小明沿着操场跑了一圈。

师:这次小明跑对了吗?他是怎么跑这一圈的?

生:到大屏幕上边说边指

师:像这样沿着操场的边线跑,最后又回到起点,就是绕操场跑了一圈。这里的一圈在数学上又叫一周。请找出身边的物体,指出他的一周。

课件演示:小蚂蚁沿着树叶跑一周,小瓢虫沿着长方形跑一周

师:假如两只小动物要比赛沿边线跑一周,将这两个图形作为他们各自比赛场地,公平吗?你是怎么想的?

生:不公平,树叶一周的长度长,长方形一周的长度短。

师:你的意思是这两个图形一周的长度不一样。(课件演示:树叶一周的长度,长方形一周的长度)谁的更长一点啊?数学中我们就把这样一周的长度叫做它们的周长。大家再去读一读什么叫周长?现在读懂了吗?

生:老师我知道怎么读了,要先读出“一周”,再读出“长度”,周长一定是一周的长度。没有围成一周的长度不是周长……

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先是被动地读,然后带着问题去读,在学生阅读之前,教师适当地创设一些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疑问阅读。通过看一看——指一指——读一读,动手、动眼、动脑多种感官参与,读的过程也是知识的主动建构的过程,实现了从机械阅读向意义阅读转化。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会学习首先要学会阅读,一个阅读能力不好的学生就是一个潜在的差生。如果在小学里没有教会他迅速地阅读,他日后学习中就会遇到无法克服的困难。”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决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成功的,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我们任重而道远!

猜你喜欢

操场周长长度
认识周长(部级优课)
操场的一天
学校操场
下课了
周长面积变变变
爱的长度
特殊长度的测量
长度单位
长度学校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