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界遗产“突出的普遍价值”及其游客感知研究

2017-05-13钟士恩张捷章锦河万绪才吴丽敏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6年10期

钟士恩 张捷 章锦河 万绪才 吴丽敏 周雪娇

摘要 成为世界遗产仅是遗产保护和价值阐释、传播的起点,但世界遗产“突出的普遍价值”(OUV)的评价问题一直存在着全球视野和本土意境下的阐释差异。文章以中国进入世界遗产名录和预备名录的三清山、九寨沟、江南水乡为例,阐释突出的普遍价值OUV(概念+十项评估标准+完整性和/或原真性+足够的保护和管理机制),提出了将国际语境与本土语境有机结合的OUV评价新标准。首先,OUV虽然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评选世界遗产时的主要依据,但在挣脱国家界限特别是要求当事国按照OUV的标准、惯例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存在价值丢失的问题。其次,虽然OUV是由UNESCO的专家委员会进行评价和比较分析得出(显然定性、无分值的),但通过强化量表设计过程的逻辑判断和理性对待信度和效度问题,OUV可以通过Liket量表进行测量,结果显示OUV能够被公众理解和欣赏。再次,OUV的专家评价和公众评价既存在共性特征,亦存在差异特征(即价值丢失部分),并表现为不同的用途,遗产地的管理者如能将OUV的世界语境与本土化语境有机结合,能够避免价值丢失问题的出现。建议三清山在“奇峰怪石、峡谷幽云、植被生态、高空栈道”的OUV世界语境基础上,同样需要重视“道教名山”的本土化语境。建议江南水乡严格保护水乡古镇的外围水乡地域环境,它们对于理解江南水乡的OUV,特别是其完整性、原真性的必然要求都是不可或缺的。遗产地的管理者同样需要综合看待专家评价和公众评价。江南水乡案例生动的诠释,专家评价有其科学性和严肃性,“建构的原真性”、“后现代的原真性”,亦或是“存在的原真性”,它们永远不可能替代“客观的原真性”。考虑到OUV的阐释,公众评价同样有着重要的用途,特别是其社会教育意义、精神信仰和国家认同意义等。

关键词 突出的普遍价值;游客感知;专家评价;公众评价

中图分类号 IC0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6)10-0161-07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6.10.021

自1972年《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简称世界遗产公约)发布以来,突出的普遍价值OUV(OutstandingUniversal Value),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评选世界遗产时的主要依据,旨在永久性保护对整个国际社会都具有至高重要性的、进入世界遗产名录WHL的人类财产。按照《实施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简称操作指南),OUV是指“文化和/或自然价值是如此罕见,超越了国家界限,对全人类的现在和未来均具有普遍的重要意义”。OUV的评估标准有十项,分别是创造价值i、交流价值ii、见证价值iii、典范价值iv、利用价值v、关联价值vi、景观美学价值vii、地球科学价值viii、生态学价值ix、生物多样性价值x。如果遗产符合一项或多项标准,委员会将会认为该财产具有OUV。操作指南同时指出,“只有具有完整性和/或原真性的特征,且有足够的保护和管理机制确保遗产得到保护,遗产才能被视为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

2004年和2008年,ICOMOS相继发布了Gap Report和OUV Report。Gap Report从类型框架、时空框架和主题框架,对OUV进行了详尽的阐述:①类型框架:考古遗产、岩画遗址、古人类遗址、历史建筑物及建筑群、城市及乡村聚落/历史城镇与村落、乡土建筑、宗教遗产、农业、工业以及科技遗产、军事遗产、文化景观、公园及庭园、文化线路、墓葬文物和遗址、象征遗产和纪念物、现代遗产等14类;②时空框架:将整个人类文明的时空进程分为人类早期进化、近东和远东、欧洲、亚洲、太平洋和澳大拉西亚、撒哈拉以南非洲、美洲、南极和北极地区、现代世界等9个大类;③主题框架:文化交流、创造性表达、精神文明体现、自然资源利用、人类的移动、科技发展等6个大类。OUVReport认为,主题框架有助于专家评估和确定遗产点到底符合哪一项或多项评估标准;时空框架有助于确定遗产点在某特定时空是否“独一无二”;类型框架有助于将遗产点归于某一类型。

