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271高效课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7-05-12高洪燕

未来英才 2017年5期
关键词:先学学案数学

高洪燕

摘要:“271高效课堂”理念之一是要在教学中实现三个转变:教师变导师,教室变学室,灌输变探究,目的就在于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为进一步打磨“271高效课堂”模式细节:开放课堂、真正把学生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反复研究思考,大胆进行模式创新,让课堂更加高效,更加精彩。针对数学这一学科和初中学生的特点,本文根据“271高效课堂”实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三个转变。

关键词:“271高效课堂”;教师;学生

孔子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正是要给学生创造一个他们相对自由的学习情境,而不是先行做出“想要他们做什么的规范”。在以学定教的空间内,学生可以依照教师提供的导学案,按照这个路线图调节自己的学习进度、内容,可以选择自己熟悉的问题、热点来学习,可以进行适当的活动。

一、教师变导师

德国哲学家费希特认为,“教育必须培养人的自我决定能力,不是首先要去传授知识和技能,而要有‘唤醒学生的力量”。因此,教师的目的应在于引导学生调动和开发自己的力量高效学习。

1、教师应不仅重“教”,也应重“导”。根据人本注意心理学创始人之一罗杰斯的教育理论,个体具有积极向上、求茂盛、求强大的本能,也就是说,人先天具备学的本恩那个,交换四只要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动力,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给予学生正确引导,学生就能够主动积极地进行学习。

因此,教学不是靠强制性地“满堂灌”,教室不是教师讲、学生听的听讲室,学习也不是死记硬背,人云亦云。根据皮亚杰的认知主义理论,真正的只是在“活动”中建构,真正的能力在“活动”中发展,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索,充满兴趣,主动积极地学习。只有这样,知识才是“活”的知识,能力才能够得到发展。

2、教师怎样引导和督促学生先学。第一,教师要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并加以有效的措施进行督促。由于初中学生学习自觉性不强,自学能力有限,要想让学生的课前预习达到最佳效果,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比如课堂提问、课堂小测验、课前随机抽同学做题目或者是课前小竞赛等方法。

第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研究学科特点,帮助学生寻找最佳学习方法。数学学科担负着培养学生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任。它的特点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逻辑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对能力要求较高。学习数学一定要讲究“活”,只看书不做题不行,埋头做题不总结积累不行,对课本知识既要能钻进去,又要能跳出来,结合自身特点寻找最佳学习方法。华罗庚先生倡导的“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学习过程就是这个道理。洋思中学校长蔡林森说,在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具体过程中,就如同汽车进入高速公路,如没有引桥就上不去;如没有路标,就可能上岔路。教师就要当“引桥”、“路标”,发挥好主导作用,这是学生学得好的前提

3、教师变导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布鲁姆在他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一书中,将教学目标分为三大领域,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围绕这些目标选择教学的策略、方法、媒体,进行必要的内容重组。在数学教学中,要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技能、心理、思想品德等方面达到预定的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体要做到以下幾个方面:

第一:对不同学生、不同内容、不同阶段设计不同的目标进行引领,目标表要具体、立体,及时到位,这是教师设计高效课堂的关键。

第二:要引导学生质疑,对学习内容不满足、不盲从、不迷信,质疑是创新的雏形,教师要小心呵护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系统性,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第三:要引导学生自主规划和调控自己的学习进程,高效课堂就是要让每一名学生都按照自己的需要进行学习。

第四:引导学生及时对学习活动进行反思总结,回顾学习过程,清点学习收获,总结学习方法,重新认识学习内容。

第五:及时鼓励,以免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二、教师变学室

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不是教师“教“会的,而是学生自己”学“会的。根据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注意理论:心里、智力、思维,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主体的动作??真正的学习需要活动,需要交流,需要情感的激荡,这就要求课堂变”静听式“为”活动室“即”教室“变成”学室“

1、学生应学会怎样高效的学。首先,预习是必不可少的。预习是上课前对即将要上的数学内容进行阅读,了解其梗概,做到心中有数,以便于掌握听课的主动权。预习是独立学习的尝试,对学习内容是否正确理解,能否把握其重点、关键,洞察到隐含的思想方法等,它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一环。数学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连贯性,新知识往往是建立在旧知识的基。

2、课堂上学生应高效展示,精彩点评。各层学生通过本环节,可以熟练掌握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并能总结规律方法及易错点

第一:微笑面对大家,阳光展示、点评,尽量全员参与

第二:声音洪亮,有激情,那要求老师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第三:展示的同学要注重对题目思路和方法的分析,不能只讲答案,要点明注意事项,并总结方法和规律。

第四:听讲的学生要专注,随时质疑、追问,严禁小动作。

第五:每位学生和老师要鼓励每一位展示、点评的同学,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三、灌输变探究

灌输式教育也称为“注入式”教育,强调教育者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灌输式教学把学生当成了没有思想的机器,把知识硬塞给他。

灌输变探究对导学案的设计要求。导学案是引导学生自学的方案,是高效课堂的路线图,是高效课堂成功的前提。每一位编写数学导学案的教师都应认真研究课程标准,突出立意编写导学案。通过设计导学部分,培养学生认知与探究能力;通过引导学生画知识树,培养知识构建能力;通过设计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合作共赢的能力;依据知识点设计题目,培养学生与实际生活联系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创新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伟.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之我见[J].陕西教育(教学), 2006(12).

[2] 丰建胜.教是为了不教.“271”高效课堂模式.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 董会丽.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首都师范大学出版,2012.

猜你喜欢

先学学案数学
发挥先学先行作用 凝聚青年担当作为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乡愁导学案
“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在复习课中的应用
“比例尺(一)”导学案
浅谈“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优点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
学案“三何”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