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代方志中的宿州历史地理研究

2017-05-12

宿州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凤阳宿州方志

杨 洋

安徽大学历史系,合肥,230039



清代方志中的宿州历史地理研究

杨 洋

安徽大学历史系,合肥,230039

研究某一地区的历史地理,离不开对方志的应用,明清时期的方志已成熟,无论是省志府志还是州县志对全国和地方的历史事物都有详细的记载。由于安徽建省于清代,而且清代的安徽府志州县志比较成熟,所以利用清代的方志研究宿州的历史地理不仅资料翔实而且能够古今对照,比如对宿州地区的建制沿革、自然景观、人文环境和风俗文化等,通过一定程度的复原来反映清代宿州历史地理要素与现在异同,对研究现代宿州历史地理乃至皖北历史有重要的价值。

清代方志;宿州;历史地理

1 相关研究与问题提出

利用明清方志研究本地区历史地理的著作比较丰富,有关方志的研究成果也比较多,张安东对清代安徽方志编修兴起的历史原因、热潮与成就进行了论述[1],赵崔莉依据清代安徽方志的记载,对清代皖江圩田的类型与水利的规模、特点和修筑方式进行论述[2],刘尚恒对清代安徽方志的编纂过程进行详细的介绍等[3]。此外,还有许多学者从安徽方志入手开展地区性的历史研究,如穆从贺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并结合相关史料,运用比较研究等方法对光绪《重修安徽通志》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纂修的过程、特点以及价值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4],王晖从经济、自然科学、旅游和军事等四个方面以体现康熙《巢县志》的史料价值[5],等等。而有关宿州地区的方志研究有单冬冬《〈宿州志〉版本概况及光绪本述略》[6]。综上所述,虽然对安徽方志的研究成果比较多,但一般都是从文献学或者纯历史学的角度进行研究,却很少从历史地理的角度去探讨,故本文以清代安徽方志为基础,研究宿州地区历史地理方面的相关问题。

宿州位于安徽北部,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素有安徽“北大门”之称;宿州北接徐州、淮北,扼守江淮,襟抱淮泗,因此,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宿州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许多历史事件发生于这一地区。宿州不仅地理位置优越,而且还地势平坦,气候适中,十分适宜居住;同时,宿州还是安徽重要的粮食产地和花果之乡,土地肥沃、矿产丰富、物产丰饶,因此,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经济上,宿州都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清代,宿州稳步发展,本文从历史地理的角度探究清代宿州历史变迁,从各方面把握清代宿州发展历程,总结规律,把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结合起来,以求对清代宿州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2 宿州的自然地理环境

宿州位于安徽省北部、华北平原南缘,南邻淮河,地理位置东经116°09′~118°10′、北纬33°18′~34°38′。东、北两面与江苏省接壤,西北与山东省毗邻,西与河南省交界,南临蚌埠、淮北两市,属于淮河流域。清代宿州属凤阳府,《大清一统志》记载:“宿州,在府西北二百三十里,东西距一百六十里,南北距一百七十里,东至灵璧县界六十里,西至河南归德府永城县一百里,南至怀远县界八十里,北至江苏徐州萧县界九十里。”[7]宿州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年降水量774~895毫米,年均气温14℃~14.5℃。四季气候变化大,冬季寒冷,时间长达四个月之久;夏日炎热,梅雨期持续时间较长。四季分明,气候舒适。

在地形地貌上,宿州地处淮北平原东北部。西北黄河故道地势略高,中部有相山丘陵,其余大部为平原洼地。以平原为主的地形给当地生产生活提供了诸多便利。宿州地区土壤肥沃,以黄褐色土为主,比较松散,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宿州地区以平原为主,辅以山川,据《光绪宿州志》记载,清代宿州主要有山峰70余座,河流有汴水、睢水、泗水为主的河流体系。

1.1 山 峰

宿州境内的主要山峰有相山、灵姥山、天马山等。

相山,“距城九十里,在相城乡,其脉自彭城蜿蜒而来,高五里,周二十里,称州巨镇,为诸山之宗。”[8]75相山之上古迹众多,乃祭祀祈福的重要场所。“上有古祠汉碑三百有五,率残断不可读。晋太康五年,诏诸侯祀界内山川,沛国令郭乡建庙,铭曰:魏巍相山,盘纡穹崇,上应房心,与天灵冲,兴云播雨,稼穑以丰。”[2]75自此之后,历代王朝对相山多有封赐,并修有祠堂,不仅给相山蒙上了神秘的面纱,也使相山具有了浓厚的历史人文景观。