不难发现,遗产OUV主要由专家基于Gap Report和OUV Report进行科学评价和比较分析得出,试图挣脱国家界限、民族身份、意识形态束缚,界定其独一无二的特性,进而将其视为全人类无可估价且无法替代的财产。但在实际评选中仍然备受质疑,比如OUV的评价话语权、十项评估标准的进入门槛、评估专家的价值中立、OUV的跨文化、跨地区理解差异问题等。诚如《关于原真性的奈良文件》所揭示的,“在不同文化之间,甚至在同一文化内,有關文化遗产价值及其相关信息源可信性的评价标准,也可能会不一致。因而,将文化遗产的价值和原真性置于固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评判是不可能的。相反,为了尊重文化多样性,遗产的特性必须在其所隶属的文化环境中加以思考和评判(1994:第11条)”。超越国家、民族、意识形态的“人类共同的价值”,在对遗产OUV的认定中是极为困难的。

其次,世界遗产公约其目的不是旨在保护所有具有重大意义或价值的遗产,而只是保护那些从“国际观点看”、最具有突出价值的遗产;并要求当事国,基于OUV的标准和惯例进行有效的保护和管理。事实上,遗产的价值往往深植于当事国的自然、社会和文化背景,具有世界性、国家性、区域性、地方性的分尺度属性,仅仅从“国际观点看”进行OUV的界定,必然导致评选中(既包括当事国提名阶段的价值丢失,也包括UNESCO最终核定阶段的价值丢失)、管理中存在的价值丢失问题。评估专家也很难做到价值中立,并存在跨文化、跨地区的理解差异问题。例如杭州西湖文化景观(符合ii、iii、vi标准,2011)的东方“诗情画意”在欧陆遗产专家的感受中绝对不存在。即使是对自然遗产OUV评估,同样存在价值丢失问题,比如我国部分世界自然遗产的山水文化核。这种价值丢失问题,必将进一步影响到遗产地的综合性保护和信息源的丢失,比如对和OUV不相关的部分保护力度不足、阐释力度不足等。

再次,诚如OUV Report指出的那样,关于OUV的理解、阐释和传播,仍然存在巨大的困难。多数的研究已经指出,OUV存在跨文化上的传播和理解差异问题(相较于自然遗产,文化遗产的OUV跨文化传播困难最大,比如外国游客对黄山的认知主要为“山水黄山”,而非“山水文化黄山”),即全球语境与地方语境的冲突。事实上,需要着重强调是,即使是在当事国,OUV的传播和阐释仍然存在问题。遗产地的管理者更为重视“世界遗产”的品牌价值,有诺不依甚至忘记其“为什么会成为世界遗产”。我国的多数遗产地并没有有效的将遗产OUV传递给公众,例如峨眉山(符合iv、vi、x标准,1996)的普贤船、化石游道、仙圭石等体现其OUV价值的点,在固化的游览线路中并未体现。

通过上述阐释,以中国进入WHL的三清山和九寨沟以及进入预备名录的江南水乡为实证案例,试图了解OUV的专家评价及其公众评价的差异问题,同时试图验证作者在常年规划和调研过程中的既有认识,即OUV评价会导致遗产地存在价值丢失的问题。

1研究设计

1.1案例选择

主要遵循实用性原则。2013-2014年期间,项目组分别受UNESCO、江苏省旅游局的委托,编制《Visitor Management Planning for Mount Sanqingshan National Park》和《江苏省古镇保护与旅游发展研究》。九寨沟则是源于其是项目组的常年跟踪调研案例。这其中,三清山和九寨沟作为自然型遗产的代表案例,江南水乡作为文化型遗产的代表案例。2000年在联合国遗产中心专家的提议下,江苏的周庄、同里、角直,浙江的乌镇、南浔、西塘,开始正式以“江南水乡”的名义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并于2008年正式进入中国申报世界遗产的预备名录。文章选择周庄、同里作为江南水乡的代表。需要说明的是,同里的退思园目前已经作为苏州古典园林(符合i、ii、iii、iv、v标准,2000)的增补系列遗产点,进入WHL(见表1)。

1.2OUV的Liket量表设计

OUV的指标量化主要基于UNESCO对遗产地的OUV综合评价。OUV综合评价由总体评价和基于具体评估标准的支撑评价组成,是一个对遗产地价值的描述性总结,显然其是无分值、无权重,这也是上文提到OUV评估标准的进入门槛争议问题。之所以将OUV转换为可感知、可评价、可测量的Liket量表选项,源于:①诚如OUV Report指出的,OUV主要通过人的欣赏和评价得出,无论是从类型框架、时空框架,亦或是主题框架来看,每个遗产地都在若干细分类型和维度上具有多个独立性的属性。研究者能够基于OUV綜合评价,将其转换为可测量的Liket量表选项。②文章的一个创新观点认为遗产的价值具有世界性、国家性、区域性、地方性的分尺度属性。因此,OUV的测量除了参考UNESCO“从国际观点看”对遗产地的OUV综合评价,文章同样借鉴OUV的思维,增补遗产地的那些从“国内观点看”的“OUV”(见表2)。

