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钢琴与声乐的默契

2017-05-12吕晴

戏剧之家 2017年7期
关键词:二重奏课程设置合作

吕晴

【摘 要】在当今的国内钢琴教育界,由于课程设置不完善导致钢琴独奏专业的学生缺乏合奏课程的锻炼,不善于“合作”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问题。声乐艺术歌曲属于室内乐范畴,是钢琴合奏课程的一种形式。钢琴与声乐的合奏课对于提高钢琴专业学生的音乐修养、合作能力具有非常显著的作用。

【关键词】钢琴与声乐;课程设置;合作;二重奏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7-0200-02

在当今的国内钢琴教育界,由于课程设置不完善导致钢琴独奏专业的学生缺乏合奏课程的锻炼,不善于“合作”成为一种普遍的问题。笔者近几年来投身于声乐艺术指导教育工作,对于钢琴专业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颇有感想。钢琴合奏类的课程内容很多,包括与各类乐器的合奏;与聲乐合奏;钢琴与钢琴的合奏;双钢琴及四手联弹。

在音乐学院的课程设置上还不完善,钢琴专业学生没有与各门类艺术形式合作的必修课。对于独奏专业的学生而言,有一种比较普遍的观念,钢琴独奏才是他们的专业,他们不必去兼顾合奏类课程。这样的观念会阻碍学生音乐修养的全面发展。殊不知,一个高等全面艺术人才的成长,需要全面丰富的营养。如同偏食不会赢得健康一般,没有全面的营养也无法成为一个合格的音乐人才。笔者认为,我们的学科建设需要发展,钢琴专业的课程设置需要完善。

在欧洲及俄罗斯、美国等发达国家,对于钢琴独奏专业的学生,合奏课是被纳为室内乐范畴的必修课。在笔者留学的法国,室内乐课每学期都要变化合奏形式和内容,其中包括钢琴与弦乐、钢琴与管乐、钢琴与声乐等等。而这些都是钢琴独奏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还有钢琴艺术指导专业的专门学科建设,课程设置与钢琴独奏专业又完全不同,以钢琴艺术指导为中心,课程设置更具有专业性。而在中国,独奏课与伴奏课的总体教育机制不完善造成了独奏学生严重缺乏合奏课程的学习,以至于他们普遍缺乏合作意识。

就笔者几年教授声乐艺术指导课程的经验而论,钢琴演奏专业的学生普遍缺乏合作意识,以至于在合奏课中严重暴露出这方面的问题。那么有缺失的地方就需要弥补,就应该引发思考,制定出解决方案,这是作为教师最基本的职责。钢琴学生琴路漫漫,一路走来,无论是上课与练习,基本都是在孤独中成长。这样的“成长模式”直接塑造了钢琴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的“性格模式”。这个群体往往具有坚韧不拔、刻苦耐劳的优秀品质,他们普遍具有倔强鲜明的个性。但同时他们也有一些普遍存在的缺陷,比如不善于沟通与交流,不善于合作。这与他们合作类课程的缺失不无关系。其他专业的学生从小开始就常有合奏课的训练,作为独奏乐器(比如弦乐类、管乐类等)需要与钢琴合作;作为合奏乐器,有重奏课及乐团排练。这就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这些乐器演奏者的合作意识。而钢琴学生,他们的成长轨迹往往要孤单许多。每当笔者看到这样的现象,都会深深受到触动,引起思考,从而愈发坚信合奏课对于钢琴演奏专业学生的必要性。对于这些学生,合作类的课程开发得越早越好。

