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夏县推广机械化玉米秸秆还田技术的对策与措施

2017-05-12侯珍桃

中国科技纵横 2017年5期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措施问题

侯珍桃

摘 要:介绍了夏县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以及夏县推广机械化玉米秸秆还田技术的现状,分析了推广机械化玉米秸秆还田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促进夏县机械化玉米秸秆还田技术推广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机械化玉米秸秆还田技术;问题;对策;措施

中图分类号:S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05-0230-01

机械化玉米秸秆还田技术是在玉米摘穗后将秸秆切碎直接抛撒在地表,通过进行旋耕、深耕等方式将玉米秸秆翻入地下或覆盖于地表,实现改土培肥的一项生物工程技术措施。机械化玉米秸秆还田技术是利用玉米秸秆资源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是发展可持续农业的措施之一。应用机械化玉米秸秆还田技术,能够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1 夏县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在国家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促进下,夏县的农业机械化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截止2016年,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达263714kW,拖拉机1457台、收割机763台。夏县农业机械化工作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①在农机购置补贴方面,共完成农机购置补贴项目资金446.941万元,扶持农户735户,补贴机具871台。②在农机监理方面,完成检验机车701台、机车报户93台,办理农机驾驶证227人。③在农机化生产方面,春季投入400余台大中型拖拉机、1300台(套)配套农机具参加春耕春播生产,完成旋耕整地面积达2133.33 hm2,深松作业面积达666.66hm2;“三夏”期间共投入420台小麦联合收割机、1000多台拖拉机参加全县小麦机收和玉米机播作业,完成小麦机收面积达2.13万hm2。玉米播种面积达2.46万hm2;“三秋”时节实施玉米机收秸秆还田作业补贴项目,完成面积0.6万hm2,补贴资金270万元;实施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推广面积达0.2万hm2;全县机械化收获玉米面积达2.46万hm2,玉米收获机械化水平达98%。④在农机深松整地方面,完成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贴面积达666.66hm2,补贴资金25万元。⑤在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方面,新建农机专业合作社1个,新增农机大户5个,并对原有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机维修网点进行了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将原有的35个合作社进行了整合,充实完善了全县的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基础设施、制度机制、台账管理等。⑥在农机推广方面,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农机推广服务网络,特别是每个行政村都确定1~2名村干部专门负责农机推广工作;新增小麦收获机35台,玉米收获机30台;推广了电动农机和农用植保无人机械新技术。

2 夏县推广机械化玉米秸秆还田技术的主要做法和存在的问题

2.1 夏县推广机械化玉米秸秆还田技术的主要做法

(1)加强组织领导,精心组织实施。夏县成立2016年中央现代农业玉米丰产方机收秸秆还田项目领导组,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农机局。承担项目任务的乡(镇)政府、村委会责成专人负责此项目工作,落实作业任务、组织农机户、农业作业服和组织进行作业和面积核实工作。(2)搞好技术服务,加强宣传培训。夏县农机推广部门根据2016年中央现代农业玉米丰产方机收秸秆还田项目实施需要,做好项目实施人员的技术培训和项目管理培训工作。利用各种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机械化玉米秸秆还田技术的好处和优越性,编印通俗易懂的宣传科普单行材料,及时发放到种植户手中。(3)严格资金管理,认真监督检查。夏县农机部门建立玉米丰产方机收秸秆还田作业补贴档案;财政部门建立玉米丰产方机收秸秆还田项目作业补贴资金使用台账,补贴资金直接支付给项目区实施玉米机收秸秆还田作业的农民或农业生产经营组织。