三清山遗产OUV的Liket量表为“4+1”。除了从其OUV综合评价中提炼出“奇峰怪石”、“峡谷幽云”、“植被生态”、“高空栈道”等世界语境测量选项以外,额外增加了“道教名山”1个增补的“OUV”国内语境量表选项。

九寨沟的Liket量表为“4+1”。九寨沟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在UNESCO的OUV价值评估基础上,将其价值提炼为“九寨六绝”(翠海、叠瀑、彩林、雪峰、藏情、蓝冰)。考虑到藏族村寨的独特民族文化性,最终的Liket量表包括了“生态环境”、“雪峰彩林”、“野生动物”、“翠海叠瀑”等OUV世界语境测量选项,同样包括了“藏族村寨”1个增补的“OUV”国内语境量表选项。

江南水乡遗产OUV的Liket量表为“0+5”。通过研究其向UNESCO递交的提名文件,文章将江南水乡遗产OUV提炼为“水乡泽国”、“物产丰富”、“人杰地灵”、“传统生活”、“小桥、流水、人家”等5个测量选项。事实上,“水乡泽国”、“人杰地灵”等可在角直、同里等古镇的牌坊匾额中看到,而在和地方旅游管理者的碰撞交流中,他们高度认同按照上述5个测量选项进行导游词的梳理。

数据收集主要通过游客问卷调查,抽样方法为现场便利抽样。三清山调研时间为2013年8月8日-16日,发放游客问卷600份,获得有效问卷564份,有效率为0.94。九寨沟为2009年5月5-10日,发放游客问卷600份,获得有效问卷520份,有效率为0.87。江南水乡为2013年4月29日-5月1日,发放游客问卷1 051份,获得有效问卷1 029份,有效率为0.98。之所以将周庄、同里叠加一起分析,源于其遗产特征高度一致;存在一个整体的地域单元概念,空间上毗邻;游客属性高度相似。

1.3信度、效度分析

计算Cronbachs α系数和校正的项总体相关系数CITC。α系数一般会随着量表选项的增加而增加。三个案例地的量表选项均为5项,可能会制约其信度水平。三清山、九寨沟、江南水乡的Cri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72、0.69、0.80,量表的内部一致性较好,能够通过信度分析。一般量表所有选项的CITC都需要大于0.5,则其信度水平会较高;如果小于0.5,则建议删除该量表选项。实证发现,对于CITC需要谨慎对待,详见下文论述。

由于量表选项较少,文章只进行了内容效度分析。所设计的量表选项能够通过内容效度检验,源于:①3个案例地的量表选项主要从UNESCO对遗产地的OUV综合评价或当事国的申遗声明中对应提炼和转换出来的;②量表选项是由项目组和甲方单位多次综合讨论和逻辑判断得出,可以认为3个量表的所有选项具有代表性,与测量的主题密切相关。

2OUV及其游客感知

2.1三清山

三清山是中国道教名山,按八卦布局的三清宫古建筑群,被誉为“中国古代道教建筑的露天博物馆”。十亿年的地质演化形成了奇峰耸天、幽谷千仞的山岳绝景奇观。“独特花岗岩石柱与山峰,丰富的花岗岩造型石”自然审美语境,变换成“东方女神、巨蟒出山、万笏朝天、老道拜月、玉女开怀”等道教审美语境。三清山具有突出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山水文化核。UNESCO将其OUV评估界定为:三清山在一个相对较小的区域内展示了独特花岗岩石柱与山峰,丰富的花岗岩造型石与多种植被、远近变化的景观及震撼人心的气候奇观相结合,创造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景观美学效果,呈现了引人入胜的自然美。

三清山成为世界遗产地,是一个以“价值”为基础的重新认识和发现的过程。一是强化遗产地的环境综合整治,采取“分级保护”、“封、关、拆、整、建”、“山上游、山下住”、“净菜上山、洗涤下山、垃圾下山”、“封山育林、退耕还林、植树造林”、“数字三清”等行动。二是科学论断和比较与黄山的价值差异,如地质构造、地貌景观等层面,以突出其“突出性”和“普遍性”,这在申遗之前是没有的。实证结果表明(见表3):

OUV的专家评价和公众评价之间具有共性特征,表现为“奇峰怪石”(4.40)、“峡谷幽云”(4.30)、“植被生态”(4.35)、“高空栈道”(4.46)等量表选项的均值得分上。虽然“高空栈道”不是OUV的直接内容,但确为游客进入景区欣赏震撼性的景观创造了必要条件,成为OUV的重要组成部分。专家评价和公众评价之间同样存在一定的差异特征。游客赞同三清山的“道教名山”(3.58>3.5)价值内涵。