追溯历史,19世纪前,声乐艺术在西方音乐初始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在这个时候,出现乐器为声乐伴奏的艺术形式,尤其是用钢琴作为伴奏。这个时候的钢琴伴奏只是一种和声支持,单一且缺乏表现力。而到了19世纪之后,作曲家开始纷纷关注声乐与钢琴相配合的艺术表现形式,使钢琴部分成为具有独立个性,与声乐声部平分秋色的平行声部。这样的艺术表现形式属于室内乐范畴,称之为:歌唱与钢琴二重奏。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涌现出大量的作曲家为一种艺术形式创作,这便是艺术歌曲。“艺术歌曲”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盛行的一种抒情歌曲的通称。其特点是歌词多采用著名诗歌,侧重表现人的内心世界,曲调表现力强,表现手段与作曲技法比较复杂,伴奏占重要地位。许多艺术歌曲现已成为声乐教材或音乐会保留曲目。声乐艺术歌曲属于室内乐范畴,是钢琴合奏课程的一种形式。钢琴与声乐的合奏课对于提高钢琴专业学生的音乐修养、合作能力具有非常显著的作用。

从事声乐艺术指导教学五年来,笔者不断钻研不断总结,整理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教学方法。首先,我简明扼要地总结一下学生普遍存在的几大问题:第一,对作品风格把握不得当;第二,弹奏杂乱无章,层次不清;第三,配合失误漏洞很多,缺乏默契。

一、作为一个已经进入高等学习阶段的学生而言,应该对“风格”这个词非常敏感。拿到一首歌曲马上有一个基本的正确判断,这是什么时期的作品,作曲家是谁,歌名是什么,歌曲表达的是什么情绪。奠定这样的功力必须以聆听大量的音乐作品为基础。因此每拿到一首作品,首先需要做的功课就是聆听,并且听的版本越多越好。如果有乐队伴奏版本的更好,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多声部概念。聆听是直观和感性的,仅有这个作为准备工作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查阅一些文字资料,对作品背景有个理性的认识。这样我们就从感想和理性上对作品的风格有了一个初步认识。

绝大部分歌曲都是有前奏的,对于前奏的表现力的挖掘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歌者在钢琴演奏前奏部分时就已经进入角色了。如果前奏风格表现不准确,缺乏感染力,会极大程度地破坏歌者的情绪,甚至扼杀歌者的演唱欲望。这是需要两人齐心协力、精诚合作的协作工作。这种时候,交流变得非常重要。两个人需要共同研究,共同探讨,对于音乐形象的塑造达成共识。比如速度、情绪、力度等等,在充分尊重作曲家意图的基础上可以有一定的自我表现空间。当两个人确定已经登上了同一条船的时候,合作才拉开了序幕。

二、合伴奏之前的准备工作。钢琴学生在与声乐学生“合伴奏”之前,必须把钢琴伴奏部分练熟“吃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常出现的问题与他们弹独奏时的问题相同,对细节缺乏推敲,音乐结构模糊。这个阶段的核心思想便是:音乐的横向思维。音乐就像是一块高级夹心饼干,它是多层的,每一层都有不同的滋味,品尝之后才会让人记忆深刻,回味无穷。钢琴之所以为乐器之王,是因为它是一个复调乐器。当钢琴作为一种伴奏乐器的时候,我们特别需要把它的复调功能发挥到极致。这里我们特别需要借鉴弦乐四重奏的合作艺术,对于声部之间的平衡与配合,同样体现在钢琴与声乐的合作当中。钢琴与声乐表面是二重唱,当我们细细看来这当中内在的层次其实丰富得多。声乐部分永远是单声部,其他的声部全部由钢琴来完成。而学生们在弹奏的时候,往往容易轻视这个问题,作为老师需要时时提醒学生们树立声部概念,有些作品需要进行分声部练习。音乐之所以有血有肉,是因为音乐是由旋律和和声构成的。钢琴伴奏部分是交织了旋律与和声,多层次多声部为声乐配合。我要求学生对作品首先做一个曲式分析,划分出段落。然后对每一个部分做声部划分,分清楚声部主次。经过练习弹奏出清晰的横向声部层次和声部个性。需要强调的是,所有的分析读谱工作要包括声乐部分。学生弹唱同步练习是必须要完成的工作。一定要视声乐与钢琴为一个整体,一个弦乐四重奏,声乐与钢琴低声部的对话犹如小提琴与大提琴的对话,声乐与钢琴高声部的对话犹如一小提琴与二小提琴的对话。在任何时候,都要在声部之间理出主次,在声部间找到和谐和平衡。当学生对谱子的所有细节已经了解得非常透彻,也练习得很熟练的时候,就可以开始“合伴奏”了。

