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庆市旅游扶贫模式研究

2017-05-12张凤华

宿州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安庆市禀赋旅游

李 敏,张凤华,李 荣

1.安庆职业技术学院社会事业系,安庆,246000;2.安庆市旅游局,安庆,246003



安庆市旅游扶贫模式研究

李 敏1,张凤华2,李 荣1

1.安庆职业技术学院社会事业系,安庆,246000;2.安庆市旅游局,安庆,246003

根据安庆市各县(市、区)的贫困指数和旅游资源禀赋指数的分县测度结果,运用四象限法对旅游资源和贫困区域进行了耦合性分析,将安庆市六县一市三区划分为四大旅游扶贫开发类型,即“高贫困高秉赋区”,包括岳西县、潜山县、太湖县;“低贫困高秉赋区”,包括桐城市和宿松县;“低贫困低禀赋区”,包括宜秀区、怀宁县、大观区和迎江区;“高贫困低禀赋区”,仅望江县。在此基础上,从空间角度对安庆市旅游扶贫开发主体模式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高贫困高秉赋区——景区带动模式、低贫困高禀赋区——政企合作模式、低贫困低禀赋区——城郊休闲模式和高贫困低禀赋区——产业融合模式等四种旅游扶贫模式。

旅游扶贫模式;旅游资源;贫困区域;耦合性;安庆市

1 相关研究与问题提出

旅游扶贫是以贫困地区特有的旅游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在政府和社会力量的扶持下,通过发展旅游业,使贫困地区的经济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发展道路,实现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发展计划和措施[1]。20世纪后期,作为一种重要的产业扶贫形式,旅游扶贫受到国内外学者和政府的关注。从英国国际发展局(DFID)提出Pro-poor tourism(PPT)概念,到ST-EP(Sustainable Tourism for Eliminating Poverty)的提出,旅游扶贫一直是国外学者研究的热点。研究区域集中在旅游资源相对丰富的非洲、南美洲、亚洲等发展中国家,研究内容涉及到旅游扶贫方式、旅游扶贫效果、旅游扶贫中各主体等,研究方法涉及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2]。国内旅游扶贫研究成果较多,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旅游扶贫的定义[3]、扶贫模式[4]、扶贫效应[5]、精准扶贫[6]、旅游扶贫评价机制的构建[7]等方面,研究区域主要集中在秦巴山区、乌蒙山区、大别山区、六盘山区、太行山区、武陵山区等经济欠发达而旅游资源相对富集地区,研究方法是定性和定量兼而有之,主要有问卷调查、访谈、灰色系数分析、空间分析、集聚分析等。这些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经验总结,并进行理论提升,为旅游扶贫实践提供了指导。而关于旅游扶贫实践创新研究的成果较少,仅覃建雄以秦巴山区为例,提出了我国限制与禁止开发区旅游扶贫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框架[8]。本文在旅游扶贫理论指导下,结合安庆市旅游扶贫实践,针对性地提出安庆市旅游扶贫创新对策。

2 安庆市贫困现状

安庆市位于大别山腹地,地处皖、鄂、赣三省交界处,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黄梅戏乡”,也是合肥经济圈和武汉城市圈、环鄱阳湖城市群的连接枢纽,还是国家确定的带动皖西南、辐射皖鄂赣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2.1 贫困人口数量多

目前,安庆市有1541个行政村,其中贫困村440个,占比28.5%;乡村户数141.6万户,农业人口508.5万人。根据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贫困标准,2014年安庆市贫困人口79.13万人,贫困发生率达15.1%,是全省贫困发生率最高的地区。就2014年的数据看,贫困发生率最高的3个县分别是岳西县、太湖县、望江县,贫困发生率最高的岳西县较贫困发生率最低的怀宁县高出24.7个百分点。截至2015年底,安庆市的旅游开发已具备一定的基础和规模,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数由2011年124万降至2015年40.69万,直接带动83.31万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3.6%降至6.54%。其中,贫困发生率最高的岳西县经过有序旅游扶贫开发,贫困发生率由39.9%降至12.67%,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降至5.16万人(表1)。