2.2 夏县推广机械化玉米秸秆还田技术存在的问题

(1)农民对机械化玉米秸秆还田技术认识不够。目前,农民对收获兼还田的玉米联合收获机不是很了解,认识不到机械化玉米秸秆还田技术的好处。农民乱堆乱放玉米秸秆,不仅影响环境卫生,而且容易引发火灾。如果焚烧秸秆,就会产生大量的浓烟,造成或加重雾霾,污染环境,使人感染疾病,或引发交通事故。(2)玉米联合收获机的质量不可靠或售后服务不到位。目前,玉米联合收获机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有:①有的玉米联合收获机使用的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导致玉米联合收获机质量不过关。②有的玉米联合收获机经销商不重视售后服务,不能及时供应零配件或提供“三包”服务,从而影响了机手的作业收入。③不同生产企业生产的玉米联合收获机的多数零部件不能互换使用,从而给机手维修机具带来不便,增加维修费用。(3)玉米根茬出现残留。目前,玉米秸秆还田机械只是把地面以上部分的玉米秸秆粉碎、抛撒在田地上,而地面以下的根茬仍然保留着,从而造成玉米根茬残留,粉碎的秸秆翻埋不深、覆盖不严,影响机械播种作业,也影响农民应用玉米秸秆还田机械的积极性。(4)玉米秸秆还田质量不稳定。玉米秸秆还田质量不稳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玉米秸秆还田深度不够、抛撒不均匀、长度太长。这样,不仅会导致玉米秸秆与土壤融合效果不好,影响后茬作物播种,而且导致种子与土壤接触不良,影响养分的供应,使作物后期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降低,最终导致作物减产。(5)政府对推广机械化玉米秸秆还田技术的扶持力度不大。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对推广应用机械化玉米秸秆还田技术的投入机制不健全,优惠政策和扶持力度相对不大。(6)播种行距影响机械化玉米秸秆还田技术的推广应用。尽管各玉米联合收获机生产企业宣传自己的产品可实现不对行收获,但是,由于农民种植的土地大多是小块地,甚至是不规则的地块,所以播种机播到最后一趟必须对垄重播,打乱了种植行距,导致玉米联合收获机无法插入行内收割,影响到玉米联合收获机的作业效率和作业质量。

3 进一步促进夏县机械化玉米秸稈还田技术推广的对策和措施

(1)加大机械化玉米秸秆还田技术推广扶持力度。机械化玉米秸秆还田技术是一项节本增效的农机化新技术。为此,政府应当健全投入机制,对推广应用机械化玉米秸秆还田技术给予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实施优惠政策,把机械化玉米秸秆还田工作作为考核农业生产的主要内容之一。(2)提高机械化玉米秸秆还田质量。农机质量监督管理部门要把好玉米联合收获机和秸秆还田机械质量关,让农民能真正买到质量可靠、性能优良的产品。玉米联合收获机和秸秆还田机械销售部门要在玉米收获前,配齐、备足玉米联合收获机和秸秆还田机械零配件;在玉米秸秆还田作业中,要提供高效、快捷的“三包”服务。及时向玉米联合收获机和秸秆还田机械生产企业反馈产品使用情况,促使其改进机械结构,提高结构部件的互换性。(3)完善玉米秸秆还田机械以及配套机械技术。针对玉米根茬残留,粉碎秸秆翻埋不深、覆盖不严的问题,生产厂家要研制玉米秸秆及根茬粉碎还田联合作业机具。同时,目前推广机械化玉米秸秆还田技术要同步发展与其相配套的深耕和破茬机械化技术。例如,配套缺口圆盘耙用来破茬,切碎残留的根茬;配套深耕犁进行深耕,保证玉米秸秆实现“翻埋深、覆盖严”的效果。(4)加强农机技术指导。农机部门要加强玉米秸秆还田新机具选型引进,搞好演示及作业现场会,对机手做好技术培训,提高其应用机械化玉米秸秆还田技术的水平。(5)完善玉米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要把握“秸秆细碎、混合均匀、适时提早、耕深适宜、覆盖严密”等实施要点。“秸秆细碎”就是均匀粉碎玉米秸秆,使玉米秸秆的长度达到3~6cm的要求。“混合均匀”就是将玉米秸秆与土壤混合好,尽量达到均匀一致。“适时提早”就是适时提早进行玉米秸秆还田,以充分利用玉米秸秆中的水分。“耕深适宜”就是翻耕玉米秸秆的深度以25cm左右为宜,可与机械深松结合,深松应每3年实施1次。“覆盖严密”就是适时进行镇压,将土壤中的大缝隙消除,严实土壤。

参考文献

[1]曲文涛,姜再兴,崔艳玲.玉米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0(6):94-95.

猜你喜欢

农业机械化措施问题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