如果学生很认真地进行了我以上所述的案头工作,尤其是自弹自唱这一项,合伴奏的时候他就会觉得很轻松。上课的时候我要求学生自弹自唱给我听。自弹自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很多学生会以“做不到”为理由而放弃,作为教师我们要坚持,一定要鼓励学生去完成这项任务。当然学生中也不乏以弹唱为乐趣的人,这样的学生往往音乐感觉非常敏锐。钢琴学生不太擅长运用呼吸,这是一个普遍现象。我会帮助学生分析曲式,划分句子,找到气口。在唱的过程中自然而然运用气息,留出气口。在歌唱中感性地体会音乐,声乐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大量运用rubato,在节奏上切不可死板。音乐情绪的变化和发展在自弹自唱中会得到许多的感知,这样的训练能够开发出学生隐藏的乐感。当他们经过实践,在演唱中能够恰当运用呼吸的时候,他们的钢琴伴奏自然会懂得协调与配合。当学生能够自如地自弹自唱时,他和声乐学生就可以开始合作了。

三、我再次强调声乐与钢琴属于二重奏的合作关系,那么在作品的处理上,关于速度节奏风格都需要进行磋商,从而达成共识。所有的这些处理首先要有合理的依据,不能违背作曲家的意愿。在充分尊重原作的基础上,可以有一些个性的诠释。但是如果把一首慢速度的歌曲唱成快速度,把法国艺术歌曲唱成意大利歌剧的风格,那就会贻笑大方。

在合伴奏的过程中,特别需要弹钢琴的学生有一双灵敏的耳朵,因为声乐与钢琴的音量问题,时时刻刻需要去平衡。钢琴的音量有的时候需要增加,因为声乐部分需要渲染,这就是声乐学生常说的“推我一下”。有的时候呢,声乐为弱处理,钢琴部分就应该“让”,用鋼琴的和声织体轻轻地托起声乐的旋律,起到烘托作用。还有些时候,钢琴部分有与声乐平行的旋律声部,一定要突出与声乐旋律“平分秋色”,增强音乐的立体感。声乐学生在唱的时候,所有的腔体震动,是无法从一个客观的角度去审度与钢琴的音量平衡的。这需要钢琴学生积累丰富的经验,针对不同的钢琴,不同的演奏厅调整音量,以求达到完美的音量平衡。在舞台上,声乐学生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变得热情有余,冷静不足。这个时候特别需要钢琴学生有冷静的头脑,既不露出破绽,又能把控全局,不至于双方都失去控制。由于紧张的关系,有的时候,声乐学生会出现一些音高不稳的现象,钢琴学生要学会巧妙地进行一些提示。

总之,合作的意义在于探索音乐的丰富多样,相互成就,相得益彰。音乐本为一个多声部错综复杂交织在一起的整体,缺一不可。任何一个声部的失误都会破坏整体的和谐与平衡。只有具备和谐与平衡,才能上升到有“美感”的艺术层面。室内乐课程急迫需要发展起来,并且尽可能的多样化,成为钢琴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与声乐的合作只是其中一种形式。钢琴合奏之路实际上是对音乐本质的探索之路,当学生从合奏课中汲取了丰富的养分之后,重新回到独奏的演奏中,他会发现自己对音乐的塑造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间,对音乐的立体感有了更多的要求,他就会明白合奏课对于他不同寻常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武凌著.世界钢琴流派的艺术探索[M].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4,(12):238.

[2]王文军著.钢琴伴奏教学概论[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08):131.

[3]蒋璐著.浅析我国声乐艺术指导的演变和发展[J].当代音乐,2016.

猜你喜欢

二重奏课程设置合作
钢琴二重奏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
中国当代钢琴二重奏音乐研究
《哈莱姆二重奏》的空间性探微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高职物流专业课程设置与物流岗位职业证书的有效对接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虚假的话
——女高音与长笛二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