表1 安庆市2011-2015年贫困人口数据

注:数据来源于安庆市扶贫开发办。

2.2 贫困区域广

从大别山连片特困地区县分布看,安庆市有潜山县、太湖县、岳西县、望江县、宿松县5个国家级重点扶贫县,居安徽首位。从实行扶贫工作全覆盖来看,在桐城市、怀宁县仍然被列入省级扶贫政策扶持的同时,又新增城郊宜秀区4个村,安庆市扶贫工作覆盖面大,呈现整体性特征。

2.3 贫困区域经济增长缓慢

横向上,安庆市各项经济发展指标与全省和全国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2015年末,安庆市常住总人口622.1万,占全国0.45%,占全省8.95%,而 GDP仅占全国0.24%,占全省7.33%,远低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农户人均纯收入9854.2元,与安徽省平均水平相差966.8元,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此同时,安庆市2015年旅游总收入418.3亿元,占全省和全国比重分别为10.15%和1.01%(表2),表明安庆市人均旅游收入均高于全省和全国人均旅游收入水平。可见,抓好旅游扶贫开发对片区脱贫攻坚具有重要意义。

表2 2015年安庆市主要经济数据占全省、全国的比重

注:数据来源于《安庆市统计年鉴》《安徽省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公报》。

纵向上,安庆市各项经济发展指标持续增长,但涨幅较小,增速不够平稳,减贫效应有待加强。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近10年来总体上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由2006年2970元上涨至2015年9854.2元,但增长率不够稳定,2009年增长率仅为2.73%(表3)。从2012年至今,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均高于全市GDP增长率,表明旅游扶贫成效正在逐渐显现。

表3 2006-2015年安庆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长速度

注: 数据来源于《安庆市统计年鉴》《安徽省统计年鉴》;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依据年均常住人口计算。

2.4 扶贫攻坚成本高

安庆市所辖区域广,岳西县、太湖县、潜山县属于深山型,宿松县、望江县属于沿江圩区型,桐城市、宜秀区属于丘陵型,具有山区交通基础差、沿江圩区区位条件差、丘陵生态环境弱等特点。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太湖县、岳西县、潜山县和沿江平原地带宿松县、望江县、怀宁县、桐城市属于限制开发区域,安庆沿江水禽省级自然保护区等一批重点生态功能区属于禁止开发区域。在补偿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这些县生存条件不佳、脱贫难度大、扶贫攻坚成本高,是难啃的“硬骨头”。

3 安庆市旅游资源基础分析

3.1 旅游资源种类数量

安庆市旅游资源丰富,种类齐全。根据《旅游资源的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安庆市共拥有8个主类、23个亚类和53个基本类型旅游资源,共计307处,分别占全国总数量的100%、74.19%、34.19%(表4)。

表4 安庆市旅游资源类型与国家标准统计类型比较

注:数据来源于《安庆市乡村旅游规划》。

3.2 旅游资源质量等级

截至2015年底,安庆市有世界地质公园1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处、国家自然保护区2处、国家森林公园4处、国家地质公园1处、国家5A级旅游区1处、国家4A级旅游区1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座,是安徽省第二大旅游区。全市65家A级旅游景区中,有30家位于大别山区,其中5A级旅游景区1家和4A级旅游景区10家(表5)。

注:资料来源于安庆市旅游局,“*”表示该资源位于安庆大别山区。

3.3 旅游资源禀赋分析

3.3.1 评价指标选取

依据旅游资源的属性,结合旅游资源质量、数量和相应权重指标之间的联系,构建游资源禀赋度三级层次指标体系(表6)。

表6 安庆市旅游资源禀赋度测度指标体系

3.3.2 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

熵值法是偏于客观的确定权重的方法,可以用熵值来判断某个指标的离散程度:指标熵值越小,离散程度越大,该指标对综合评价的影响(即权重)也就越大[9]。因此,根据传统熵概念可定义第j个评价指标的熵值为:

