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分析小学语文课堂教育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2017-05-12罗础良

未来英才 2017年5期
关键词:教育研究小学语文

罗础良

摘要:俗话说,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读”字贯穿学生的每个学习阶段,不仅要深入学习,更要真正去阅读。朗读能力是学习语文最基础、也是必备的技能,朗读不仅能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也能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朗读为出发点,简要分析了小学语文课堂教育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方式和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培养;教育研究

朗读在小学各个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语文教学大纲》中提到,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用心去读,在朗读中感悟,在朗读中体会课文内涵,在朗读中领略每个形象色彩的鲜明对比, 在朗读中培养语感这一点尤为重要。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应该让学生充分朗读,才能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最终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一、小学课堂教育的朗读研究

1、小学语文课堂朗读的现状。课堂朗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还可以推动思维的发展,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教育无疑成为重要课题。然而,现在多数小学教师不重视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甚至很多学校忽略课堂中要求学生朗读课文这一环节,时常在教学中将朗读一笔带过,在朗读过程中轻描淡写,或者以默读的形式进行。这样的教学模式对现在的小学生是相当不利的,教师认识不到朗读的重要性,无论是在目前的语文学习中还是今后其他的阅读理解科目中,都失去了优势,理解能力会越来越差,由此耽误了学生培养阅读兴趣的最佳时机。

2、学习语文的重要性。语文是所有科目的基础,学好语文有助于其他科目的学习,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从语文课本中,很多课文能开拓学生的视野,学生能了解到更多知识。例如《喜爱音乐的白鲸》中,学生可以惊奇的发现“白鲸竟然喜欢唱歌,是海上的百灵鸟”。而《意大利的爱国少年》一文中,“十一岁的少年”正是小学生学习的好榜样。语文课本中是知识的海洋,学生们的学习天地,每篇课文、每个故事都不乏其中的人生哲理。

3、提升朗读能力的意义。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课题。朗读是用带有感情色彩的语气词,阐述文章的内容和思想的真正手段,是培养说话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最佳方法,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闻名遐迩的日月潭人人都很向往,在《日月潭的传说》中,“禾苗低下了头,小草弯下了腰,鸟儿不再鸣唱,花儿不再欢笑”以及“恶魔终于被制伏了”??优美形象的语言描述,使得学生对传说中的日月潭有了更深的了解,。除此之外,课文的字里行间中学生学到了更多写作手法。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育中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方法

1、借助表演,分角色朗读。分角色朗读可以让学生进入角色去演绎,激起学生们的朗读欲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读出各种角色的不同语气效果,读的学生声情并茂,听的学生也能身临其境去感受。如教学课文《坐井观天》一课,让学生扮演青蛙和小鸟,通过不同形象的塑造进行朗读,让学生产生身在故事中的最真切的感受,进行对话互动。扮演小鸟则读出讲道理的语气和神情,而扮演小青蛙的学生读出无知、慌张的语气,这都有助于学生的朗读理解力。学生们被文中小动物们的话语充分感召,学生们也才会踊跃发言,争先恐后上来表演朗读。

2、搞活课堂氛围,开放式阅读。叶圣陶曾说:读书心有境,入境始为亲。学生朗读必须深入领悟文章故事内容,而要想深入领悟文章内涵,首先就要朗读课文,通读课文,由表及里。朗读教学的一个重点部分就是搞活课堂氛围,启用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把抽象文字语句变成生动、具体的形象,让学生在自己的思维中形成一个新的形象,进入富有较强表达力的场景,使学生去亲近故事中每一个人物形象。如教学课文《两只鸟蛋》中,教师可以准备一些不同种类的鸟蛋,让学生们观察鸟蛋的外观形状并触摸,通过观察和思维的想象,亲身的感受和自己的亲眼所见,使得学生们产生更加浓厚的学习兴趣。并在愉悦的过程中深情朗读,想象鸟蛋的构造,带着感情色彩朗读出鸟蛋的可爱,这样才能提升学生们的朗读能力。

3、剖析重点字词,用真情实感朗读。朗读最根本的原则就是有感情,学生被动的读课文一定是生硬,达不到朗读的效果。因此,学生必须自己主动的想读课文,积极朗读,使用真情实感,才能进一步增加朗读的能力。而文中重点字词的理解,将是达到这一效果的重中之重。如《窗前的气球》一课中,讲述了主人公不幸患传染病,失去了朋友的陪伴,而感到伤心,无助??教学的时候首先让学生扮演文中主人公的角色,進入其中,想象如果是自己得了传染病,没有了朋友的关心和陪伴,心情将是什么样的?他们的心里会想些什么?让学生们充分体会感受后主人公身处绝境,学生们才能有情感,所以学生们必须抓住重点字词来朗读,才能深切体会其中的悲痛。

4、多种朗读模式,训练朗读技巧。为能训练学生的朗读技巧,教师应该设置多元化的朗读方式,课堂朗读的方法越多,学生越能得到不同程度的练习,朗读能力的提高才能得以实现。

如抽读、开火车读、齐读、自由读等朗读模式。其中齐读尤为重要,齐读可以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起每一个学生的活力。齐读这一环节可以在课文的结束阶段进行,用齐读的方式,帮助学生进行最后的巩固,品味课文的内涵。

5、教师领读,发挥示范作用。小学生处于学习能力极强的阶段,善于学习新鲜的方式和技巧。教师在教育学生朗读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示范作用。把引领教导学生朗读作为全部教学的过程中的重点,教读、带读。例如,《黄山奇石》一课,课文中有些语句略长,教师应该教学生读,在句中做出停顿,让学生找到其中的节奏。又如课文“来到果园里,有的桃树已经开出粉红色的小花,微风吹来,飘着一股清香??”这篇文章字里行间不乏赞美的情感。只有用感情去朗读,才能领略其中的美,通过老师声情并茂的范读,走进春天的美景中,学生自然也会被带入幽美奇妙的春天景色之中,从而达到了高效朗读课文的目的。

三、结语

小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是课堂教育的重点,也是最基础的教育内容。学生只有用心去读,才能有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只有首先做好课堂的指导朗读,才能更好地帮助语文的教学。朗读不仅仅局限于书本课文,教师还应引导小学生多读课外书籍,从文章的字里行间中发现美的真谛,用感情朗读,将自身的情感和故事本身融到一体,最终提升每个学生的朗读能力。

参考文献

[1] 邱晨.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表演性朗读的运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

[2] 陈鹏,刘阳.基于“标准”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朗读指导[J].课程教学研究,2013,11:60-63.

猜你喜欢

教育研究小学语文
幼儿教师如何进行教育研究
小学语文教育中对学生个性的培养研究
医学生职业精神培育的探析
民族舞蹈的研究前沿与热点的对比分析
网络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