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教学中新课导入的方法

2017-05-13顾萍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7年5期
关键词:次方对折建构

顾萍

新课导入是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历来教学研究和实践的重点.在新课改背景下,很多教师也把新课导入作为打开教学困局的金钥匙.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对事物的感知往往是先入为主的,也就是所谓的第一印象.下面结合教学实践中的案例谈谈新课导入的方法.

一、新课导入的作用

新课导入对于高中数学教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为了把学生的精力和注意力焦点聚集在课堂教学上,尽可能降低非智力因素对教学效果的影响.二是让学生能够顺利对之前的知识体系与新知识进行加工整合,调整到有利于当前知识的学习接受上来,从而对学生知识点系统的建构加以控制.新课导入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由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即要形成新的知识乃是通过连续不断来实现构成的结果,并且两种机能一直在认识过程中存在,一种称为同化,还有一种称为顺应.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知识是学生根据自己以往的习惯和经验建构相关内容的意义的能力.新课导入的意义是,通过学生现有知识的引导,让学生迅速建立起理论知识和现实背景之间的关系,并且補充新的背景知识,激发他们对相关学习内容的探索.

二、新课导入的主要方法

1.直入主题.这种导入方法是一种最直接和简单的导入方式.这种导入方法的特点在于能够迅速、高效地让学生了解当节课学习的重点和主题,使学生能够调整思维投入到知识点的学习中.这种导入方法适合一些意义明确、简单直接的知识点导入,也可以应用在之前没有接触过的新的知识导入上.例如,在讲“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时,教师可以直接导入:初中阶段,通过直角三角形,学习了角的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等,这节课我们来研究三角形中关于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问题.这样直截了当地提出本节课的学习主题,能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相关的知识思考上,促使学生迅速投入到新知识的探索中.

2.情境演示.利用情境导入新课,是教师常用的一种导入方法.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见.通过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索,也是新课标的要求:注重从学生现有实际的生活情境出发,让学生能够将实际问题进行抽象,并与数学模型相联系,从而得到运用和解决.这种结合生活情境讲授知识点,让学生意识到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的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建构学生学习数学的主体意识.例如,在讲“对数”时,教师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一张纸的厚度为0.1mm,但是我们只需要把它对折14次,高度就会超过人体的身高;对折27次以后,就会超过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对折超过42次以后,就会是从月亮到达地球的高度.同学们,如果要纸的高度与从地球到太阳的距离相等,需要把纸对折多少次呢?学生计算2的14次方、27次方、42次方都可以通过指数运算来解决.但是这个问题的计算式中,x跑到了指数上,问题就变成了是已知幕和底数来求指数,利用之前学习的知识无法解答,学生迫切想知道答案.这种情境导入法的优势在于,可以利用学生学习过的指数运算来引入对数的概念,通过指数和对数的互逆过程消除学生的陌生感.

3.学脉探幽.新旧知识联系导入法,通常都用在新旧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时.这样一来,既能复习旧知识,还能在旧知识的基础上有效构建新知识.而学生的思维活动也是从浅至深、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通过知识的互联关系来开发学生的思维,巩固新知识的学习效果.

4.“陷阱”诱惑.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疑问,就会开始自主思考,进而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教学内容制造疑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主动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例如,在讲“球冠”时,教师可以设置悬疑:将一个球用两个平行平面截取成直径长度相等的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的面积大小有什么关系呢?大部分学生在思考后可能会判断中间部分面积较大,两头的部分面积较小.这时教师就可以肯定地告诉他们三个部分面积相同,都是球面积的13.通过这个疑问,学生自然想知道为什么视觉上中间大,实质上一样大的问题.这种由现象产生的问题,容易促使学生积极思考.

5.其他导入方法.比如,故事导入法.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依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给学生选讲与教学内容联系紧密的故事片断,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总之,高中数学新课导入的方式多种多样.只有教师在备课时多思考,多钻研,不断发现具备高效性和针对性的导入方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次方对折建构
对折十次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平移、对折和旋转,一网打尽
建构游戏玩不够
“买一送一”不等于“打对折”
寻找1024的因数
手表+手链+戒指 N次方组合
实验帮我发现规律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