运用Excel 2010对安庆市旅游资源禀赋度测度指标数值进行信息熵运算[10],得到各指标权重(表7)。

表7 安庆市旅游资源禀赋度测度指标权重

注:数据来源于《安庆市乡村旅游规划》、安庆市旅游局;美好乡村数据截至2013年底,其他数据截至2015年底。

3.3.3 安庆市旅游资源禀赋度分县测度

综合分析各县旅游资源质量和数量之间的联系,结合熵值法测算出的相应指标权重,采用加权求和法,对安庆市各县(市、区)旅游资源禀赋度进行综合测度,具体方法如下:

Rj=∑[Wi×(Nij-minNij)·

(maxNij-minNij)]

其中,Rj指第j个县(市、区)的旅游资源禀赋度,介于0~100之间,数值越大,表明资源禀赋度越高;Wj指第i类旅游资源指标权重;Nij指第j个县(市、区)i类旅游资源数量;minNij指第i类旅游资源最小个数;maxNij指第i类旅游资源最大个数。i=1,2,3,…,13;j=1,2,3,…,10。

3.3.4 测度结果分析

根据旅游资源禀赋度三级层次指标和禀赋度计算方法,分别计算出安庆市各县(市、区)的旅游资源禀赋度(表8)。

表8 安庆市各县(市、区)旅游资源禀赋度

从表8可以看出,潜山县旅游资源禀赋最高,得分高于60分,且旅游开发条件较为成熟;岳西县、太湖县旅游资源禀赋较好,得分在40~60分之间;宿松县、桐城市旅游资源禀赋一般,望江县、宜秀区旅游资源禀赋一般,得分介于20~40分之间;怀宁县、大观区、迎江区旅游资源禀赋低,得分均低于20分,缺乏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的景区景点的带动。

4 安庆市贫困区域与旅游资源耦合性分析

4.1 安庆市各县(市、区)贫困类型分析

根据安庆市各县(市、区)贫困发生率的分县测度结果(表1),以安庆市各县(市、区)2015年贫困发生率平均值8.5作为分界线,大于该平均值的各县(市、区)为高贫困区域,小于该平均值的各县(市、区)为低贫困度区域,由此可以将安庆市的六县一市三区分为以下两类:一是高贫困区域,包括岳西县、太湖县、潜山县和望江县;二是低贫困区域,包括宿松县、桐城市、怀宁县、宜秀区、大观区和迎江区。

4.2 安庆市各县(市、区)资源禀赋类型分析

根据安庆市各县(市、区)旅游资源禀赋度的分县测度结果(表8),以安庆市各县(市、区)旅游资源禀赋度的平均值31.3作为分界线,大于该平均值的各县(市、区)为旅游资源高禀赋区域,小于该平均值的各县(市、区)为旅游资源低禀赋区域,由此可以将安庆市的6县1市3区分为以下两类:一是高秉赋区域,包括潜山县、太湖县、岳西县、宿松县和桐城市;二是低禀赋区域,包括望江县、怀宁县、宜秀区、大观区和迎江区。

4.3 安庆市各县(市、区)旅游扶贫开发类型耦合性分析

运用四象限法,以安庆市各县(市、区)贫困发生率指数作为X轴,安庆市各县(市、区)旅游资源禀赋度作为Y轴,将安庆市六县一市三区相关数据投影到该坐标系中进行耦合性分析,可以得到各县区旅游扶贫开发类型分区(图1)。其中,X轴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8.5%,31.3)。

图1 安庆市贫困率与旅游资源禀赋耦合性分析

第一象限:双高区,即高贫困高禀赋,贫困率高于8.5%,资源富集度高于平均值31.3,包括潜山县、岳西县和太湖县。

第二象限:低高区,即低贫困高禀赋,贫困率低于8.5%,资源禀赋高于平均值31.3,包括宿松县和桐城市。

第三象限:双低区,即低贫困低禀赋,贫困率低于8.5%,资源禀赋低于平均值31.3,包括宜秀区、怀宁县、迎江区和大观区。

第四象限:高低区,即高贫困低禀赋,贫困率高于8.5%,资源禀赋低于平均值31.3,仅望江县。

5 安庆市旅游扶贫开发模式分析

5.1 高贫困高秉赋区——景区带动模式

双高区旅游资源禀赋良好,具有旅游资源开发的先天优势。然而,由于贫困度高,经济基础条件差,导致旅游开发资金短缺。因此,岳西县、潜山县、太湖县的旅游扶贫开发应当以景区带动为主导模式。景区带动模式主要存在于旅游扶贫初始阶段,由于大景区的建设和发展,大量游客到访,周边贫困居民通过为游客提供相关旅游服务,增加经济收入,脱贫致富。例如,岳西县黄尾镇优先支持彩虹瀑布景区快速发展,带动贫困社区和贫困居民脱贫。