灵姥山,“俗名灵女尔女尔山,距城八十里,在方城集”[2]75。

天马山,“距城七十五里,麓曰磷石坡,在瞿沟集”[2]75。

罗山,“在古相县”[2]75。

艾山,“一名大山头,距城七十里,在新安集”[2]75。

封赠山,“又名封子山,距城五十五里,列仙传甯封子黄帝时陶正掌火,能出五色烟,后积火自焚,随烟气上下其遗骨葬此,故名。在宋疃集”[2]75。

新安山,“距城五十五里,在新安集,山西产煤,屡封屡开,近石裂山崩矣”[2]75。

檀山,“山产檀故名,距城七十里,在相义集”[2]76。

此外还有回云山,“距城四十五里”;海山,“距城五十五里”;虎山,“距城四十里”;邱疃山“距城六十里”;石山,“距城五十五里”;土山,“距城五十里”;古竹山,“距城四十里”;刁山,“距城六十里”等。以上诸山在宿州西北[2]76。

宿州北部的山主要有高皇山,“距城二十五里”;蛇山,“距城二十五里”;龟连山,“距城二十八里”;凤凰山,“距城二十八里”;灵鹫山,“距城三十里”;灵蛇山,“距城四十里”;鼓山,“距城三十里”;黄华山“距城三十五里”;三山,“距城四十里”;拉巴山,“距城三十八里”;石佛岭,“距城四十里”;定陶山,“在古符离县,见《隋书》”。此外,还有女山、尖山、金顶山等[2]76-78。

宿州西南之山有齐山,“距城一百二十里”;稽山,“距城百有十里”;独山,“距城一百四十五里”;黄石山,“距城一百二十里”;石弓山,“距城一百二十里”;龙山,“距城一百五十里”等[2]78-79。

1.2 河流湖泊

宿州位于淮河流域,淮河支流众多,为当地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很多便利;又距海较近,受海上季风影响,生产生活的水源充足。区域内部河湖众多,黄河和淮河的支流贯穿该地区。其中就有汴河、唐河、沱河、文夹河、睢水等。

宿州境内山川水域交错,平原宽阔,土地肥沃,气候适宜,优越的自然环境为清代宿州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基础。在小农经济为主的清代,良好的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十分有利,加上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宿州的发展长期保持稳定。

2 宿州的人文地理环境

宿州良好的自然地理条件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宿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自古有“扼汴水咽喉,当南北要冲”之说。宿州是白居易故里、中国观赏石之城、中国酥梨之都、中国国画之乡、中国马戏之乡、中国武术之乡、中国奇石之乡,有江南第一州、淮海龙眼、果海粮仓等美誉,有皇藏峪国家森林公园、五柳风景区等著名景点,有白居易、闵子骞、嵇康、朱温、马皇后等历史名人。另外,宿州由于处于淮泗交汇处,所以漕运事业也比较发达,成为皖北漕运重地,在安徽漕运中也占有一席之地。

(1)人口方面:“国朝顺治初凤阳府人丁五十二万二千三百十八五分”[9],同治三年“分宿州地置颍州府,拨入人丁三千二百一十八籍……宿州人丁二万七千七百六十六,灵璧县认定二万一千七百八十七”[3]428;而同时“凤阳县人丁一万十三丁……怀远县实在人丁一万三千七百十九……寿州人丁二万七千五百三十一,归并外卫三则丁九百六十八”[3]428。从史料看,宿州人丁在凤阳府属中等,人口适中,有充足的劳动力,既可以保持人口的增长,又能保证耕地。

(3)漕运方面:虽然明清黄河多淤积,大运河运输受到影响,但漕运仍是无法替代的运输方式。清代“凤阳额设运船十有二帮,置轮运千总……宿州卫额设二帮,头帮运船二十只,受兑凤阳府泗州漕粮,二帮浅船四十六只,受兑凤阳府颍州府亳州漕粮”[3]458。《康熙江南通志》记载:“凤泗宿长六卫各帮运随俸廪工银贰仟壹佰柒两五钱玖分。”[11]可以看出,宿州的漕运与凤阳、泗州的漕运相当,因此,宿州在凤阳府乃至皖北的漕运地位十分重要。

