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有效课堂教学

2017-05-12陈琛

未来英才 2017年5期
关键词:分组驱动信息技术

陈琛

摘要:在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电脑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工具,能够熟练地操作和使用电脑成了一项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所以目前正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提高中小学生信息技术素养,有效实施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是中小学信息教师应研究的首要任务。配备完善的教学环境,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任务驱动法”教学,“分组式”课堂教学等多项教学设施、方法和策略的使用都能帮助我们打造高效课堂,实施有效课堂教学。

关键字:教学环境;学习兴趣;学习目标;任务驱动;高效课堂

在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电脑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工具,能够熟练地操作和使用电脑成了一项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所以目前正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提高中小学生信息技术素养,有效实施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是中小学信息教师应研究的首要任务,任教十余年来,我个人认为信息技术有效课堂教学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配备完善的教学环境

要想上好信息课,必须要有良好的硬件设施支持,如果只是教师普通讲授,学生被动听课,没有实践与练习相结合,老师讲的再精彩也是白费劲,学生根本不能学以致用。这就要求各中小学校配备有合适的多媒体网络教室,老师在主机上播放视频,课件;进行的各项操作;布置的学习任务学生都能看清楚,而学生在练习时的操作老师通过软件也都能观察到,能及时给予指正或单独辅导,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才能够及时将所学知识当堂消化、吸收,布置足够多的课堂练习,把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二、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学生学习,要有正确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学习才会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产生了兴趣,才会有学习动机,使自己的知识水平得以提高,结出丰硕的成果。我个人认为中小学生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计算机文化、初步掌握一些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有效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应用和传输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

开始学习信息技术课时学生往往怀着好奇,兴奋的心理,但随着学习内容的深入,有的内容需要重复的、机械式的练习,有的内容枯燥难度大,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下降。比如打字练习,学生开始很有兴趣,积极性很高,但练不上两次学生就开始厌烦,说话的、搞小动作的都有了,于是我改变了教学策略,利用中学生喜爱游戏的特点,让学生玩金山打字里面的打字游戏:打地鼠、青蛙过河、打字母等,还举办了打字竞赛,对于表现好的同学给予精神和物质双重奖励,这能让学生更加有兴趣、有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三、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学生通过学习后将达到的一种状态,在教和学的过程中,师生心中都要有目标,特别是教师,心中不仅要有教学目标,还要帮学生确定学习目标,我们不但要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而且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强化目标。学习目标可以是课前板书(屏幕),学生朗读等方式,课前让学生自己预习,明确学习目标,上课过程中实施自检,课后同学之间总结互检,最后教师总结统一,这样让学习目标贯穿课堂始终,加深学生印象,同时学生能从中获得成就感。

在讲解Windows基本操作这一节时,我就是这样做的,先让学生自己进行任务分析,确定 Windows到底有哪些基本操作,然后在学习过程中逐项得到验证,最后在小组协作中互相检查,看看这些操作对不对,全不全。这样学生即学会了知识,又掌握了学习方法,一举两得。

四、多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学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任务”为主,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尤应以“任务驱动法”为主。在中小学信息课本中,每一节都明確了学习任务,包括任务分析,这是一种启发式,探究式学习方法,我的课堂教学中应用最多的也是任务驱动法。例如:初二《信息技术》课本第2章第1节,就提出一个学习任务“制作一个人在跑步的动画”,并且进行了详细的任务分析,帮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理解完成任务的关键步骤,能够更好的引导学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兴趣。这样学生就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不断地挑战和激励学生前进,更好的体现了“任务驱动”教学法“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特征。利用“任务驱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五、“分组式”更利于有效课堂教学

学生分组式教学指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互助学习过程,它强调学生学习的亲历性、参与性、合作性。现在的课堂教学强调学生学为主,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学生课堂任务由个体独立完成转变为小组合作交流,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我的课堂一直采用分组式教学,即可以让优秀的学生带动后进生,还能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尤其是大信息量的学习任务,分组式教学的优势更明显。比如制作班级风采PPT,同一组的同学可以有不同分工,有负责图片收集、整理的;有负责组织文字的;有负责版面设计的,有负责动画效果制作的,学生们在分工的同时学会如何寻求帮助,如何分享观点,如何协调合作,如何总结和综合意见等等,大家齐心协力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

信息技术课相对于其他课程而言,更具有基础性和趣味性,也有更大的发挥空间,教师只要把握学生特点,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就可以做到有效课堂教学,打造高效课堂。

猜你喜欢

分组驱动信息技术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分组搭配
怎么分组
分组
基于S3C6410的Wi-Fi驱动移植实现