(1)倾力整合各类资源,集中扶持。黄尾镇在用地计划上向景区倾斜,在资金项目上向景区集中,在人才服务上向景区集聚。大别山彩虹瀑布景区于2011年开始建设,2012年正式开放,2013年创建国家4A景区,目前,正创建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和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大彩虹5A景区规划已经通过评审。前三年,累计完成投资1.2亿元,成为皖西南地区起步最迟、建设最快、发展最好的4A景区。

(2)强力整治周边环境,多方支持。2013年以来,在景区、镇区和干道沿线实施了绿化、亮化、硬化、美化、序化、净化“六化”工程,拆除大量废旧房屋、牛栏、猪圈、厕所和不规范广告牌,新增绿化面积近1万平方米,安装路灯150盏,拓宽硬化道路4 000米,新建农民公园和休闲广场各1处、亭台3处、文化墙2处、停车场2处、鹅卵石景观护坡护坝4 000米、木栅栏农家小院40余户、大理石护栏观景台3处、茶园果园观光步道1 000米、农家公厕10座,新布置文化风景石42处,统一设计安装农家乐、彩虹瀑布景区和公益广告牌近200余块,保留农家特色,打造园林特色,彰显文化特色,再造一道乡村旅游风景线。村庄就是风景,家园就在画中,景村相融,浑然一体。

5.2 低贫困高秉赋区——政企合作模式

低高区是指贫困度相对较低,旅游资源禀赋良好,投资风险小,具有较好的旅游开发投资环境,如桐城市和宿松县。该区域在旅游扶贫过程中,可以走政企合作模式。政企合作模式,即党委政府主导,龙头企业作为主体的模式,政府通过宏观调控,加大旅游招商力度,引进社会资本和旅游龙头企业,投资建设现代休闲农业观光产业园、乡村民宿等旅游项目,盘活现有存量资源,充分发挥当地优势资源,激活村镇经济活力,实现脱贫致富。杨元喜认为,在贫困落后区扶贫采取“政府+龙头企业+农户”模式[11],远比“政府+农户”的模式更精准、更有活力。因为龙头企业是产业的主体,更容易精准对接和把控市场。目前,依托老区旅游资源,加强产业创新型企业的培育,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精准扶贫中的重要作用,已经成为安庆市旅游扶贫的重要选择。例如,由传文瓜子有限公司投资约3 200万元建设“天柱山瓜蒌观光园”,带动76户贫困户脱贫。由海南友邦旅游产业有限公司投资2亿元,打造乡村民宿度假区项目,采取“公司+科研院所+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开发形式,建设新三农讲习堂、黄梅戏演艺台、圆缘湖婚纱摄影基地、天柱山养生餐饮区、乡村民宿、油茶基地等,带动6户村民参与民宿发展,满足11户村民就业。

5.3 低贫困低禀赋区——城郊休闲模式

城郊休闲模式是指在城市周边,在资源基础良好的情况下,由政府筹资修建旅游步道、建设生态停车场、旅游公厕、交通引导标识等旅游基础设施,由政府牵头、镇(村)负责,农户自选,成立农家乐协会等民间组织,规范乡村旅游的发展,从各方面引导农户从事旅游经营,以实现脱贫致富。宜秀区、怀宁县、大观区和迎江区地理位置靠近市区,经济条件相对优越,贫困度较低,可是旅游资源禀赋较差,可以走城郊休闲模式。例如,宜秀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探索出一条“整村推进、多业联动、精准扶持、景村相融”的城郊休闲旅游扶贫模式。

