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分享行为的个案研究与培养策略
2017-05-12黎倩伶
黎倩伶
摘要:分享是幼儿亲社会行为之一,是促进幼儿与他人良好交往的有效途径之一,它是一种将物品分给他人的行为。幼儿分享行为培养一直是我国幼儿教育的重大课题,因此关注幼儿的分享意识和行为,充分了解其发展特点,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适当的教育和培养在当今时代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运用个案研究法从幼儿分享行为的内涵出发,阐述了幼儿分享行为的现状,并从影响幼儿个体分享行为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方面进行探讨,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对幼儿分享行为培养的建议。
关键词:分享行为;独生子女;幼儿;个案研究;培养策略
幼儿之间的分享是一种典型的亲社会行为,指幼儿在群体中生活时,把自己所拥有的物品或情感与其他小朋友一起共享,是幼儿适应社会生活,顺利完成社会化的必要条件。亲社会行为又叫积极的社会行为,或亲善行为。它是指一个人帮助或者打算帮助他人,做有益于他人的事的行为和倾向。曾英(2005)指出“分享行为是幼儿与他人共同享用某种资源的行为。” [4]耿希峰(2005)认为“分享行为是指个体拥有某些东西,愿意给另外一个人部分地使用、享受或者使其拥有一个东西,是个体发展较早的一种亲社会行为。”[3]本研究结合前人对幼儿分享行为的定义及本研究的实际需要,将幼儿分享行为定义为幼儿在幼儿园游戏活动中把属于自己的物品、某种情感、某些智慧、某种机会与其他幼儿共同享用的行为,具体包括实物与角色分享、经验与过程分享、情绪与态度分享。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本研究主要以南宁市的一所名为星星幼儿园中的教师、幼儿作为调查对象。运用随机抽样法对此幼儿园的30名幼儿(男女各15名,年龄为3- 6岁,班级不限)及15名教师进行访谈。
2、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资料法(通过CNKI全文数据库和其他数据库收集关于幼儿园分享行为方面的研究论文)、访谈法、非参与式观察法对幼儿分享行为进行研究。
二、研究结果
1、幼儿分享行为类型调查。本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幼儿的分享行为进行观察:自主分享行为、在他人指导下的分享行为、不分享的行为。在经过教师的允许下,将随机选中的30名幼儿放在一起做游戏,教师在活动前设定一些奖励措施,做得好的小朋友才可以得到奖励,然后观察得到奖励的幼儿是否会将自己的奖励品分享给其他的小朋友,具体结果如下:
从表1可得幼儿主动与他人分享奖励品的人数比被动分享和不愿意分享的人数都要少,只有6人(20%);后来在教师的引导下,愿意将物品拿来与其他幼儿进行分享的人为16人(53.3%);最后还有8个幼儿(26.7%)在教师的引导下,也不愿意将奖励品分给其他的小朋友,如果教师再进行一定的指导与劝告,就会带有较强烈的抵触情绪。
2、教师对幼儿进行分享教育的情况。笔者通过与15名教师进行访谈,得出这15名教师对幼儿进行分享教育的情况如表3:
表3中的数据表明经常进行分享教育的教师是少数,只有20.0%;偶尔进行分享教育的教师占多数,比例高达46.7%;从没有对学生进行分享教育的教师为33.3%,比经常对学生进行分享教育的教师多。结果说明教师对幼儿的分享行为教育并不是很重视。
3、家长指导幼儿分享的基本情况。笔者通过访谈了解到了家长对幼儿分享行为的指导方式,从幼儿家长对访谈问题 “平常小孩在家都是自己玩还是你们陪他玩呢”的回答中了解到现在的家长都是双方都有自己的工作,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工作。除了要照顾幼儿的日常起居之外,很少有时间陪幼儿玩,作为独生子的幼儿在家里都是自己玩,或者是跟着爷爷奶奶玩,由于隔代教育问题,大多数的长辈都不喜欢自己家的孩子受欺负,可能会教导幼儿在园内厉害点,自己的东西自己玩,别分给别人等等;有兄弟姐妹的幼儿在家里就跟自己的哥哥姐姐或弟弟妹妹玩,家长指导幼儿的时间是很少的,从家长对问题 “当孩子与其他小朋友发生争抢时你是怎么处理”的回答可知,家长们在幼儿发生争抢时都是指责自己的孩子,并要求自己的孩子将玩具让出,也就是强制幼儿分享。
三、幼儿分享行为的影响因素
