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索尔·贝娄小说中犹太知识分子生存境遇分析

2017-05-12林会丽

戏剧之家 2017年7期
关键词:贝娄生存索尔

【摘 要】索尔·贝娄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犹太作家,一生为知识分子代言,解析与探索知识分子的成长路程。本文以赫索格为例,分析犹太知识分子生存的境遇以及精神回归的因素。

【关键词】索尔·贝娄;知识分子;生存;精神回归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7-0283-01

索尔·贝娄被誉为美国当代文学巨星。犹太文化与美国文化的融合赋予贝娄灵感,其一生创作了11部长篇小说以及几部短篇小说,其中有6部作品为美国知识分子形象的研究,以研究犹太知识分子为中心,塑造了美国在巨大变革时期典型的知识分子形象,对美国当代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两种文化的积淀以及敏锐的视角使得贝娄于1976年摘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由于贝娄犹太人的身份,更加使得他成为美国犹太文学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之一。

一、生存境遇

战后的美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人们对物质的追求快速膨胀,精神信仰缺失,各国移民开始涌入这个年轻的国家。贝娄父母在1913年移民美国,1915年贝娄出生。犹太民族的文化,以及传统宗教信仰对他有很深的影响,他将周围的一切融入到作品中。其代表作《赫索格》中的主人公摩西·埃尔凯纳·赫索格如同贝娄的化身。赫索格作为第二批犹太人来到美国,是一名优秀的大学教授,他知识渊博,在创作研究方面有很高的成就,对当代文明、人生价值观怀有坚韧乐观的态度,坚信人性本善的真谛。这种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来自贝娄小时候对犹太文化传统的学习以及对犹太教的敬仰与遵守。由于作者本身的生存背景与主人公的生存背景完全相同,正是两种文化的融合给了贝娄创作灵感。因而,社会环境成了主人公遭受生存困境的首要原因。

家庭因素是赫索格遭受生存困境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其婚姻生活一败涂地。他虽学识渊博,但在感情上却放荡不羁。和第一任妻子平淡的生活使他放弃了婚姻。玛德琳为赫索格的第二任妻子,她的美貌吸引着赫索格,但婚后二人争执不断,玛德琳与赫索格最好的朋友私通,最后,第二次婚姻再次破裂。家庭的破碎、亲友的离弃让赫索格身心受到巨大打击,他与自己一直坚信的人的本性完全背道而驰,他所信仰的一切都被击垮,因而,他进入了自己荒诞的精神世界中。

赫索格开始给不同人写信,封闭自己,与上帝对话,与死人交谈,与陌生人交流,但一直痛苦着、纠结着——生命是什么呢?人生的真谛在哪?家庭因素引发了赫索格个性的转变。家庭伦理道德的沦丧、梦想与现实的冲撞、自恋与欲望的驱使是他悲惨命运的根源。贝娄的生活经历给其创作带来了灵感和素材。贝娄一生经历了五次婚姻,作品中赫索格的婚姻经历再现着贝娄同样的婚姻生活,这也是为何贝娄从中年开始将作品主题转移到家庭中来的主要原因。

美国社会快速变革,工业迅速发展,物质急速膨胀,战后的人们却在精神上感到迷茫。受新的时代、新的道德价值观、新的生活方式理念的影响,赫索格在夹缝中煎熬着,寻找着下一个出口。

二、精神回归

赫索格的生活经历与作者本身的生活经历都再现了贝娄对传统犹太民族文化的缅怀,对人性的思考与追寻。无法自拨地沉浸于破裂婚姻的痛苦中,赫索格索性想去杀掉玛德琳与自己的朋友,救出女儿。但他所坚信的人性本善的价值观,以及看到朋友对待自己女儿的温情,让他打消了这个可怕的念头。

由于車内藏有没有执照的手枪,赫索格被警察拘留。在被亲人保释出来后,他选择了回归大自然。赫索格回到了乡间别墅,沉浸在大自然中,心情逐渐平静,开始为自己的人生寻找新的出路。这让我们想起了梭罗的《瓦尔登》,在现实与内心矛盾的冲突之下,远离社会尘嚣,回归自然,自我生存、自我完善、自我反省、自我分析。

赫索格通过书信寻找自己的出路,重新理解人生的价值;通过亲人友人的帮助,赫索格重新感受到生命存在的意义。最后,他真正地平衡了自己内心世界的痛苦。赫索格精神的回归正是体现了贝娄所赋予自己的重担与责任,揭示出人要在现实与内心矛盾冲突下如何生存,在面对痛苦遭遇时,坚韧与不放弃会让我们寻找到新的生存希望。

三、结语

贝娄以独特的手法塑造了当时犹太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揭示了他们身上所具有的能量,在痛苦中挣扎,但却坚强地和命运抗争,抓住现实生存的机会,转变命运,开始全新的生活。

参考文献:

[1]索尔·贝娄.赫索格[M].宋兆霖译.桂林:漓江出版社,1995.

[2]王曾进.后现代与知识分子社会位置[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3]张荣升.论伊丽莎白·乔利对学院派小说的继承与发展[J].外语教学,2016(2).

[4]林会丽.伦理道德的沦丧--浅析田纳西·威廉姆斯戏剧三部曲中的女性形象[J].短篇小说,2013.

猜你喜欢

贝娄生存索尔
南非萨索尔公司宣称在莫桑比克南部近海发现石油
浅析当下国内类型电影的现状及对策
在劳动中获得
索尔·贝娄创作中的“大屠杀”阴影及其反思
论索尔·贝娄小说创作的文化源头
索尔·贝娄作品中的圣经原型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