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提问教学法”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施

2017-05-13文慧

魅力中国 2017年6期
关键词:思考高中语文

文慧

摘要:教学方法是高中语文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教学是否成功和教学方法的选用是否恰当有直接关系。见于高中学生的思辨能力,认真研究并正确使用“提问教学法”对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就“提问教学法”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启示以及实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中语文;提问教学法;思考

余映潮在其鲁迅《祝福》的教学案例中,提出了一个问题:祥林嫂作为一个极富悲剧色彩的人物,可以说她是没有春天的,请学生通读课文,佐证这个观点。这个问题看似简单,然而当这个问题成为引导学生阅读的一条线索以后,学生将会怀着极大的兴趣来研读这篇课文,弄清楚祥林嫂为什么没有春天,从而理解祥林嫂悲惨的命运。以理解这个问题为主线索,学生由此可以展开对全文的探索和分析。可见,一个巧妙的提问对于整个课堂教学来说意义非凡。对于这种方法的使用,可将其归纳为“提问教学法”。

提问教学法是什么?指的是教师在考虑到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的情况下,在课堂上提出问题来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力,思考并回答提出的问题,从而获得新知识、达成学习目的、检验学习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提问是教师所使用的一种很常见的教学手段。可以说,提问是一座能使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获得有效沟通和交流的桥梁。对于教师而言,在结合课文实际情况之上巧妙设问,可以将学生引导向正确的学习方向,从而更加准确地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对于学生而言,一方面,学生通过理解老师的提问,能够更加明确学习任务,掌握学习要点;另一方面,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语言表述能力也能在提问过程中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而在提问与回答这个交互过程当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都能共享思考成果,从而使得教学更加高效化。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提问虽然是教学环节中再平常不过的一环,但绝不意味着提问是一件平常的事情。甚至可以说,提问的优劣与课堂教学的效果生死攸关,尤其是高中语文课堂。那么,如何才能在课堂上更好地实施提问教学法呢?兹认为需做到以下五点:

一、因势利导,结合学生实际

蔡元培先生提到过:如果课堂教学是以教师的意愿来规定学生的思维和个性的话,便是大错特错的。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和爱好,去帮助和引导他们。蔡先生的意思,一方面是要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共同参与学习活动,教师不宜过多干涉学生的学习行为;另一方面是要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不同的学习情况来加以引导。

对于高中语文教学而言,学生在认知水平、领悟能力、鉴赏能力、表达能力等方面存在着个体差异。因此在设计课堂提问时,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的整体情况,问题不宜过难,难则打击学生的自信心与积极性;问题也不宜过于太简单,太过简单达不到锻炼学生的目的,也难以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二、纵观全文,精心设计问题

相比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标,高中阶段更加注重语文的人文性,即育人功能,更加注重对学生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等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问题的时候,要更加考虑到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特性。教师首先要通览文本,对文本进行细致研读。在制定出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之后,要立足全文,寻找文章中正确的切入点。这个切入点要力求做到能统率全文,能引发对全篇文章的深入阅读和理解,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例如,在《诗经》两首之《氓》这篇课文中,可以设置这样一个问题:文章一共有三处对“笑”的描写,请同学们在通读全文之后把这三处“笑”找出来,并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三种不同的“笑”。学生在通读全文之后可以找到三处对“笑”的描写,通过思考后可以得知三次不同的“笑”背后所预示的抒情女主人公的处境,进而领悟文章中人物情感的变化。以一个问题牵引全文,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三、活跃气氛,激发思考兴趣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学习的老师。如果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兴趣是一个人主动而自发地想去认识或习得某种知识的一种心理倾向和力量。如果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会自觉而主动地展开学习行为,从而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语文学科作为一门极富人文性的学科,由兴趣之匙来打开学习之门尤佳。在课堂提问的时候,如果这个问题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学生的思考积极性将自然而然地被调动起来,进而主动针对问题进行探究与思考。如此一方面避免了“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式,另一方面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学生思考与探索的能力。因此,设计课堂问题时不仅要纵观全文,还要考虑到高中学生的学习特点,使课堂提问变得灵活而有趣,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也因此而得以形成。

四、掌握时机,留足思考时间

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如何在一个课时的时间内掌握好教学进度,做到张弛有度,是一个教师应该认真考虑的问题。课堂提问是教学环节中一个比较重要的教学手段,其用时、用处也不能随意处置,而需要教师把握良好时机,做到科学规划。问题的设计一般要遵循由易到难、由表及里的逻辑顺序,在向学生提问时,也要把握好这个先后顺序,不可随意提问,导致学生学习思路好混乱,不能准确掌握课堂内容。提问之后不可立即要求学生作答,给学生造成紧张感和压迫感,要为学生留有充足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去比其同、究其异、寻其和、追其分,方能锻炼学生的思考探究能力,切忌急于求成。

五、归纳反馈,纠正错误认识

由于课堂提问是一种操作性、互动性比较强的教學行为,而且学生的学习情况具有个体性和差异性,学习水平尚处于不完全成熟的状态。因此,教师在学生作答之后,必须要对作答内容进行及时归纳、总结,并将正确意见进行反馈。教师要肯定并鼓励学生作答内容的正确部分和可取之处,纠正补充考虑不周和偏差之处,将学生引向正确的思考方向。但在这个归纳反馈的过程之中,教师要客观公正,切勿以一己之见来驳论学生的观点。要知道,当课堂提问出现在课堂上时,它只是作为一种教学引导的方式,而不是最终要实现的教学目的。

总而言之,提问教学法需要充分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高中语文教师要重视提问教学法对课堂教学的作用和意义,认真学习和思考提问教学法,避免提问“步步为营”、“碎问碎答”“随意发问”等情况,做到因势利导,结合学生实际;纵观全文,精心设计问题;活跃气氛,激发思考兴趣;掌握时机,留足思考时间;归纳反馈,纠正错误认识。相信在科学的提问教学法的辅助之下,课堂教学质量将得到显著提高!

猜你喜欢

思考高中语文
基于网络交际情境下高中语文写作学习任务群设计的应用初探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引导”方法研究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对于少儿英语教育的几点思考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