1、内部因素。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影响幼儿的分享行为。美国人格心理学家奥尔波特认为,当幼儿自我意识发展到一定水平时,除了认为自己的身体是属于自己的,还认为父母“亲人”玩具等,也都是属于自己的。[1]这个时期的幼儿表现出很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对一切新鲜事物都很敏感,但其情绪认知能力水平、自我概念发展程度和道德情感水平还比较低,凡事往往以自我的需求为标准。此外年龄也是影响幼儿分享行为的内部因素之一,年龄越小的幼儿,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和行为就越强,相应地,也就越缺乏分享技能。由此可见,幼儿不分享行为属于幼儿心理发展的必经阶段。
2、外部因素。一是家庭结构、家长的教育方式。现代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虽然这种家庭结构使幼儿生活的环境得到了改善,但却让幼儿缺乏与兄弟姐妹一起生活“相互謙让”相互关爱的经历,不利于幼儿分享意识与行为的养成。此外,由于孩子成了家庭的中心,家长过分地迁就与宽容的教育方式,也不利于幼儿分享意识与技能的形成。
二是教师的教育方式。有学者研究得出,幼儿分享行为会受教师暗示的影响。[2]小班、中班幼儿在教师暗示下,会出现两极分化的行为,愿意分享的幼儿会立即做出分享行为;不愿意分享的幼儿则采取直接方式拒绝。但是,如果教师不暗示,那么小班、中班的幼儿大都会采取不理会对方的行为。大班的幼儿,由于自我意识已发展到一定水平,教师暗示的作用并不显著,他们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做出是否分享的判定,并不是一味听从教师的指导。
三是同伴关系,国内研究表明人际关系状况对幼儿的亲社会行为的影响非常显著,同伴关系好,人际信任度高的幼儿具有较多的亲社会行为。笔者通过与教师进行简单访谈了解这30名幼儿之间的人际交往状况并通过观察这30名幼儿在玩“过家家”游戏互动中的表现,幼儿园小班、中班的幼儿对同伴( 好朋友或者陌生人)的分享行为并没有显著差异;而大班幼儿分享行为受同伴熟悉度的影响较为显著,面对越是亲密的朋友,其分享行为越容易产生。
四、培养策略
1、培养幼儿的分享观念。郭忠玲的研究发现,幼儿的亲社会行为要受到他们主观行为规则的影响。凡是有亲社会观念的幼儿,其亲社会行为就果断,比如在食物分享当中,主动分享的幼儿都是在“小朋友要互相谦让”、“小朋友要互相帮助”、“给小朋友吃东西是好孩子”等观念下进行的。当幼儿自身还没有形成稳定的分享观念时,其分享行为就显得很犹豫。在幼儿的教育中,成人要注意培养和训练幼儿的分享观念并注意其与分享行为的一致性发展。
2、教师的适宜引导。首先教师要为学前儿童做好良好榜样。学前儿童大部分时间都在幼儿园,在与教师的朝夕相处中,教师在学前儿童心目中威信较高,学前儿童具有明显的“向师性”特点,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前儿童行为习惯的形成有重要影响,教师要提升自身的素质,从自身做起,积极主动与同事分享,这样无形中为学前儿童树立了榜样。其次在幼儿教育中,教师应该采取多种强化技术(如言语强化、非言语强化、符号强化等)对幼儿做出的分享行为进行正面强化。最后教师可以通过创建“分享墙”、“分享书屋”,设立每周的“分享日”,举办“生日分享会”等方式,为学前儿童提供分享的平台,促进学前儿童与同伴的分享和交流,在日常生活中用理解的眼光去看待他们的行为,积极引导幼儿主动与他人分享,及时肯定他们的分享行为。
3、家庭的教育。家长要做好模范带头作用家长作为学前儿童尊敬的长辈,应该规范自己的言行,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经常与人分享的好习惯,为孩子提供分享行为的榜样当有亲朋好友来家中时,家长可以通过拿家里好吃的、好玩的东西与人分享,让学前儿童明白分享的乐趣当家长在外出差或旅游时,可以通过购买一些地方特产与家里的长辈、同事或邻居分享,或者与他们分享旅游经历和感受,亲自教会自己的孩子与他人分享。久而久之,幼儿会渐渐养成乐于分享的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 王振宇.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 曾昭文.儿童親社会行为探析[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3.
[3] 王海梅,陈会昌,谷传华.关于儿童分享的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4,12(1).
[4] 但菲,刘彦华.婴幼儿心理发展与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