正文前文所述,OUV在挣脱国家界限、特别是要求当事国按照OUV的标准、惯例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会导致遗产地存在价值丢失的问题。实地调研发现,相较于与OUV密切相关的自然价值,三清山在道教相关的文物、建筑和遗址上的保护力度相对不足,特别是八卦布局的三清宫古建筑群,游客可以任意触摸、踩踏。为了成功申报世界遗产,三清山的文化价值在其当事国提名阶段就存在价值丢失问题,仅以自然遗产进行申报;而在UNESCO最终核定阶段,同样存在价值丢失问题(表1)。

2.2九寨沟

UNESCO将其OUV评估界定为:九寨沟是一个具有突出自然美的保护区,拥有壮观锯齿状的高山针叶林,同蓝色、绿色和紫色的水池、湖泊、瀑布、喀斯特洞穴一起,呈现出清澈水晶般的仙境奇观。一系列狭长的圆锥状喀斯特地貌,是高山喀斯特水文研究的“自然博物馆”。九寨沟在四川省北部,占地72 000 hm2,保留了一系列重要的森林生态系统,成为许多濒危物种的重要栖息地,如大熊猫、羚牛。曲折狭长的九寨沟山谷海拔高度4 752 m,同样拥有保存完好、具有突出美学价值的第四纪冰川遗迹。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借鉴UNESCO的OUV价值评估,将其综合提炼为“九寨六绝”(翠海、叠瀑、彩林、雪峰、藏情、蓝冰)。藏族村寨虽然在其OUV评估中是缺失的,但“九寨”藏族文化历来是其营销推广的重点。独特的民族文化,使得九寨沟基于自然的旅游和基于文化的旅游并重。实证结果表明(见表4):

同三清山案例一样,九寨沟OUV的专家评价和公众评价之间,同样具有共性特征和差异特征。共性特征主要包括“生態环境”(4.01)、“雪峰彩林”(4.31)、“野生动物”(3.85)、“翠海叠瀑”(4.34)等评价上。虽然游客见不到野生大熊猫和羚羊,但通过“熊猫海、熊猫海瀑布、箭竹海、金羚海”等地名唤醒,以及地陪导游解说,游客仍然赞同“野生动物”的量表选项,虽然均值相对较低(3.85>3.5)。专家评价和公众评价的差异特征,主要表现在“藏族村寨”(3.59)的量表选项上,游客赞同九寨沟“藏族村寨”的价值内涵,虽然其在九寨沟OUV评估中是缺失的。

结合三清山、九寨沟案例,不难发现,它们从“国际观点看”,主要是在自然属性上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因此为了成功获得世界遗产的品牌,仅以自然遗产的形式向UNESCO申报;但从“国内观点看”,它们在人文属性上同样具有类似OUV的价值属性。相较于三清山,九寨沟的“九寨六绝”遗产价值提炼和形象定位则相对清晰。无论是从“国际观点看”的OUV,亦或是从“国内观点看”的OUV,九寨沟通过遗产保护、景区管理、营销推广上,都能够清晰的传递给社区居民和市场游客。

2.3江南水乡

江南水乡以其深邃的历史文化底蕴,清丽婉约的水乡古镇风貌,古朴的吴依软语民俗风情,而驰名海内外。独特的地域环境,使得江南水乡不仅衍生出依水设镇,临河而居的“小桥、流水、人家”的聚落特性,更因纵横密布的河道联系和丰饶物产,成就了基于水的繁荣地域经济,评述江南水乡OUV如下(见表5):

游客赞同江南水乡的OUV,“水乡泽国”(4.16)、“物产丰富”(3.88)、“人杰地灵”(3.81)、“传统生活”(4.13)、“小桥、流水、人家”(4.07)等5个量表选项的均值都大于3.5。对比分析表3、表4、表5,不难发现,三个量表的所有选项在测量独立性上都比较好。F test方差分析表明,三个量表的重复度量效果良好。江南水乡量表选项的CITC数值均大于0.5,因此其Cronbachs α系数相对较高。三清山和九寨沟的部分量表选项的CITC数值小于0.5,为提高量表信度水平,理论上应该删除。但正如前文1.3所述,三清山和九寨沟的量表从逻辑判断上能够通过内容效度检验,为了盲目提高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和对量表选项进行净化,是不可取的。