(1)政策引导筹资,发展乡村旅游。2014年,安庆市政府确立了以都市农业和乡村旅游为核心内容的“宜游宜秀”战略,各部门围绕“宜游宜秀”制订了明确的工作目标和时限,出台《宜秀区关于加快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意见》,对兴办农家乐的经营户,政府给予每户5000元的引导性资金扶持,在申报手续和税费政策上采取“放水养鱼”的政策,在国家允许的范围内给予经营户最大程度的优惠,并针对具体争创工作制定了相关鼓励政策。政府多方筹资,编制乡镇(村)乡村旅游规划、农家乐品质提升方案等,鼓励贫困居民参与乡村旅游发展。

(2)合理规划,完善基础设施。目前,宜秀区正在编制《宜秀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专项规划,同时结合村庄规划和美好乡村规划以及统筹城乡旅游发展的要求,做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点)和农家乐的布点规划,做到布局合理、适度开发、循序渐进、稳步推进。各乡村旅游点依据自身资源特色,编制项目规划。自2014年9月以来,杨桥镇余湾村已累计投入400万元完成了道路硬化、沿街房屋立面改造及农家乐提升改造规划、旅游公厕、生态停车场、农产品交易中心、景观防护栏、道路绿化、导览图、指示牌、文化墙、健康步道、仿古路灯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3)多管齐下,规范经营管理。一是成立旅游协会。2014年宜秀区成立了农家乐协会,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宜秀区旅游协会,为旅游行业发展搭建了良好的发展平台。二是建立管理制度。制定《乡村旅游行业守则》,重点在经营规模、从业资格、经营服务设施、环境保护、服务质量、经营项目等方面提出具体标准和要求。三是抓好从业培训。区旅游局、区妇联、乡镇、村等多部门分别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对乡村旅游经营户进行旅游基础知识、旅游法规政策、旅游服务与管理等方面的培训。同时,编印农家乐培训教材,结合“雨露计划”,多次开展乡村旅游服务技能培训,宜秀区乡村旅游从业者培训率达90%以上。

(4)政府统领,多方宣传营销。首先,宜秀区以及各乡镇通过宜秀网站、微信平台先后发布了“宜游宜秀”之五横、罗岭、杨桥等系列宣传和专题报道,图文并茂,令人向往。其次,推出宜秀乡村旅游“一日游”“二日游”精品线路,引入市场化机制,与旅行社合作共赢,强力推介精品旅游线路,有效提升了宜秀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其三,开展一系列节庆活动。先后举办了“中国乡村游——万人游宜秀”、农家乐美食节、采摘节、观鸟节和梨花节等乡村旅游节庆活动,带动了乡村主导产业发展,吸引了成千上万安庆市民前来休闲体验。

(5)开发产品,拉长产业链条。宜秀区多方式开发乡村旅游产品,增加游客体验性,延长游客停留时间。一是引进社会资金,在余湾美食街中开发攀岩项目,让游客在余湾不仅有得吃、有得采,更有得体验,目前该项目正在洽谈中。二是结合防火隔离带建设,修建乡村旅游骑行绿道。三是谋划环石塘湖绿道项目,新建环湖绿道、房车营地、郊野采摘园等,建设乡村旅游龙头项目,以带动周边地区发展。

5.4 高贫困低禀赋区——产业融合模式

高低区经济条件较差,旅游资源禀赋相对较弱,旅游扶贫开发缺乏最基本的基础条件,必须坚持产业融合作为主体的扶贫模式。产业融合模式主要指旅游扶贫与美好乡村建设、农业、林业、水利、工业等融合发展,拉长经济产业链[12],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使贫困人口通过参与旅游发展实现增收致富,物质生活改善,精神生活提高。