4 宿州的建制沿革

自春秋以来,2000多年,宿州大部分属于二级或三级行政单位,其辖区基本上覆盖今天的淮北市和宿州市辖区,说明宿州在历史上行政区划相对稳定,即使在战乱时期,宿州仍然有行政单位的存在,说明宿州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明清以后,宿州的沿革变迁比较稳定,明末的农民战争大都集中于华北和西南,华东地区的战争相对较少,而且清军入关后除了东南地区的抵抗比较强烈,宿州地区相对平和,而且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有利于清代宿州经济的稳步发展。

5 宿州文化地理

5.1 风俗习惯

“婚礼纳吉请期三日,妇见舅姑,即日庙见择日婿见妇之父母。”[2]94丧礼自始死以至服终旌帛敛袭之制。

“孟春元旦早起祭神祀先,焚香设贡,爆竹上寿,尊长男女列拜。饮椒酒,食混沌,亲友贺新年。”宿州地区的春节前后都要祭祀祖先,放烟花爆竹、上香、给老人拜寿、亲友之间互相拜访,增进感情,忙了一年的人们此时就可以享受浓浓的年味。

一年四季,宿州地区的风俗十分丰富,现今传下来的民俗习惯基本上沿袭了清时的民俗风情。这一方面得益于宿州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优越,另一方面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使本地经济获得稳定发展,百姓有条件从事民俗活动。

5.2 清代宿州的庙宇和古迹

宿州地区除了民俗风情丰富外,民间信仰也多样化,各种历史古迹分布在境内各地,体现出宿州的人文色彩和历史底蕴。

由于自然、历史的原因,宿州地区的文化差异并不是十分明显,无论是风俗习惯和宗庙道观都表现出强烈的共性。从资料上看,宿州的寺庙比较多,而且具有很强的地域特色,传统的信仰在本地得到彰显,比如二郎庙和姜太公庙。寺庙分布总体上比较均匀,没有集中在州治内,一方面本区主要是平原,所以不存在地形上的阻隔,另一方面本地区内部经济发展水平相差不大,所以内部的文化结构相对均衡。

6 结 语

本文以清代的宿州地方志和一统志为基础对宿州地区的历史地理进行探讨,从清代方志或者一统志可以看出,宿州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城,无论是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还是人文景观的多样性都是不可忽视的。但是,也正是由于这种地理人文优势,宿州成为历代兵家必争要地,加上元明之际的农民起义和明清之际的战争以及明清两代黄河的泛滥、近代的军阀混战,使黄淮海地区遭到了一次又一次的重创,导致整个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仅落后周边省份也落后于省内其他地区。本文对清代方志中的宿州地理研究,清晰地显示清代以来宿州地区的区域变化,同时探讨宿州发展的区位优势,为今天的宿州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1]张安东.清代安徽方志编修的热潮与成就[J].史学史研究,2009(2):111-119

[2]赵崔莉.从清代安徽方志漫谈皖江圩田[J].中国地方志,2007(4):41-46

[3]刘尚恒.安徽地方志概述[J].江淮论坛,1982(1):117-120

[4]穆从贺.光绪《重修安徽通志》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历史系,2011:1-42

[5]王晖.康熙《巢县志》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历史系,2012:1-41

[6]单冬冬.《宿州志》版本概况及光绪本述略[J].宿州学院学报,2011,26(7):44-46

[7]四部丛刊续编史部.嘉庆重修一统志:凤阳府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图书馆,1986:14

[8]中国地方志集成:光绪宿州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75

[9]中国地方志集成:光绪凤阳府志(一)[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427

[10]孔子.尚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9:57

[11]中国地方志集成:康熙江南通志[M].南京: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378

[12]欧阳斋.舆地广记:曝书亭藏宋刻初本吴门士礼居重雕[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26

[13]班固.汉书[M].颜师古,注.北京:中华书局,1962:1664

[14]四部丛刊续编史部.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凤阳府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图书馆,1986:127

(责任编辑:周博)

10.3969/j.issn.1673-2006.2017.02.022

2016-11-18

杨洋(1992-),安徽淮北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历史地理学。

K901.9

A

1673-2006(2017)02-0090-05

猜你喜欢

凤阳宿州方志
安徽宿州灵璧县:多措并举发展特色产业
Effects of O2 addition on the plasma uniformity and reactivity of Ar DBD excited by ns pulsed and AC power supplies
宿州学院
宿州绿地城基坑防洪安全设计
黑龙江民国方志所刊名家墨迹选
凤阳歌体系中基本曲调特征研究
嘉绒藏族地区的旧方志编纂
旧凤阳花鼓
论《凤阳歌》的流变在中国传统戏曲发展中的艺术价值
“钻”研40年 宿州地下终于挖出钻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