世界遗产的OUV评估,除了要求对照十项评估标准以外,遗产的完整性、原真性以及足够的保护和管理机制,是OUV的必要条件。即使符合一项或多项评估标准,仍然不会进入WHL。多数研究指出,我国的江南水乡遭到一系列的“历史性破坏”、“建设性破坏”和“商业性破坏”:全民经商、破墙开店,过度商业化;假期游客高度拥挤;原住民外迁,社会结构变异;房地产高强度开发,古镇日趋贵族化、主题化、公园化等。同里、震泽、千灯等江南水乡,并未有因其具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和列入中国申遗预备名录,而获得地方政府区别差异化的对待。它们被视为工业重镇,而非一个充满传统性的历史文化名镇。从OUV专家评价的视角出发,其科学的评估范式和严肃性,将导致江南水乡很有可能不会进入WHL。

从公众评价的视角出发,江南水乡的OUV能够被理解和欣赏,但受制于专业知识和水平的限制,公众评价有其局限性。显然公众评价无法替代专家评价,这提醒我们部分在有关财产和遗产的原真性研究,陷入了一种相对不严肃、不认真的尴尬,所谓的“建构的原真性”、“后现代的原真性”,亦或是“存在的原真性”,从遗产保护和管理的视角出发,它们永远不可能替代“客观的原真性”。这同样提醒我们,在遗产保护和管理中,特别是OUV的阐释和传播,如何应对这种“被阐释”、“被建构”的现象,作为直接管理方的遗产地地方政府应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比如“假古董、假文物、假房子泛滥一游客认为是真实的一继续假古董、假文物、假房子”的恶性市场循环)。

3结论和讨论

世界遗产OUV的评价问题一直存在全球视野和本土意境下的阐释差异。如何在国际视野下融入地方性理解,以及如何在评价过程中消除价值流失的弊端,成为了世界遗产评选标准拟定的重要一环。本文以三清山、九寨沟以及江南水乡为例,通过量表实证分析和测度游客对世界遗产OUV的感知,发现了专家评价与公众评价的共性与差异特征,提出了将国际语境与本土语境有机结合的OUV评价新标准。具体结论如下:

OUV能够被公众理解和欣赏,可以成为遗产地保护、管理和阐释的重要理念。但在当事国国内,比如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德国等国家,遗产地的管理者往往更为重视“世界遗产”的品牌价值,有诺不依甚至忘记其“为什么会成为世界遗产”,制约了OUV的传播和阐释。遗产地的管理者,应该加强OUV遗产空间的有效保护,突出OUV解说、阐释及其教育意义,对所有的利益相关者普及OUV标准及其管理惯例,基于OUV进行景区线路组织和空间规划设计,以OUV为核心模块进行游客满意度统计与调查等(比如现有的游客满意度模型,旅游服务、旅游接待设施的权重往往很大)。

OUV的专家评价和公众评价既具有共性,又具有差异性,并表现为不同的用途。差异性即表现为价值丢失问题,包括申遗过程中的价值丢失、遗产保护中的价值丢失、遗产阐释中的价值丢失等。脱离文化语境或自然语境的OUV评估,亦或是将遗产地多尺度、多维度的价值综合体进行割裂开来评价,是存在一定不足的。三清山、九寨沟、江南水乡无论是整体命名,亦或是其浓厚的道教文化和民族文化内涵,对于理解其作为遗产的价值都是不可或缺的。需要综合看待专家评价和公众评价。“建构的原真性”、“后現代的原真性”,亦或是“存在的原真性”,从遗产保护和管理的视角出发,它们永远不可能替代“客观的原真性”。受制于专业知识和水平的限制,公众评价具有局限性,无法科学的评判遗产地的OUV(概念+十项评估标准+完整性和/或原真性+足够的保护和管理机制)。但公众评价仍然有其重要的指示意义,即OUV的阐释、传播,特别是其社会教育意义、精神信仰和国家认同意义等。

OUV世界语境与本土化语境有机结合,能够避免遗产价值丢失问题。三清山、九寨沟、江南水乡,既表现为“从国际观点看”的OUV世界语境;但同时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表现为“从国内观点看”的本土化语境。如三清山,项目组建议,严格按照OUV精神,建设“保护型”景区,加强景区环境质量监控和游客活动管理。建议在“奇峰怪石、峡谷幽云、植被生态、高空栈道”的OUV世界语境基础上,同样需要重视“道教名山”的本土化语境,避免遗产价值丢失问题。而九寨沟的“九寨六绝”,在解决价值丢失问题上,相对做的成功。再如江南水乡,项目组建议,严格保护水乡古镇的外围地域环境,它们对于理解江南水乡的OUV,特别是其完整性、原真性的必然要求都是不可或缺的。

(编辑:尹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