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人物个性化报道探析
2017-05-13刘建生
刘建生
摘要:艺术活动主体是人,而电视新闻是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一,大多是反映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最新信息,突出人物个性则应是电视新闻人物报道的出发点、归宿,电视新闻人物个性化报道才是新闻的魅力所在,从而提高电视新闻人物报道质量。
关键词:电视新闻;人物报道;个性化
电视是影响力巨大的一种大众传播媒介,在现代社会生活里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对人们的思维与生活、工作方式产生全方位的影响。而人物报道的最大忌讳就是千人一面、众口一词,只有真正将电视新闻人物报道做成个性化的报道,做得形象丰满、有血有肉,才能够打动人。
一、把握细节,塑造人物个性
细节是新闻的灵魂。所谓细节指的就是细小的、局部的情节或环节,通常是指作品中和人物的性格、生活情境及事件发展等存在有机联系的叙述单元。细节仿佛是血肉,是电视新闻人物报道中丰富情节、塑造人物个性、提高艺术感染力的关键途径,人物在精细而独到的细节表现中能更富有生气、活力。电视新闻人物个性化报道中的细节可以是一样东西,也可以是一件事情、一个数字、一句同期等。因此,在彩制电视新闻人物报道时,务必要精心采访一两个观众能够记得住的细节。在做电视新闻人物报道节目时,细节最能打动人心,但一些微小的细节极易在不经意间溜走,不容易被发现,且细节极易与其它内容混淆,需要准确捕捉真正的细节,充分塑造人物个性,让人过目不忘。如在某一则电视新闻报道中披露一个专门找弱智女子生孩子卖的男子可恶、失德的行径,这则新闻很短小,不足两分钟,但该男子扶住家中摇摇欲坠的破门的镜头出现了四次,且男子的每一次动作均有所差异,有时滑稽、有时酸楚,让人觉得他可恨又可怜,即便卖了自己的亲骨肉也无法致富。通过对人物扶门这一细节的把握,新闻报道成功深化主题,实现用个性人物警醒世人的目的,优化传播效果。
二、深入生活,提炼人物个性
电视新闻工作者务必要深入生活,和报道的对象人物交朋友,了解他们的言行举止、心理活动以及人生理想等,因为只有多方面、全方位了解人物,才能将人物的鲜活个性提炼出来,展现给观众。制作人物新闻的难度很大,制作社会同类人物新闻的难度就更大,极易发生千人一面的问题,需要通过深入人物生活的方式提炼出人物个性,为观众呈现个性化的人物报道[1]。如在教师节需要做先进教师的典型人物报道,第一个采访对象是一名山村女教师,于是记者去到大山深处,对该女教师一天的生活进行跟踪采访。这位女教师每一天都要在山里步行40里上下班,当天正好下雨,一步一滑,下班后步行两个小时才到家。她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矢志不渝教书育人的事迹感人至深,新闻在电视台播出之后也有很大反响。由于这位山村女教师的经历以及所处的环境都很特殊,所以不易发生雷同的现象。还有一次采访五位小学校长的工作,为避免人物雷同,记者在提炼人物个性方面狠下功夫,选择每一位校长在生活中的闪光点进行开掘,或勤俭,或严肃,或平易近人,促使五个充满个性的优秀小学校长形象跃然荧屏。
三、突出矛盾,表现人物个性
电视新闻人物报道并非个人履历表,而是要通过典型的事例将人物的个性特征与思想情感表现出来,而典型事例均源自现实生活中的矛盾与冲突,只有突出人物矛盾,才能表现人物个性,做出个性化的人物报道。如在关于油田的电视新闻报道中,有一则新闻是“从门外汉到销售状元”,专门讲述一名高中语文教师转岗之后销售产品的先进事迹。通过与该教师的深入交流,记者十分重视在报道中突出主人公的矛盾与冲突,包括转岗的内心斗争、销售遇到的各种困难、第一次销售成功的喜悦等等,从而在矛盾冲突中逐步表现出一个肯吃苦、不服输的个性人物形象。实际上电视剧一般都靠情节推动事件发展,剧中人物则在情节发展中不断成长、成熟,这样的手法同样也可应用于电视新闻人物报道,利用文学创作方法提炼情节,让人物的个性在情节与矛盾的变化中得到展现,使人获得启迪[2]。如在一个系列的人物报道“铁岭的老外”中,新闻工作者就充分运用该方法,像讲故事一般为人们表现来自澳大利亚的老外圆梦中国、成为铁岭一名优秀外教的人物形象、痴迷于中国功夫的阿根廷男孩到铁岭学习武术并成为洋女婿的人物形象、来自英国的女孩在铁岭艰辛创业并成为洋媳妇的人物形象等。不同国度老外的铁岭情结让人耳目一新,该系列报道也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
四、发掘个性,引发情感共鸣
电视新闻人物报道存在一个通病,即记者不明确人物采写的指导思想,不清楚应该写什么,往往认为写某人就是写出他做某件事或取得某个成绩的过程,导致人物报道普遍存在叙述过程的问题,缺乏个性与可看性,传播效果不佳。人物报道的本质其实是反映人物的个性特色、价值观、道德品格以及精神面貌,或传播美好,或启迪观众,而只有明确要表达什么,记者才知道要拍什么,才能引发和观众的情感共鸣。如关于“感动在身边”的系列人物报道,其中有一则新闻是报道期待美好大学生活的贫困大学新生,究竟应怎样表现贫困生们缺钱但不缺勤奋和理想的个性特征呢?记者选择在贫困新生入学当天进行采访,结果发现有一名学生行李很少,但书籍占据了较大的比例,且都是一些关于励志、关于人生的书籍,是父亲嘱托他带着这些书籍上大学。记者拍下这一细节,并采访该学生,让他说一说带着这么多书进大学的原因,充分发掘出他的个性,这比单纯采访大学生、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理想要更加可信、真实、个性突出,也更能让观众了解大学贫困生的真实状态。还有一则新闻是报道工作在同一条船上的内河保洁员夫妻,他们没有多大的成就,但他们很恩爱,快乐地一起生活、一起工作,而记者有意捕捉夫妻联手打捞河中垃圾的场景,记录他们在河边长大的片段,发掘保洁员夫妻的个性,达成情感共鸣,向观众传递知足、珍惜的个性品质。
五、结束语
一则个性化的、有血有肉的电视新闻人物报道往往能使人获得激情与感动,同时接受深刻的教育,在心灵上形成共鸣,产生广泛社会影响。在电视新闻人物报道中,塑造、提炼及表现、发掘人物个性是至关重要的,只有报道出活生生的个性化人物形象,才能使电视新闻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才能形成观众与所报道新闻人物的情感共鸣,提高宣传艺术。
参考文献:
[1]董俊英.如何做好新闻人物的电视专题报道[J].西部广播电视,2015(01):112.
[2]李灿.浅論同期声在电视新闻人物报道中的运用[J].新闻研究导刊,2016(17):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