(1)旅游+农业现代化,发展现代休闲农业。休闲农业是一种以农业资源为依托,以农业为根本,以农户为主体,以“富裕农户、提升农业、建设农村”为总目标,创新模式,农旅相融,发展集休闲、观光、教育、生态、旅游为一体的新型农业产业形态和消费业态[13]。依托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较好的基础设施条件,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型的休闲农业来吸引众多城镇居民休闲体验,实现农产品就地销售和消费,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2)旅游+新型工业化,打造知名旅游商品生产小镇。深度开发文化遗产、农特产品等,大力支持旅游商品研发和生产,创新企业文化建设和销售方式新形态,在资源禀赋低贫困率高的区域可以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增加旅游附加值。例如,望江县鸦滩镇是国家级扶贫乡镇,2014年入选十佳“中国最美小镇”是国家级非遗产品“望江挑花”的发源地。在政府积极引导下,由旅游企业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企业负责产品设计营销,农户按订单在家生产。目前该产品已进入人民大会堂安徽厅,销往全国和世界17个国家,并在2011年义乌国际旅游商品大赛上获得金奖。鸦滩镇鸦滩村成为旅游商品生产专业村,有112户、375名老人及妇女生产挑花产品,每年该项目人均增收1570元。同时当地优质棉成为挑花产品的原材料,延伸了产业链,带动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6 结 语

安庆市贫困山区旅游资源丰富,种类齐全,且大多具有较高的品位和良好的开发利用价值,具有实施旅游扶贫开发的基础条件。2015年,安庆市贫困人口为40.7万人,比上年减少38.4万人,贫困发生率为6.54%。安庆市旅游扶贫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在脱贫攻坚阶段,应丰富旅游业态,培育旅游扶贫增长极,实行精准扶贫,整合扶贫模式。本文以旅游资源与贫困区域耦合性为切入点,对安庆市六县一市三区的四种旅游扶贫开发类型提出了旅游扶贫开发的主导模式,可进一步探索设立大别山国家旅游扶贫创新实验区,争取国家在资金、政策、土地等方面更大的支持,争取旅游扶贫能够真正惠及贫困人口,带动资源富集型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郭清霞.旅游扶贫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地理,2003,23(4):558-560

[2]李会琴,侯林春.国外旅游扶贫研究进展[J].人文地理,2015(1):26-32

[3]刘宝巍.旅游扶贫理论研究及在黑龙江省应用的实证分析[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系,2004:1-50

[4]陈友华.我国旅游扶贫模式转型升级新思路[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4,30(6):717-721

[5]包军军. 基于村民感知的旅游扶贫效应研究:以龙湾村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2015,31(6):278-283

[6]邓小海,曾亮,罗明义.精准扶贫背景下旅游扶贫精准识别研究[J]. 生态经济,2015(4):94-98

[7]何红,王淑新.集中连片特困区域旅游扶贫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J].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4,35(8):74-79

[8]覃建雄.我国限制与禁止开发区旅游扶贫创新发展研究:以秦巴山区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6):137-141

[9]李居英.江西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效果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6(24):240

[10]王文波,赵青华,林波.区域人力资源供给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结合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确定权重[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19-24

[11]王宁.建立与完善政府—农业龙头企业—农户政策扶持机制研究[D].南昌:江西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系,2012:1-40

[12]邓清南.农村旅游与旅游扶贫思考[J].农村经济,2004(6):36-39

[13]林国华,曾玉荣,林卿.从传统农业到现代休闲与旅游农业:提升海西休闲农业产业发展层次的战略思考[J].福建论坛,2010(3):129-132

(责任编辑:周博)

10.3969/j.issn.1673-2006.2017.02.010

2016-10-28

安徽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基于社区参与的大别山旅游扶贫实证研究——以岳西县黄尾镇为例”(SK2016A0575);安徽省旅游研究重点课题“大别山(安庆)旅游扶贫实践研究”(SLYJKT201523);安徽省旅游研究一般课题“安徽旅游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改革研究”(SLYJKT201508)。

李敏(1983-),女,内蒙古临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区域旅游规划与营销。

F590

A

1673-2006(2017)02-0038-07

猜你喜欢

安庆市禀赋旅游
讲故事的禀赋——梅卓长、短篇小说合论
我想养一只猫
安庆市小精灵画室抗疫作品
安庆市水产路桥梁设计方案研究
旅游
基于禀赋压力系统分析的水资源承载与分区管理
温文尔雅禀赋 中和为美书风
政府干预、资源禀赋与企业多元化战略选择:以煤企为例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